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5歲來臺北,也沒問“可不可以去臺北”,只是對媽媽說:“我明天一大早要去臺北了。”媽媽說:“好,但是要跟你爸爸講一聲!”吃完飯我就跑去爸爸身后,他在看報紙,我說:“我明天要去臺北。”他說:“去干嗎?”我說:“去畫漫畫?!彼f:“找到工作了嗎?”我說:“找到了。”他說:“那就去吧?!?/p>
家人之間的感情不用講愛,他們一定挺你到底的。比如說我即使很窮,但我一定先讓父母吃飽。以前我?guī)统霭嫔绠嬑鋫b漫畫,來臺北第一個月賺600元(新臺幣,下同),我寄了450元回家。爸爸收到以后,記在一本簿子上,我回家還會看。我來臺北三個月,賺的錢就是爸爸的兩倍了。
后來我上電視,人家跟我爸爸說:“你兒子上電視了?!蔽野职诌€特別寫了“名震亞洲”。不過我沒有掛,因為我是要“名震世界”。
爸爸讓我學(xué)習的一點,就是在他的領(lǐng)域內(nèi),凡事都要第一。媽媽說他小時候就一直練字,工作后頂著太陽在磚頭上練字,一面寫完翻到背面再寫,他就是要寫到第一。后來鄉(xiāng)里任何婚喪喜慶、行人做壽、過年,一定請他寫字。
小時候看到任何寫在白紙黑字的事物,我不會立刻認為是真理。一切事實必定等到自己親自證實以后才信以為真,從小就養(yǎng)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好習慣。
上小學(xué)的時候,老師被我問到看到我就躲。他說:“學(xué)問啊,就是要學(xué)要問,不懂就要問?!毕抡n以后,我就說:“老師老師,為什么筷子放到水杯里會彎?”他說:“因為折射。”我問:“為什么會折射?”他說:“因為光在水里面速率比較慢,在空氣里比較快?!蔽矣謫枺骸盀槭裁丛谒锩姹容^慢。在空氣中比較快?”他說:“老師明天告訴你?!比绻依^續(xù)問。他就可以拿諾貝爾獎了。
小時候爸爸會問我:“將來你要做什么?”我說:“我要畫招牌?!?/p>
為了讓子女有一技之長,我女兒會講話以后,我就問她:“你以后要做什么?”她說:“想做設(shè)計?!蔽以賳査骸耙O(shè)計什么?”她說:“很多??!”我說:“你舉例說明?!币笏J真地思考這個問題,她說:“為什么漢堡要圓的?為什么三明治要三角形?應(yīng)該要改一改?!蔽揖驼f:“好,那你設(shè)計給我看。”
有的家長自己崇拜名牌、崇拜名校、崇拜有錢,其實,這些東西都不能讓別人更尊敬你。如果你很厲害,就要拿出一把刷子,證明你是世界第一;即使不是世界第一,只要是這一行的第一,就沒有人會問你哪里畢業(yè)。
這一輩子從來沒人問過我,我也不怕人知道,我念到初中二年級就沒再上學(xué),但是我讀過兩萬本書,自己也寫了300本書,現(xiàn)在在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和北京電影學(xué)院教書。雖然交談的機會不多,但謝謝父親讓我養(yǎng)成許多好習慣。
蔡志忠,生于1948年,臺灣彰化人,著名漫畫家。15歲起便開始成為職業(yè)漫畫家,1971年底進入光啟社任美術(shù)設(shè)計,并自學(xué)卡通繪制技術(shù)。1976年成立龍卡通公司,拍攝了《老夫子》、《烏龍院》等長篇動畫電影,曾獲1981年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1983年開始創(chuàng)作四格漫畫,已有《莊子說》、《老子說》、《大醉俠》、《光頭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以多種語種版本出版,銷量超過了3000萬冊。1985年獲選臺灣十大杰出青年。1999年12月8日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表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與文學(xué)作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chuàng)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