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卓
(遼寧省石佛寺水庫管理局,遼寧 沈陽 110166)
蓄滯洪平原水庫生態(tài)蓄水位初探
李穎卓
(遼寧省石佛寺水庫管理局,遼寧 沈陽 110166)
文中以遼河干流上最大的蓄滯洪平原水庫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生態(tài)水面、預泄時長、壩后浸沒影響及水生植物生長需求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探索性地提出了蓄滯洪水庫的生態(tài)蓄水位。實踐證明,蓄滯洪水庫人工濕地構建效益顯著,值得推廣。
蓄滯洪;生態(tài)蓄水位;水生植物
遼河石佛寺水庫樞紐一期工程是遼河干流唯一的一座控制性工程,同時也是遼河干流上最大的河道型平原水庫??値烊?1.85 億 m3,其中防洪庫容 1.60 億 m3,設計洪水位 50.22 m,按 100 年一遇洪水設計,300 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庫主副壩全長42.6 km,泄洪閘 16 孔,總寬 248.5 m。
在不影響正常發(fā)揮水庫防洪效益的前提下,結合石佛寺水庫水位~庫容關系等實際情況,確定最佳水位,考慮的主要因素如下:
1)壩后浸沒問題可通過適當?shù)墓こ檀胧┙鉀Q;
2)庫內淹沒土地基本在已征地范圍內;
3)蓄水后涉及的外因素較少,對黃家水源不構成影響,不影響明沈公路的正常交通;
4)工程開挖和回填土方基本平衡;
5)水生植物正常生長的需求。
石佛寺人工濕地的構建考慮到形成一定的水面面積,達到形成區(qū)域小氣候,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目的。在明沈路以西的核心區(qū)域能夠形成較大的水面,便于生態(tài)管護,恢復生態(tài)環(huán)境。整個生態(tài)治理區(qū)域,能夠合理劃分核心區(qū)、緩沖區(qū)及合理開發(fā)利用區(qū)。如表 1 所示,庫水位 46.00 m,生態(tài)水面面積較小,達不到景觀效果;庫水位 47.00 m,影響明沈公路交通,對上游未征用土地也會造成浸沒影響。較適宜的生態(tài)水位為 46.20 m 和 46.50 m。
為了確保水庫防洪安全,發(fā)揮水庫原設計滯洪功能,在上游水文站預報洪峰達到庫區(qū)的徑流時長內,能夠放空庫容。如降雨中心就在水庫范圍內的特殊情況發(fā)生時,也能夠通過加大預泄,確保防護安全。當鐵嶺站洪峰流量為 300 m3/s時,考慮下游河道防洪安全,不同生態(tài)水位方案 1—4 放空水庫需要時長:預泄流量 500 m3/s時,放空時長分別為:13.0,16.5,22.0,34.0 h;預泄流量 800 m3/s時,放空時長分別為:6.5,8.3,11.0,15.5 h。
5.1 水庫滲漏量計算
石佛寺水庫屬于平原型水庫類型,地質結構特點主要反映為上細下粗的沉積規(guī)律。表層粘性土透水性微弱,呈不等厚分布,下部透水巖組為中細砂、粗砂、礫砂和圓礫等。據(jù)室內和現(xiàn)場滲透試驗成果,表層粘性土的滲透系數(shù)(K1)值較比下部透水層滲透系數(shù)(K2)值相差 2~3 個數(shù)量級,為此按雙層結構有關公式計算:
表1 生態(tài)水面對比分析
式中:M1——上部透水層厚度,m;M2——下部透水層厚度,m;H1——含水層上 游厚度 ,m;H2——含水層下游厚度,m;B——滲漏段寬度,m;L——滲漏段長度,m。
5.2 水庫周邊地下水水位壅高計算
根據(jù)庫區(qū)水文地質結構特點,對水文地質邊界條件進行必要的概化處理:
1)地質沉積的特征是上細下粗的雙層結構,即表層粘性土,下部強透水層;
2)計算斷面基本垂直于庫岸,假定為平行地下水流方向。
根據(jù)以上對計算區(qū)水文地質邊界條件的概化,可以選用公式(2):
式中:K1——下部透水層滲透系數(shù),m/d;K2——上部透水層滲透系數(shù),m/d;M——下部透水層厚度,m;h1——當前庫水位條件下水庫庫邊上部透水層厚度,m;Y1——正常高庫水位條件下水庫庫邊上部透水層厚度,m;hx——當前庫水位條件下計算斷面處上部透水層厚度,m;Yx——正常高庫水位條件下計算斷面處上部透水層厚度,m。
表層透水性很小,K2≈0 時,即該區(qū) K2<<K1,一般相差 2~3 個數(shù)量級,則地下水以不變值壅高傳播,式(2)可簡化為式(3):
h1-hx=Yx-Y1即 Yx=Y1-h1+hx(3)
5.3 水庫周邊地區(qū)地下水浸沒分析
5.3.1 關于地下水浸沒臨界值的確定
在 GB50487—2008《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附錄 D 浸沒評價中,有關浸沒地下水臨界埋深按式(4)計算:
Hcr=Hk+△H (4)
式中:Hcr——浸沒臨界地下水位埋深,m;Hk——地下水位 以 上土 壤毛管 水 上 升 帶 的 高 度,m;△H——安全超高值,m,對農業(yè)區(qū)該值即為根系層的厚度。
5.3.2 毛管水上升高度的確定
采用注水法、含水量法等綜合實測及試驗結果,基本確定在庫水位達到 46.2 m 時,毛管水上升高度 1.4 m。庫水位穩(wěn)定時間長短直接影響毛管水的上升高度。如果正常高庫水位 46.2 m ,穩(wěn)定時間較長,毛管水的上升高度會大于上述建議值。
5.3.3 安全超高值的確定
根據(jù)探坑觀察,農作物根系層厚度為 0.35~0.5 m。參考有關資料,農田區(qū)根系層厚度按 0.5 m 計。5.3.4 浸沒臨界地下水位埋深計算
將以上確定的毛管水上升高度及安全超高值代入公式(4),計算結果為 1.9 m。
5.3.5 地下水浸沒范圍及影響程度的確定與評價
農田區(qū)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毛管水上升高度的浸沒區(qū),為嚴重浸沒影響區(qū),即地下水位埋深小于 1.4 m 的浸沒區(qū)。其它地區(qū)為一般浸沒影響區(qū)。經(jīng)分析計算蓄水位 46.2m,壩后浸沒影響土地 173.87 hm2;蓄水位 46.5m,壩后浸沒影響土地 246.53 hm2。
經(jīng)綜合比較,生態(tài)蓄水位 46.2 m,為最優(yōu)方案。2009 年實施了蓄水試驗應急防護工程,經(jīng)過 5年的蓄水運用,生態(tài)效益顯著。
建議加大泥沙淤積、庫區(qū)水質及壩后浸沒影響的監(jiān)測與研究;開展?jié)竦貏又参镎{查,建立人工濕地動植物檔案;加強水庫生態(tài)調度與蓄滯洪調度結合研究;采取打供水井、建截滲溝等工程措施解決水庫浸沒問題。
[1]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石佛寺水庫蓄水試驗應急防護工程實施方案設計報告[R].2008,11.
[2]遼寧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石佛寺水庫蓄水工程浸沒地質勘察及影響評價報告[R].2011,12.
X 171.4
A
1002-0624(2014)07-0027-02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