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娜
福建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第一醫(yī)院病理科,福建福州 350003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中循環(huán)DNA檢測EGFR基因突變應(yīng)用價值
陳祥娜
福建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第一醫(yī)院病理科,福建福州 350003
目的結(jié)合該院在非小細胞癌(NSCLC)靶向治療中,循環(huán)DNA檢測EGFR基因突變的相關(guān)情況,對其臨床價值進行評估。方法 從該院中選取接受EGDR TIKs治療的54例患者,分別對其進行血清采集和組織采集,并制作成標本,對DNA進行提取檢測。結(jié)果 女性出現(xiàn)基因變異的情況高于男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組織類型、臨床分析以及EGFR TIKs無基因突變誤差,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血清樣本測定EGDR基因突變,特異性為97.30%;靈敏度為41.18%;所有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為27.78%,疾病控制率為48.15%;EGFR TKIs對晚期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為50.00%,對野生型的患者則只有16.67%。結(jié)論在EGDR基因突變的測定中,血清循環(huán)DNA具有一定的價值,且可有效優(yōu)化晚期肺癌靶向治療患者的臨床效果。
NSCLC;循環(huán)DNA;EGDR基因突變
靶向治療的出現(xiàn)極大的改善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yù)后。肺癌組織的EGFR基因突變可以有效預(yù)測靶向藥物EGFRTKI的臨床療效。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shù)或穿刺標本來檢測EGFR基因突變。但這種有創(chuàng)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EGFR基因突變的檢測。研究發(fā)現(xiàn)肺癌患者循環(huán)血中游離DNA含量顯著高于正常人,并與原發(fā)腫瘤組織具有高度的遺傳一致性[1-2]。鑒于此,該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期間在NSCLC靶向治療中,運用血清循環(huán)DNA檢測EGFR基因突變,對其臨床價值進行評估。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該院2011年 1月—2014年6月所接診的 NSCLC患者中,選取54例采用小分子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細胞內(nèi)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DR TIKs)治療的患者;其中女性23例,男性31例,患者平均年齡為(65.41±1.24)歲;其中19例為非腺癌,35例為腺癌;患者中26例為Ⅲb期,28例為Ⅳ期;在進行采樣時,24例為曾經(jīng)或者正在接受EGDR TIKs治療,30例為首次接受EGDR TIKs臨床治療。在獲得患者同意之后,對其進行血清樣本的采集,并同時進行石蠟組織標本的制作,所有患者均滿足以下幾點:①患者年齡在20歲或以上;②經(jīng)細胞學(xué)或者病理學(xué)證實,患者為Ⅲb期或Ⅳ期,其中包括了初次治療后復(fù)發(fā)或者未接受過化療治療的患者;③經(jīng)ECOG功能狀態(tài)評分,測評結(jié)果為0~2分,具有能夠測量的病灶;④具有較高的依從性,并且能夠及時到院或者電話接受隨訪;⑤無重要臟器功能障礙。
1.2 方法
1.2.1 樣本采集 ①血清樣本采集:提前一日叮囑患者清晨空腹接受靜脈血采集,每例患者采集5 mL,于黃色促凝管內(nèi)室溫放置4 h后,離心分離血清,-80℃下保存待用;②石蠟組織樣本采集:選取肺穿標本或者手術(shù)標本腫瘤部分,切取10張6 μm的蠟片,置于Eppendorf管內(nèi)編號保存?zhèn)溆谩?/p>
1.2.2 DNA的提取 ①血清樣本DNA的提?。涸撗芯窟x取Qiagen公司試劑盒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并按照說明書進行血清循環(huán)DNA的提??;②石蠟組織樣本DNA的提?。罕狙芯窟x取QIAamp DNA FFPE Tissue Kit,并按照說明書進行血清循環(huán)DNA的提取。
1.2.3 EGFR突變檢測 該研究使用ARMS(amplified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法進行EGFR突變檢測。
1.3 EGFR TIKs的治療方法
為患者提供EGFR TIKs口服治療,每日服用尼洛替尼150 mg,在進食前1 h或者進食后2 h服用;或者在空腹狀態(tài)下,與食物共同服用的情況下,服用250 mg吉非替尼。直到患者出現(xiàn)不可耐受的藥物毒副作用或者腫瘤疾病進展;在治療前1周對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進行全面評估。
2.1 血清及組織標本中
EGFR基因突變型患者的臨床分布特征 女性出現(xiàn)基因變異的情況高于男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組織類型、臨床分析以及EGFR TIKs無基因突變誤差,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2.2 血清EGFR基因突變檢測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評價
通過血清樣本測定EGFR基因突變,其特異性達到了97.30%;靈敏度則達到了41.18%。見表2。
2.3 EGFR基因突變與EGFR TKIs療效關(guān)系
所有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為27.78%,疾病控制率為48.15%;其中EGFR TKIs對晚期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為50.00%,而對野生型的患者則只有16.67%。見表3。
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正常情況表達于上皮細胞表面,而在一些惡性腫瘤中常過度表達。EGFR基因突變包括基因擴增和點突變,主要集中在18、19、20、21號外顯子上,第19外顯子的缺失和第21外顯子的L858R點突變,占到89%~95.5%,與腫瘤對TKIs的敏感度有重要關(guān)系。60%~85%的NSCLC細胞存在EGFR過度表達/突變,這部分患者接受腫瘤分子靶向治療(EGFR抑制劑)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常規(guī)化療。臨床研究表明,肺癌細胞中有EGFR酪氨酸激酶基因編碼區(qū)外顯子19缺失或外顯子21突變的患者,靶向藥物易瑞沙的有效率高達80%以上[3]。該研究中主要針對19和21外顯子的突變型檢測,其中19外顯子突變?yōu)?5.56%(10/18),21外顯子突變?yōu)?4.44%(8/18);所檢測出的基因突變型(19DelK746-A750、19DelK745-E749、19DelK745-A750;21 L858R、21 L861Q)與當前研究顯示的已檢測出的基因突變類型及突變率相符。
表1 EGFR基因突變型的單因素分析
表2 血清EGFR基因突變檢測篩查試驗分析
表3 EGFR基因突變與EGFR TKIs療效關(guān)系
一些臨床實驗結(jié)果進一步證實,通過篩查EGFR基因突變對肺癌初治患者進行吉非替尼治療,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達到12個月,中位生存時間達到20個月[4]。因而針對EGFR突變進行選擇性靶向治療,患者可以顯著獲益[5]。
2013年5月,美國病理學(xué)家協(xié)會(CAP)、國際肺癌研究協(xié)會(IASLC)和美國分子病理學(xué)會(AMP)三大權(quán)威機構(gòu)發(fā)布了一項基于循證醫(yī)學(xué)證據(jù)的肺癌分子檢測指南,建議所有晚期肺腺癌患者不論性別、種族、是否吸煙或伴有其他臨床危險因素,均應(yīng)接受EGFR突變和ALK融合基因檢測,以判斷是否適于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6]。但是對于晚期肺癌患者,其腫瘤組織標本往往難以獲得,或不能取得足夠適合檢測的標本。這就需要一種能方便取得EGFR突變信息的檢測方法[7-8]。
在該次研究中,對血清循環(huán)DNA與腫瘤組織DNA的突變檢測結(jié)果進行對比,結(jié)果表明,血清游離DNA檢測到的突變類型與組織檢測到的類型無差異,依據(jù)血清EGFR檢測結(jié)果進行選擇性靶向治療,可以使患者顯著受益。由于血液采集方便,患者易于接受,血清EGFR檢測技術(shù)可以作為腫瘤組織EGFR檢測的補充與替代,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但是,由于檢測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表現(xiàn)出相應(yīng)的假陰性率,故在實際應(yīng)用中,還需要與其他檢測手段同時使用。
[1]R M Bremnes,R Sirera,C Camps.Circulating tumour-derived DNA and RNA markers in blood:a tool for early detection,diagnostics,and follow-up[J].Lung Cancer,2005,49(1):1-12.
[2]Ciuleanu T,Stelmakh L,Cicenas S,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erlotinib versus chemotherapy insecond-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ith poor prognosis(TITAN):arandomised multicentre,open-label,phase 3 study[J].Lancet Oncol,2012,13(3): 300-308.
[3]車德海,田強,曹京燕,等.DNA直接測序技術(shù)檢測EGFR基因突變指導(dǎo)厄洛替尼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xué),2011,19(10):2009-2013.
[4]黃進肅,董強剛,許凱黎,等.血清循環(huán)DNA的EGFR基因突變于肺癌選擇性靶向治療研究[J].腫瘤,2007,27(12):968-972.
[5]Brevet M,Johnson ML,Azzoli CG,et al.Detection of EGFR mutations in plasma DNA from lungcancer patients by mass spectrometry genotyping is predictive of tumor EGFR status and response to EGFRinhibitors[J]. Lung Cancer,2011,73(1):96-102.
[6]劉宏杰,葉斌,程靜,等.肺癌復(fù)發(fā)轉(zhuǎn)移患者外周血循環(huán)DNA的定量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xué)與治療學(xué),2011,16(2):209-213.
[7]劉麗榮,張小蕾.不同DNA抽提方法在乳腺癌血清循環(huán)DNA提取中的效果比較[J].吉林醫(yī)學(xué),2010,31(16):2368-2369.
[8]王書航,王潔.優(yōu)化非小細胞肺癌EGFR-TKI治療[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xué)出版社,2012:40-41.
R73
A
1674-0742(2014)11(b)-0053-02
2014-08-16)
陳祥娜(1985.1-),女,山東臨沂人,研究生,技師,研究方向:分子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