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廣東
下雪后,地上堆積的雪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是干凈的雪,一種是混合了泥沙等雜質的混合雪。不知道你是否發(fā)現(xiàn)過這樣一種現(xiàn)象:在同樣的數量、同樣的溫度下,兩種雪的融化速度不一樣。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呢?我很好奇,不由得就想尋找到答案。
原來,雪融化的熱量來自太陽光。白色的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7種顏色組成的。我們將太陽光照在一面白墻上,墻將大部分的光反射出來,所以我們看到了白色。我們再將太陽光照在一面藍墻上,比較多的藍光被反射出來,所以我們看到了藍色。當我們將太陽光照在一面黑墻上,墻將大部分光吸收了,所以我們看到了黑色。
當太陽光照在干凈的雪上,大部分光被反射了,雪吸收的熱量很少;當太陽光照在臟雪上,大部分光被吸收了,雪吸收的熱量就多。所以臟雪比干凈的雪融化的速度快。
你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嗎?冬天來了,下雪了,不妨自己去做個實驗試試看吧。
編輯點評:
本文開篇簡明扼要,精煉有序。小作者在第一段的結尾拋出疑問,吸引讀者的同時,開啟下文。小作者的取材貼近生活實際,語言通俗易懂,讀來令人倍感親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