(中鐵城建集團 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京滬高鐵濟南西客站站房工程包括主站房、地下通廊及高架候車廳,總建筑面積99 786 m2。其中主站房62 534 m2,高架候車廳(包括下站臺樓梯投影)22 802 m2,出站通道7 976 m2,地下城市通廊6 474 m2。
主站房及通廊工程地基處理為高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樁徑500 mm,壁厚125 mm,混凝土等級為C80,樁長不等,樁入持力層1.0 m,樁型為PHC-AB500(125)。平均樁長按18 m取,估算單樁承載力特征值平均值1 700 kN。PHC管總工程量為27 540 m,采用YZY-750型靜壓打樁機施工。管樁樁頂標高為城市通廊基底標高-9.5 m和-5 m,主站房基底標高為-10.6 m,均為深基坑施工,樁基施工難度大。
由于京滬高鐵施工任務量大且施工工期緊,如果按常規(guī)施工工序安排降水井施工、降水、土方開挖、平整場地、樁基施工、成樁,工期至少將拖延數(shù)月之久。根據(jù)該工程的特點,決定采用靜壓管樁超長送樁施工技術。其施工工序為:降水與樁基施工同步并行,降水效果出現(xiàn)即可開始土方工程施工,土方工程完成后立即進入基礎施工。超長送樁大大節(jié)約了工期,但其對測量控制、管樁施工質(zhì)量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本文從位置準確控制、送樁垂直控制、成樁保護及后期土方施工等方面,對靜壓管樁的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了總結與分析。
樁基施工與降水同時進行,在降水過程中樁基工程同步施工,降水完成后可立即展開土方施工,合理統(tǒng)籌安排施工工序,節(jié)約施工周期。
樁基施工與降水同步進行時,必須做好打樁位置及垂直度控制,有嚴謹?shù)臉痘┕べ|(zhì)量控制措施,有成樁后的成品保護措施,以確保成樁質(zhì)量。主要應做好以下幾點:
(1)保證成樁位置準確無誤,必須有合理可靠的送樁控制措施。
(2)樁位準確、無偏差。應采用全站儀及鋼尺、線垂、水準儀等設備進行全方位的動態(tài)換手測量,確保樁的位置準確。
(3)嚴格控制成樁質(zhì)量,采取可靠的控制措施保證成樁質(zhì)量。
(1)充分利用降水期間的空隙插入樁基施工。
(2)嚴格控制送樁垂直度并動態(tài)調(diào)整送樁角度,利用專門的送樁器進行超長壓樁送樁。
樁基施工應先深后淺,先大后小;長樁在下,短樁在上;應盡量避免樁機反復行走,以免擾動地面土層;循環(huán)線路經(jīng)濟合理,送樁、喂樁方便。在工程施工中,對于有無擠壓情況造成的測放樁位偏移應經(jīng)常進行復核。
壓樁完成送至設計標高后,其在地面遺留的送樁孔洞應立即回填覆蓋,以免樁機行走時引起地面沉陷。
靜壓管樁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靜壓管樁施工工藝流程
掌握現(xiàn)場的地質(zhì)情況是重點,必須熟悉地質(zhì)報告,并在試樁施工中嚴格確定不同區(qū)域內(nèi)分層土質(zhì)的厚度情況,以確定送樁過程中的送樁速度和垂直度的控制措施。
施工場地應平整,場地坡度應在10%以內(nèi),并具有與樁機機型相適應的地耐力,以確保管樁施工地面不致沉陷過大或樁機傾斜超限,不影響預應力管樁的成樁質(zhì)量。根據(jù)地質(zhì)勘查報告顯示,平整場地后樁機環(huán)境位于粉質(zhì)黏土層區(qū),該層土承載力特征值為120 kPa,滿足YZY-750型靜壓打樁機對地耐力(每m2承載力≮10 t)的要求。
樁位的測量控制是關鍵。樁基施工前,采用全站儀對樁位逐個作出明確顯著的標識,并經(jīng)動態(tài)換手測量確保位置準確無誤,報監(jiān)理復核后作樁位標識,現(xiàn)場采用同樁徑模具畫出樁輪廓控制線,并準確定位樁心位置。
樁基施工前,必須嚴格控制樁機的就位情況,保證樁機水平就位準確,樁機就位過程中應有專人監(jiān)控就位情況,確認就位無誤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樁機就位后,將管樁運至樁機就近位置,以便安全方便地吊樁入夾持腔并調(diào)整對中到位,樁尖距地面10 cm后夾持腔收縮夾緊,放開吊鉤準備壓樁。
壓好第1節(jié)樁至關重要。首先要調(diào)平機臺,管樁壓入前要準確定位、對中。在壓樁過程中,用兩臺經(jīng)緯儀呈90°的兩個方向監(jiān)控樁的垂直度,經(jīng)緯儀距樁心須≮15 m,其垂直度偏差≯0.5%。測量人員對壓樁進行監(jiān)控測量,并隨時對樁身進行校正、調(diào)整,以保證樁的垂直度。在壓樁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樁位偏差超標必須將管樁拔起,重新調(diào)整機臺的水平。做好每壓樁1 m所用時間及其壓力的詳細記錄,當壓力表讀數(shù)突然上升或下降時,應停機對照地質(zhì)資料進行分析,查明是否碰到障礙物或發(fā)生斷樁等情況。
(1)管節(jié)拼接成整樁采用端板焊接拼接。接樁時,上下樁段應保持順直,錯位偏差應≯2 mm。
(2)焊接前,應認真檢查端板是否平整,管樁是否完好,將端板坡口上的浮銹及污物清理干凈。管樁對接前,上下端板表面應用鐵刷子清刷干凈,坡口處應刷至金屬光澤,為焊接接樁做好準備。
(3)手工焊接第1層必須使用E32電焊條打底,確保根部焊透,第2層方可用粗焊條,采用E4303焊條,其質(zhì)量應符合GB/T 5117—1995《碳鋼焊條》的規(guī)定,并經(jīng)報驗合格方可使用。
(4)拼接處口槽電焊應分3層以上對稱進行環(huán)縫焊接,同時應正確掌握焊接電流和施焊速度,每層焊接厚度應均勻,每層間的焊渣必須敲掉,將焊縫處理干凈后方可再焊接下一層,坡口槽的電焊必須滿焊,電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 mm,焊縫必須每層檢查,焊縫不應有夾渣、氣孔等缺陷,滿足GB 50202—95《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二級焊縫的要求。
(5)應盡可能縮小接樁時間,焊好的樁接頭自然冷卻后方可繼續(xù)壓樁,自然冷卻時間應﹥8 min。焊接接樁按隱蔽工程進行驗收。
(1)用專用送樁器進行送樁,不得以管樁作為送樁器。送至設計標高后,其在地面遺留的送樁孔洞應立即回填覆蓋,以免樁機行走時引起地面沉陷。
(2)送樁前采用水準儀確定地面高程,在送樁桿上作記號,送樁過程中進行跟蹤,動態(tài)檢查送樁深度。送樁器下端設置樁墊,樁墊厚薄應均勻并與樁頂全斷面接觸。
(3)在正常情況下按設計壓樁力送樁,達到設計高程后持荷(正常壓力)>10 min,且沉降量≯2 mm/min后方可結束送樁。在同一地質(zhì)類型的地段,若出現(xiàn)靜壓力顯著增加或顯著減小等異常情況,應暫停施工并及時報告監(jiān)理,分析原因后采取處理措施。
(1)正式壓樁前,用所選用的YZY-750型樁機對預應力管樁進行試壓,以確保壓樁的終壓技術參數(shù)。
(2)終壓技術參數(shù)采用雙控。根據(jù)設計要求,采用以標高控制為主、送樁壓力控制為輔,或者相反。
如需截樁,應有確保截樁后管樁質(zhì)量的措施。樁壓好后,樁頭高出的部分應及時截除,以免機械碰撞或?qū)额^用作拉錨頭。截樁嚴禁使用大錘砸,應先將不需要截除的樁身端部用鋼抱箍筋抱緊,然后沿鋼箍上緣鑿槽打穿后用錘打下,用氣割法切斷鋼筋。
(1)根據(jù)施工圖設計文件的樁基匹配長度進行組合,樁基處理深度﹥24 m,不超過2節(jié)樁組合;樁基深度≤12 m,不超過1節(jié)樁組合。施工時按照“長樁在下,短樁在上”的順序進行施工。
(2)在壓樁施工過程中,應對周圍建(構)筑物的變形進行監(jiān)測,并做好原始記錄。
(3)土方開挖時,應加強對管樁的成品保護,如果采用機械開挖更應注意。土方開挖宜在壓樁后的15 d之后進行。
參考文獻:
[1] 王曄志,楊偉,郝振鵬,等.PHC管樁靜壓施工的送樁問題探討[J].建設監(jiān)理,2007(1):63-64.
[2] 汪文萍,張昌銀.淺談靜壓管樁施工中送樁器送樁與替代[J].湖南水利水電,2011(2):16-17.
[3] 《建筑施工手冊(第4版)》編寫組.建筑施工手冊[M].第4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
[4] JGJ 94—2008,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