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神秘花園中的“稀缺藝術”
——芬蘭平面設計師博凱伶海報作品分析
孫麗
(南京藝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在平面藝術中,博凱伶的海報作品一直個性鮮明,獨樹一幟。文章結合具體案例詳細探析了博凱伶海報作品的視覺語言特征,期待能夠引領讀者走進博凱伶的海報世界,一起領略大師作品的魅力。
平面藝術;海報設計
在芬蘭平面設計大師博凱伶的眼中,平面藝術就如同一座神秘的花園,平面設計藝術中的海報藝術就如同在這座神秘花園中游戲,在那里他經(jīng)常可以找到自然而新奇的概念和發(fā)現(xiàn)意想不到的出口。在博凱伶的海報作品中,總有令人驚嘆的亮點,明朗飽和的色彩和寫意的圖形,加之考究的字體,使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和藝術魅力。他的海報作品追求視覺語言的言簡意賅,在造型上精益求精,慎重仔細而不乏粗曠和帥直的表現(xiàn)。在他的作品中基本看不到浮夸的修飾和繁雜的點綴,具有典型芬蘭設計樸素的極簡主義,又有國際化風格的特質(zhì)。其中含蓄的幽默感是他平面海報作品的典型風格之一。如(圖1)1992年為墨西哥Trama Visual設計的海報“今日美國,五百年后”,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特征。通過簡練的線條和色彩,把今日美國五百年后的形象勾勒成一只巨型的渾身帶刺的人形仙人掌,高舞著的大拳頭和目空一切的架勢,美國在全球政治中的強權形象一覽無遺。初看令人捧腹,細看又發(fā)人深省和耐人尋味。
圖1 今日美國,五百年后
在博凱伶的平面海報作品中,多年來一直貫徹著海報設計最為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簡單,強烈、尖銳。正如他的平面海報作品
(圖2)“米格利國際音樂節(jié)”,(圖3)“俄羅斯芭蕾舞”和(圖4)“地球日”等以最為簡樸的方式來表述自己要表達的東西,幾乎無需語言。他把幾個特征性的符號和兩三種顏色匯同一起,甚至只是黑和白,除非主題本身有所需要。傾向于把平面設計精簡到最本質(zhì)的內(nèi)涵。通常和那種裝飾成份很重的平面設計風格迥異,博凱玲的作品最為專注的是黑和白的關系,顏色似乎是后來的成份。在“米格利國際音樂節(jié)”海報作品中,博凱玲只使用了黑白兩種色彩,一只醒目簡潔的黑色樂符,外加五片略帶寫意的黑色葉子,向觀眾傳達了簡明直觀的音樂節(jié)的信息。在“俄羅斯芭蕾舞”海報中,作者同樣只運用了黑白兩種色彩,運用了簡明頗具東方水墨色彩的寫意筆觸勾勒出了一位芭蕾舞者翩翩起舞的形象。不需其它的過多渲染,就能讓觀眾對海報想要傳遞的信息一目了然。在“地球日”的海報中,作者運用了黑白和綠三種色彩,簡練的線條描繪了一位奔跑的人物形象,手舉著綠色火炬,寓意把綠色傳遍全球,號召人們保護地球,重視綠色環(huán)境。面對博凱伶簡單有力的平面海報作品,無需語言,觀眾不僅能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想像,而同時又能獲取海報傳遞的直接信息。
圖2 米格利國際音樂節(jié)
圖3 俄羅斯芭蕾舞
圖4 地球日
在博凱伶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為家鄉(xiāng)米格利劇院創(chuàng)作戲劇海報是他一項經(jīng)常性的工作,差不多有近20年。在他的戲劇平面海報中所體現(xiàn)出的暗示力量堪稱典范,它們的視覺語言就像是一出名劇的微縮原版。它們最好地說明了博凱伶技藝的精湛,他可以嫻熟的運用戲劇效果同時在其中的空白之處自由的填上他獨有的那種顏色與字體的設計。博凱伶認為戲劇海報既是藝術,也是推銷藝術的手段。他同時認為他不應該去創(chuàng)作那些對人施加誘惑的海報,不去哄騙觀眾進戲院。好的海報應當把觀眾當作有智慧的人加以尊重,給他們一種視覺體驗。只要有機會,海報能夠簡短,有力,富于個性地表達它要表達的意念。神秘花園中的“稀缺藝術”是他的設計哲理或者說是他要把平面設計精簡到其精髓的傾向的一個很好的表述。他的海報設計遵循“稀缺藝術”,在于任何不必要的東西都排除在外了,而任何基本的東西都沒有遺漏。在為音樂?。▓D5)《安妮,提起你的槍》設計的海報中,安妮專注的端著冒著白煙的槍,彈孔留在了她名字的字母中間,仿佛觸手可及。單色的處理在其中有很大的作用,不是僅僅作為背景,而是整個表面都作為形式和符號融入了海報主旨之中。在瑟阿夫的劇場海報中(圖6),運用“PLAF”4個拉丁字母相疊,似乎是一位歌者正在藍色的幕布前白色的燈光下對著畫面中的話筒一展歌喉。二維平面設計給我們帶來三維立體的形象同時給觀賞者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想像空間。
作為一名非常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設計師,博凱伶吸引了國際廣泛的注意。作為一名經(jīng)常參加幾乎所有賽事的參賽者,博凱伶可謂是位成功的獎牌收集者。近年來他以驚人的速度收集了一個又一個雙年展的獎項。原因非常簡單,他的作品非常的優(yōu)秀。在眾多的榮耀和贊譽的背后,是博凱伶日積月累的積淀和辛勤的努力和汗水。博凱伶的旅途手稿就是最有力的例證,在車站,車廂或者看到一只有趣的寵物,一處有意思的風景,博凱伶總會用速寫的形式加以記錄,隨時隨地用藝術家的眼睛去關注生活的點滴。博凱伶在平面海報設計藝術中所取得的成就,足以成為我們年輕設計師的榜樣,激勵大家在設計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博凱伶簡介:
博凱伶,1967年畢業(yè)于芬蘭赫爾辛基工業(yè)藝術學院平面設計系。自70年代早期以來就以自由平面設計師的身份專門從事插圖與海報的設計,舉世聞名的波蘭海報和流派給他帶來極其重要的影響。1987年開設了自己的平面設計工作室,1989-1996年在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教授平面設計。自80年代早期以來,他參加了極為重要的國際海報展,如華沙,拉海提,布爾諾,柯羅多拉等海報展覽,并在眾多國際知名平面賽事中屢獲大獎,他還多次擔任國際平面大賽的評委。他曾在芬蘭,波蘭、匈牙利、意大利、法國、日本等地舉辦個人海報展覽。現(xiàn)為國際平面設計聯(lián)合會(AGI)會員。
[1]王序.博凱伶平面設計師之設計歷程[M].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2]王秉鈞,沈航.博凱伶平面設計作品[J].裝飾,2004,06.
J05
A
1005-5312(2014)05-0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