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
師:同學(xué)們,今天陳老師要介紹一個大人物給大家認(rèn)識,他可是陳老師最佩服的人之一喲!他的名字叫——周敦頤!
生:老師,您上次不是說自己最佩服的人是諸葛亮嗎?
生:唉,你沒聽老師說是“之一”嗎?當(dāng)然就不止一個啦!
生:這個人現(xiàn)在還在嗎?多大年紀(jì)啦?
師:嗯,他的肉身已經(jīng)不在了,但他的——
生:(齊聲)精神在!
師:對。你看看你們手上的這篇文章,在哪里可以找到“周敦頤”三個字?
生:哦,第二行。周敦頤。這篇《愛蓮說》就是他寫的呀!
師:是的。不認(rèn)識“周敦頤”三個字的,請給它們注上拼音。
師:我先隆重地介紹一下我這位老鄉(xiāng)——
生:?。恐芏仡U是您的老鄉(xiāng)呀?!
師:是的。在我出生的地方有一條河,叫濂溪河,離河不遠(yuǎn)處有個叫樓田堡的地方。公元1017年的5月5日,對后世影響極大的周敦頤就出生于此地。后來,人們就以他家鄉(xiāng)的這條河的名字稱呼他為“濂溪先生”。我小時候經(jīng)常聽老人講濂溪先生的故事。當(dāng)?shù)赜袀€叫“月亮山”的地方。(課件出示月亮山的實景圖)看,這座山非常奇怪,像個天然的大洞,四面圍合,但山頂是空的,沒有遮擋,站在山的中心,抬頭就是天。周敦頤小時候家里貧窮,父親去世得早,他經(jīng)常在月亮山給人家放牛,放牛的報酬就是希望主人借書給他讀。借來書后,他就邊放牛邊躺在巖石洞里看書。后來呀,這個月亮山給了周敦頤很多靈感,使他寫出了一本對后世影響極大的書,書名叫《太極圖·易說》。(板書書名)
生:我們今天讀的這篇文章不是這個題目。
師:對!這是大學(xué)問吶。要讀周敦頤的這本書呀,必須先把中國最牛的一本書《易經(jīng)》背誦得滾瓜爛熟才行。
生:老師,那我要去背!
師:當(dāng)然,背誦《易經(jīng)》可不簡單,至少我們要先認(rèn)識很多的漢字,大概要到五年級,你們才能背誦《易經(jīng)》,現(xiàn)在還是先讀讀像《愛蓮說》這種篇幅短小的美文吧。
師:來,看著原文《愛蓮說》,老師讀,你們聽。要快速把不認(rèn)識的字注上音。老師讀兩遍,第一遍來不及注音的字,第二遍要趕快跟上。
(師范讀,生聽,并相應(yīng)注音。)
師:聽了兩遍后,你注了幾個字音?把你注過音的字讀三遍,并順便把有這個字的句子讀一遍。
(生自由讀)
師:現(xiàn)在來跟我讀——不是和我一起讀,是我領(lǐng)讀一句,你們跟讀一句。
(師領(lǐng)讀,生跟讀。)
師:好,自己練習(xí)讀一遍。我給你們四分鐘的時間,如果能在我規(guī)定的時間里讀兩遍的,就是優(yōu)秀朗讀者。
(生大聲地自己讀)
師:找?guī)讉€優(yōu)秀朗讀者來讀一讀看,水平究竟如何。
(生紛紛舉手,躍躍欲試。)
師:我在每個大組里請兩位,先比賽讀,再接力讀,把不通順的句子讀通順。站著的同學(xué)讀不流暢的地方,讓坐著的同學(xué)示范讀。
(生讀)
師:好。剛才我們讀的時候是不帶任何特殊節(jié)奏要求讀的?,F(xiàn)在聽陳老師的節(jié)奏,你們這樣慢慢地逐字逐句讀一遍,把你喜歡的詞句圈畫出來。我讀譯文,你們讀原文,注意不可以對譯出軌喲,要不然,翻譯大車就真的翻車?yán)玻瑫簜覀兊膯选?/p>
(師讀譯文,生讀原文,師適時糾正個別學(xué)生對譯出錯的地方。)
師:水上、陸上各種草和木的花,可愛的非常多。
生: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師:晉朝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
生:晉陶淵明獨愛菊。
師: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
生: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
師: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污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污染。
生: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師: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
生:濯清漣而不妖。
師: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的,不枝枝節(jié)節(jié)的。
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師:香氣遠(yuǎn)播,更加清香。
生:香遠(yuǎn)益清。
師: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
生:亭亭靜植。
師: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生: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師:我認(rèn)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
生: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師:牡丹,是花中的寶貴者。
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師: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生:蓮,花之君子者也。
師: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
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師:對于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么人呢?
生: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師:對于牡丹的愛好,人數(shù)當(dāng)然就很多了。
生: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師:說說看,你讀懂了什么內(nèi)容?
生:我知道了蓮花的很多優(yōu)點,從污泥中長出來卻沒有被污染過。
生:我知道陶淵明喜歡菊花。
師:我們學(xué)過他的一首詩是——
生:《飲酒·二十》:羲農(nóng)去我久,舉世少復(fù)真……
(師生復(fù)習(xí)《飲酒·二十》)
生:我知道唐朝的人都喜歡牡丹。
師:周敦頤說只有唐朝的人喜歡牡丹嗎?
生:不對,是從唐朝以來,到宋朝都喜歡。
師:哪里知道是“唐朝”呀?
生:“李唐”。
師:奇怪啦?!袄钐啤笔鞘裁匆馑佳??怎么不直接說唐朝,反而說“李唐”?
(生沉默,望著老師無語。)
生:因為唐朝的皇帝姓李。
師:是的。在《三字經(jīng)》里我們讀過“夏傳子,家天下”。古代的天下是某一個家族的,這個家族的姓氏往往就是一種皇權(quán)的象征。比如漢朝是“劉漢”,明朝呢?是朱家的天下,稱為——
生:朱明。
師:是的。好,那現(xiàn)在我們再來讀一讀,把文章讀得十分流暢。
(師生同讀)
師:古詩可以吟誦,像這樣的美文也是可以吟誦的。來,我們也按照“平長仄短,依字行腔”的方式把這篇美文吟誦一下,感覺一下周敦頤贊美蓮花的情感。
(師生全體吟誦三五遍)
師:看著提示,試著把這篇美文背誦下來吧——(練習(xí)背誦至下課)
(課件出示:水陸……可愛者……晉陶淵明……自……世人……予獨愛……濯……中通外直……香遠(yuǎn)益清……可遠(yuǎn)觀……予……花……牡丹……蓮……噫!……陶……蓮之愛……牡丹之愛……)
(作者單位:浙江省富陽教育集團)
(責(zé)任編輯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