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班的“綽號帝”姓吳,名智,此人長得又瘦又小,就像二年級的小不點。此君雖聰明,卻不用在學習上。正如他那猴精猴精的模樣,他的歪點子、餿主意也極多。
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給別人取綽號,很多同學被他改名換姓。他起綽號的水平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給別人起的綽號都是難聽的多,給自己卻起一個美名“智多星”。
鄒家和,人家父母起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家和萬事興”,卻被改成“雞鴨鵝”。有一次上數(shù)學課,老師說:“王大爺家共養(yǎng)雞、鴨、鵝300只……”大家就嘻嘻哈哈地笑起來,弄得老師莫名其妙,氣得鄒家和面紅耳赤。
劉堂遠,因為長得胖,就成了“劉湯圓”;楊健鋒,無非是玩得瘋了一點,又屬羊,名字就變成了“羊癲瘋”,胡卓然一連被取了三個綽號:“胡蘿卜”“胡椒粉”“胡涂涂”。
馬欣芮被他說了句“馬肉,馬肉米粉真好吃”,氣得哭紅了雙眼。而張朗則淪落為“蟑螂”,為此與他干了一架。張朗告到老師那里,“綽號帝”卻一臉無辜地狡辯:“我沒叫他‘蟑螂,我是說墻角有只蟑螂?!?/p>
不僅本班同學“遭殃”,連別班同學他也不放過。隔壁班有兩個姓熊的同學被他稱為“熊大”“熊二”。更過分的是,他看見一位光頭的家長,就說“光頭強來了”,幸好那位家長沒聽見。
全班同學忍無可忍,集體告了他一狀。老班給他“判刑”——寫1000字檢討書,并公開道歉,為被侵權的同學恢復名譽。吳智只得老老實實服從“判決”。
魏澤凱自評:
我特別喜歡讀大作家秦文君的作品,沒想到潛移默化受到熏陶?!毒b號大王》是我最感興趣的文章,一讀到這篇文章,我就想:咦,我們班不也有一個綽號大王嗎?為什么不寫一寫呢?于是,我仿照《綽號大王》,輕輕松松地寫出了這篇文章。沒想到竟讓老師又驚又喜,不僅夸我“太有才了”,還說我是“未來作家”,真讓我有點喜出望外!
【點兵點將】
飛飛:我想對吳智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也不愿意別人給你取不雅的綽號吧,那你為什么要給別人取呢?這肯定會傷害別人的自尊,影響團結。
龍龍:我想對小作者魏澤凱說:你的作文仿寫得真是巧妙,語言簡潔卻不失幽默,把一個古靈精怪的“綽號帝”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我真佩服你!
靈靈老師:你也來選擇一個特點鮮明的人,仿寫一篇作文吧!可以側(cè)重描寫語言或動作,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還可以通過側(cè)面描寫進行襯托。寫的時候,語言盡量生動、形象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