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很難想象:在非洲,一片掙扎于饑荒線上的干旱土地上,紅色塵土漫天狂舞中,矗立著一架用廢品建造的風車。風車能發(fā)電,連接在它上面的小燈泡閃閃發(fā)光。建造這架風車的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他的名字叫威廉·坎寬巴。
《馭風少年》講述的便是這么一個故事。這是一本以威廉·坎寬巴為原型的自傳體小說。威廉被迫輟學(xué),完全靠自己做實驗,利用從廢品廠撿回的破銅爛鐵,研制出了能發(fā)電的風車。書中記述了他的成長、磨難以及最后的成功。這本書屬于勵志小說,然而和其他勵志讀物全然不同———它沒有強說愁的詞藻,沒有自吹自擂的吆喝。威廉一直微笑著給我們講他的故事,微笑著告訴我們他有很多值得珍惜的東西。
饑荒的肆虐在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威廉眼看著一個個同胞被活活餓死,而活著的親朋紛紛掙扎在疾病與死亡邊緣,揮別夢寐以求的校園與書本。“當下我們只能靠自己,沒有人會伸手拉你一把?!边@是威廉悟出來的道理,深沉、準確,充滿力量。面對災(zāi)難,他有的是堅強和與年齡不對等的沉著。
災(zāi)難中,這個少年逐漸學(xué)會如何面對世界。威廉問父親該怎樣懲罰偷食物的小偷,是否要像其他村民那樣處死他們。父親告訴他:“我們?nèi)魏稳硕疾荒軞?,他們都是餓得沒辦法才出來偷東西的,我們必須學(xué)會寬容。”在這樣的影響下,威廉善良的心猶如水晶一般剔透。
面對孱弱的國家,不負責任的政府,威廉對祖國的愛卻從未減少?!翱粗貓D上的馬拉維……你也許想不到那里住著一千一百萬馬拉維人。就在那一刻,其中的大多數(shù)人正處于餓死的邊緣。”“如果我們發(fā)明的東西真正有用的話,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馬拉維的現(xiàn)狀?!痹谀婢持校辉撀裨箘e人沒有做什么,而是該去尋找自己能做的事。即使是去廢品堆里尋找一個較為完整的軸承,也比自以為是的針砭有意義得多。14歲的威廉,早已懂得這些許多人一輩子都體會不到的東西。
威廉成功的關(guān)鍵,我認為這是這本傳記與其他勵志讀物的區(qū)別所在。正如之前所說的,威廉總是笑著告訴我們他擁有什么,而不是哭喪著臉講他有多么悲慘。例如,書中對于輟學(xué)輕描淡寫,全然沒有一些電影情節(jié)中呼天搶地、砸鍋賣鐵的催淚場面。威廉清楚父母的艱難,他把失望彷徨留給自己?!鞍职指苫钚枰獛褪??!彼啬畹馈o論是講述自己的挨餓,還是述說實驗中的種種挫敗,威廉都不加修飾。那些不如意,好像不過是一陣清風,卷起了熟悉的紅色塵土。他告訴讀者,自己很快樂,心中充滿希望;告訴世界,他的研究成果將會讓全國人民都用上電和水。
把光明留給別人,自己承受陰郁。我突然想起這句話,用它來形容威廉再適合不過。書中很少見到悲慘情節(jié)的渲染與生離死別的糾葛,威廉的故事像一縷陽光,雖然照射著更多的傷疤、血液以及痛苦,但它永遠是陽光,帶給人的永遠會是溫暖與感動。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回報以歌?!庇梦⑿c亮黑暗的時光,用善良與寬容對待一切丑陋,用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即使有一天落下淚來,淚水也會在陽光的照耀下幻化成風,讓夢想的風車轉(zhuǎn)起來。
干燥的沙地上,棕紅色的風塵中,矗立一座歪斜的木塔,塔頂高擎一架由破銅爛鐵制成的風車。少年緊握著連接電線的小燈泡,看著掌心出現(xiàn)了一點微光,接著光亮突然綻放開來。所有人屏住呼吸,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
“這東西真的能發(fā)電!”
“是啊。”另一個人說,“他真的做到了?!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