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縣
【防汛抗旱】 3月,組織工程管理人員180人對全縣度汛工程進行徒步拉網(wǎng)式安全大檢查,查出骨干河道堤身單薄段20處,隱患險工段19處,阻水橋涵30座,攔灘渠4 條,阻水樹木12處、22850株,病涵閘20座。對各類防汛物資品種、規(guī)格、數(shù)量等情況進行登記造冊,并進行核實,儲備木材600立方米,編織袋12.8萬條,救生氣艇14艘,救生衣150件,照明燈具1200把,電池500盒,雨衣2000件,膠鞋2000雙,鐵锨1500把等物資。按照現(xiàn)代化、信息化要求全面提升防汛指揮調(diào)度自動化標準,裝配防汛抗旱指揮應急視頻室,購置安裝了雨量、水位在線測報設備,并選送防汛骨干人員參加國家防總組織的培訓班,學習先進的防汛預案和報汛技術(shù)。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做好雨情、工情、水情、災情的統(tǒng)計上報和上級精神的上傳下達工作,確保全縣安全度汛。
1—8月,全縣降雨量363.6毫米,為歷年同期均值634.9毫米的57%,屬顯著偏少,針對旱情,全縣共投入抗旱人數(shù)4.6萬人次,抗旱資金2250萬元,抗旱機具設備1.4萬臺(套),機電井1.1萬眼,累計抗旱澆地6萬公頃次,旱情得到有效緩解。
【農(nóng)田水利】 全年新打配機電井2734眼,新建橋梁978座,疏浚清淤溝渠850條、長996.58千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積6106.67公頃,恢復改善灌溉面積6200公頃,新增旱澇保收田2000公頃,改造中低產(chǎn)田1.17萬公頃,恢復改善除澇面積7930公頃,新增節(jié)水灌溉面積3000公頃,完成土石方550萬立方米,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6.57萬立方米。通過努力,時隔16年之后再次奪得“紅旗渠精神杯”。
【項目建設】 2013年度農(nóng)村飲水安全工程,涉及5個鄉(xiāng)(鎮(zhèn))44個行政村的143個自然村,共解決農(nóng)村6.0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完成50座危橋改建工程,新建橋梁50座,投入資金600萬元。年度小農(nóng)水重點縣建設項目地點在朱口鎮(zhèn)的王集、大宗、喬莊、大秦等20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建設總面積2040公頃,受益人口2.65萬人,完成清淤斗、農(nóng)溝57.51千米,重建、新建橋梁247座,新打機井456眼,機井配套540眼,低壓管道埋設129.6千米,變壓器房27間,埋設電纜253.36千米,機耕路4.8千米,完成總投資2917.12萬元。鐵底河治理項目,治理范圍為鐵底河洼陳至入渦河口,總長度13.5千米,需疏浚河道長13.5千米,加固兩岸堤防4.6千米,重建排澇涵閘5座,重建生產(chǎn)橋4座,項目總投資3127.84萬元,其中工程總投資2401萬元,已完成土方開挖50萬立方米,混凝土80立方米,工程按計劃有序進行。
【水政水資源管理】 圍繞創(chuàng)造良好的水資源環(huán)境,為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提供保障為目標,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期間,突出水法宣傳,強化水資源統(tǒng)一管理與實施,采取懸掛宣傳條幅、標語,發(fā)放宣傳單和錄制音像資料等方式在全縣范圍內(nèi)進行廣泛宣傳。全年組織打擊非法采砂專項行動16次,與開封市、商丘市跨區(qū)聯(lián)合執(zhí)法2次,重點對渦河馬廠、芝麻洼、李貫河包莊等采砂嚴重的地段進行嚴厲打擊,河道采砂現(xiàn)象在全縣境內(nèi)得到有效遏制。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