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吉,夏 萍
(1.上海市自來水市北有限公司,上海 200086;2.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fā)利用國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上海 200082)
水源地藻類過度增殖會產(chǎn)生藻毒素,其化學性質(zhì)較穩(wěn)定,常規(guī)水處理工藝(混凝、沉淀、過濾等)對其去除效果較差[1-3]。為應對夏季某些時段由于藻類滋生而分泌產(chǎn)生的異味物質(zhì)以及其他水質(zhì)突變情況,在南方某些地區(qū)實施建設了粉末活性炭應急投加系統(tǒng)。本次小試試驗通過模擬粉炭不同投加量和接觸時間下對后續(xù)凈水工藝效果的影響,評估原水投加粉末活性炭情況下,水廠預加氯和混凝工藝應采取的應對策略,為生產(chǎn)性試驗提供調(diào)試依據(jù)。
試驗水樣:某水廠進廠水;混凝劑:聚硫氯化鋁;氧化劑:次氯酸鈉溶液;吸附劑:325目的煤質(zhì)粉炭,碘值800 mg/g。
儀器:六聯(lián)攪拌器(武漢恒嶺科技有限公司,TA6-1型)(圖1);恒溫平板搖床(德國IKA)(圖2);濁度儀(美國哈希公司,Hach 2100N);余氯儀(美國哈希公司)。
投炭參數(shù)設置:將一定量的粉炭加入盛有1 L水樣的具塞錐形瓶中,恒溫振蕩,溫度保持在25℃,振蕩速率為100 r/min;
預加氯參數(shù)設置:預加氯慢攪100 r/min,5 min;
混凝參數(shù)設置為:① 快速300 r/min,2 min;② 200 r/min,3 min;③ 50 r/min,5 min;④ 靜沉,30 min,取上清液進行濁度和余氯測定。混凝劑為聚硫氯化鋁,投加量為6 mg/L。
圖1 六聯(lián)攪拌器TA6-1Fig.1 Six Paralled Mixer TA6-1
圖2 恒溫平板搖床Fig.2 Shaking Table with Constant Temperature
圖3 不同粉炭投加量反應1.5 h后對濁度的影響Fig.3 Impact of Different dosage of Powdered Carbon on Turbidity after 1.5 h
不同粉炭投加量反應1.5 h后對濁度的影響如圖3所示。當預吸附時間為1.5 h時,粉炭投加量為10 mg/L以下時,混凝沉淀出水濁度均在0.9 NTU以下。當粉炭投加量為20 mg/L時,混凝沉淀出水濁度大多在1 NTU以上。當粉炭投加量為5 mg/L,預加氯為2.5~4 mg/L 時,濁度為0.66 ~0.88 NTU;當粉炭投加量為10 mg/L,預加氯為2.5~4 mg/L時,濁度為0.58 NTU ~0.81 NTU;當粉炭投加量為 20 mg/L,預加氯為2.5~4 mg/L 時,濁度為0.68~1.36 NTU。
不同粉炭投加量反應1.5 h后對余氯的影響如圖4所示,當預吸附時間為1.5 h時,余氯濃度隨著粉炭投加量的增加而減小。當粉炭投加量為5 mg/L,預加氯量為2.5 mg/L時,混凝沉淀出水余氯為0.8 mg/L,預加氯量大于2.5 mg/L時,混凝沉淀出水余氯大于 0.8mg/L;當粉炭投加量為10 mg/L,預加氯量在2.5~3 mg/L時,混凝沉淀出水余氯為0.5~0.8 mg/L;當粉炭投加量為20 mg/L,要保證混凝沉淀出水余氯在0.5~0.8 mg/L時,預加氯量要控制在3~4 mg/L之間。
圖4 不同粉炭投加量反應1.5 h后對余氯的影響Fig.4 Impact of Different dosage of Powdered Carbon on Residual Chlorine
不同預吸附時間對濁度的影響如圖5所示,原水濁度為22 NTU,粉炭投加量為10 mg/L。試驗結果表明,預吸附+預加氯+混凝沉淀后的出水濁度基本都在1 NTU以下,且不同預吸附時間對濁度基本無影響,說明投加粉末活性炭對混凝效果沒有明顯影響,水廠不需要針對原水投加粉末活性炭而調(diào)整混凝劑的投加量。
圖5 不同預吸附時間對濁度的影響Fig.5 Impact of Different Adsorption Time on Turbidity
圖6 不同預吸附時間對余氯的影響Fig.6 Impact of Different Adsorption Time on Residual Chlorine
不同預吸附時間對余氯的影響如圖6所示,原水余氯濃度為0.06 mg/L,粉炭投加量為10 mg/L。試驗結果表明,不同預吸附時間和沉淀出水余氯沒有明顯的相關性。余氯濃度隨著粉炭投加量的增加而減小,當粉炭投加量為10 mg/L,預吸附時間為1.5~6.5 h,要保證混凝沉淀出水余氯在0.5~0.8 mg/L,預加氯需在3 mg/L左右。考慮到生產(chǎn)上反應、沉淀池均在室外,易受陽光、風雨影響,因而生產(chǎn)上在上述預氯化量的基礎上可能略需增加。
1.當粉炭投加量為5~20 mg/L,預吸附時間為1.5 h時,混凝沉淀出水濁度基本都在1 NTU以下,投加粉末活性炭對混凝效果沒有明顯影響,水廠不需要針對原水投加粉末活性炭而調(diào)整混凝劑的投加量。
2.余氯濃度隨著粉炭投加量的增加而減小,當粉炭投加量為5~20 mg/L,預吸附時間為1.5 h,要保證混凝沉淀出水余氯在0.5~0.8 mg/L,預加氯要保證在3 mg/L左右,生產(chǎn)上反應、沉淀池均在室外,易受陽光、風雨影響,因而生產(chǎn)上在上述預氯化量的基礎上可略增加預氯化量。
3.粉末活性炭接觸時間長短對混凝效果、耗氯基本沒有影響。
[1]余國忠,王占生.飲用水處理中藻毒素污染及其工藝控制特性研究[J].給水排水,2002,28(3):25-28.
[2]岳舜琳.組合水處理工藝除藻效率探討[J].凈水技術,2006,25(2):1-5.
[3]李新貌,陳曉東.微污染長江原水的高錳酸鉀與粉末活性炭聯(lián)用處理工藝[J].凈水技術,2011,30(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