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的崔俊老人,是包頭市干休所的老干部,從1985年離開工作崗位至今二十余年,這個經(jīng)歷過諸多風雨的老人,把退休后的生活當成自己生命中的第二個春天,把老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跳舞,跳舞,不覺老
說起這跳舞,你也許會說,老年人跳舞不就是跳跳健身操,打打太極拳。不,人家崔俊老人選擇的可是交誼舞,他能跳拉丁舞、倫巴等,最拿手的就是“恰恰”。
說起跳舞來,這話可就長了。從1991年62歲開始跳,到2011年83歲,老人跳交誼舞已經(jīng)整整二十年,這二十年,老人從接受到熱愛,從有興趣到將跳舞視為生活中一個重要的部分,由一個門外漢成為“舞林高手”,可謂“桃李滿鹿城”。多少人慕名而來,拜在老人門下,原本對舞蹈一竅不通的跳舞愛好者,經(jīng)過老人“手把腳”“一步一掰”的傳授,自己也開始開班授課,當起了老師;老伴兒從“反對派”變成舞伴,老兩口跳出了名堂,舞出了國門。
2002年,一艘泰國游船上,不時傳出歡聲笑語,這是來自中國的游客及游船上的工作、服務(wù)人員二三百人在游船上開聯(lián)誼會,聯(lián)誼會的高潮是一對白發(fā)老人隨著歡快的音樂共舞恰恰。
2011年3月28日,到臺灣旅游的內(nèi)地五個團的二百余人,在美麗的夜色下共聚一堂,慶祝有緣相聚在一起,游客們各顯其能,說學(xué)逗唱,氣氛熱烈。一對自發(fā)老人走上臺,隨著歡快的樂曲共舞一段恰恰,這邊正在吃飯的放下了筷子,那邊大聲交談的忘了要說的話題,所有的人都看著那對共舞的老人,一曲完畢,全場靜默幾秒后,叫好聲此起彼伏。這對老人就是相攜去臺灣旅游的崔俊老兩口。
提起跳交誼舞,崔俊老人就有說不完的話,眼神里露出的是恨不得讓所有人都來參與的目光。老人說:別看我年紀大,我可一點兒也不服老,跳舞跳得也越歡,他還透露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跳舞跳上星光大道,做全國年紀最大的舞者。
寫作,寫作,筆不停
說起寫作,崔俊老人更自豪!他說:“像我這么大的年紀,文化程度不高,還堅持天天寫作,不管水平怎么樣,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寫了十本書,也算是不小的成績了吧!”
老人寫書是從1994年開始,那時老人剛開始教別人跳舞,好多人不知道如何學(xué),雖然市面上有不少救跳舞的書,可都太深奧了,拿在手里像看天書,許多學(xué)舞的人向老人反映如果有一本淺顯易懂的書該多好。崔俊老人便萌生了結(jié)合自己學(xué)舞的經(jīng)驗,寫一本教人跳舞的書。為此,他從全國各地郵購了大量有關(guān)書籍,再結(jié)合自己的學(xué)舞經(jīng)驗,提出不少獨創(chuàng)的舞步,寫出了自己的16萬字的“舞蹈教材”,他還自費印刷,贈送給想要學(xué)舞的人。
在培養(yǎng)自己興趣愛好的同時,崔俊老人也看到很多老年人不知道如何樂度晚年,便結(jié)合自己二十多年來豐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寫下厚厚的《當代老年人如何過好晚年生活》一書,贈送給一些老朋友。
2010年包頭市干休所舉辦養(yǎng)生保健班,七十余人聽講。保健班上,崔俊老人特意把自己2009年寫完的《健康長壽秘訣》一書帶到了現(xiàn)場。當場就有離休干部郭景林要買一本,郭景林對崔俊說:專家教授都沒你講得好,因為你是親身感受,因為你就是老人,你就是活例子,你寫的書有說服力,我信。離休干部孫紹先主動要了一本,前后看了三遍,說這本書是真正的珍貴禮物。
在老人的讀者中,最“鐵桿的粉絲”便是幾個外孫子。老人看著下一輩漸漸長大,面對著生活、學(xué)習(xí)等等的難題,想要把自己的經(jīng)驗告訴他們,可是因為不常見面,交流機會少,崔俊便又動筆開始寫書,從細小的事情人手,從性格品德、思想作風、為人處世等各個方面,語重心長地寫出幾十篇忠告,并把這些忠告編集成冊,希望他們可以改進不足,走好人生的道路。老人的良苦用心沒有白費,幾個孩子都很有出息。
現(xiàn)在,老人的第11本書《相約臺灣,圓夢臺灣》正在編寫當中,老人說:只要我能寫,我就會一直寫下去。
83歲的老人,按中國的傳統(tǒng)說法,便是耄耋老人,但崔俊老人的生活比好多三十多歲的年輕人還要充實、豐富,不得不讓我們感嘆:耄耋老人身不閑,生活志趣賽壯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