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炬學
1
在我們這個小城,不知何時,一個專門的收賬員隊伍形成了。人數可以說眾多。有近百人。大多是女性,男性也有,那還是剛開始的時候。
這些收賬員每天和上班族一樣,八點出門,肩挎大包,匆匆行走在小城的各個地方。他們神情看似放松其實充滿了隱忍的期待。他們期待欠債的主兒今天是個好心情,期待不要又吃閉門羹,期待第五次去這個地方的時候可以拿到那做夢都在哆嗦的支票。
當然,他們就像夏天的蒼蠅,通常被人趕出門來,灰溜溜地回家嘆息。
小芳是最成功的收賬員。據說,她一個人代理了十家酒樓、八家賓館、三家洗腳城、五家歌廳、一家棺材鋪、一家墓碑廠、一家盲人預測中心,還有南海水產批發(fā)市場等具名和不具名的、無數家的欠賬受理工作。
小芳是個什么樣的人呢?如果你從火車站出來或從高速路口下來,你就會看到一個偌大廣告牌。那上面有一句話:除了時間,我能幫你收回一切。那上面有一個人,準確地說是一個女人,她溫馨地微笑著,并向你招搖著她的玉手。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這個女人就是小芳。那句話就是小芳對你的承諾。
所有這些她代理的對象,都是他們挖空了心思、費盡了周折才得到她的合同的。她的資費當然就是個秘密了。有人嫉妒(當然是同行——千百年來如此)說,小芳最高的資費有33%。最低他們不知道。
你別以為小芳是個什么經理董事長,開著個什么堂皇的公司。她就是她自己。她一個人比一個20人的團隊更有效率。她像西方人所謂的“安琪兒”,每天行走在這個小城里,一臉微笑。所以,黔江城眾口一詞:找到了小芳就找到了活下去的路。
每天早上九點(而不是一般收賬員的八點),她的門前排著送單子來的人。他們把需要請她代理收賬的單子打理好,并附上詳細的情況說明。她倚靠在門上,一一收下,好像宿醉未醒似的,眼睛也不抬一下,一句話也不說就打發(fā)他們走了。這些送單子來的人,有的就是老板,有的是老板的伙計,總之,他們看著眼前這個財神,有些心疼,但也無可奈何,默默地回去等好消息。
2
收賬員小芳可不是一打頭就這樣。
開始做收賬員的時候,她剛剛有過一次婚姻失敗的經歷。據說,她丈夫一夜輸掉了萬貫家產,且秘密寫下約據把她抵償給了債主。當然,這個傳聞是荒唐的,輸掉家產是可能的,但把自己的老婆抵償出去,現而今一定是某個人對古代風俗的想象??墒?,那個在河堤上擺攤的王老五就信誓旦旦地說:真如此,真如此。按照我們黔江人“無風不起浪”的觀點,這里面有些隱情也未可知。
就算小芳是被抵償出去了吧,那她是如何脫身的呢?
“這個問題可以寫一部小說?!蓖趵衔暹@個四十歲的自由職業(yè)者——這個其貌不揚的小攤販,一邊給站在一旁的人賣米豆腐,一邊煞有介事地說。
也就是說,小芳她在干收賬員之前,并不太平。
她像大多數收賬員一樣,開始干這行的時候,受冷眼、受羞辱和跑空是主要的勞動成果。一筆賬單,可能要一個月才能幫委托人收到。背地里落淚就是常事了。好多人沒干完一年就心灰意冷地退出了這個行當??墒牵》己蛣e人不同,她身材嬌弱但意志力特強。有天晚上,她關閉門窗,也關閉燈光,枯坐在一杯烈酒邊,回想自己這天一無所獲的經歷。她在暗淡的光線里,突然放聲大笑起來。第二天,她就風風光光地為委托人收到了一筆大單子。
坊間無法知道她是如何涅的,小城里的人發(fā)現小芳從此出奇地活躍和風光起來。
3
要說她的聲名鵲起,是在一次巨額的收賬活動后。
黔江有個驕橫的人,經營著一個三十萬噸級的木板廠。這人進過三次牢房,一次因強奸幼女,一次因行賄,一次因斗毆失手致人死亡。這個有著爭議的人物,現在竟成了黔江的納稅大戶之一??墒牵瑸榱孙@示自己的力量和能耐,使酒罵座乃至于惡意拖欠某個酒樓或歌城的消費款,幾乎人所共知??墒?,只要他腆著大肚反剪雙手在一幫嘍的護衛(wèi)下進了某家的門,那你也就只得點頭哈腰地侍候好他,期盼其善心發(fā)現后,在某個不可確定的日子里可以收到那筆龐大的消費款的某個零頭。
一個叫杏花村的酒樓,店面不大不小,檔次不高不低,但有一樣特色菜是重慶聞名的——糯米香酥鴨。木板廠的老板每周必去一次。這個驕橫的人一年下來,在此消費了76次,共計19萬多。杏花村酒樓的老板心想能收到三五萬就好了??墒牵扇サ氖召~員回來說,那人破口大罵,說讓他再吃十年再結賬也不遲。
命運讓小芳和這個驕橫的人交鋒了。
當時,小芳已經小有名氣,可是,她并不是這家酒樓的代理。酒樓老板試探性地找到小芳,這個有些脂粉氣的小個子男人輕言細語地說了個中緣由,未等小芳表態(tài)便轉身走開了。小芳看這個男人走路的時候不僅腳步輕浮,而且還把細密的偏頭甩了甩,一股香風差點沒讓小芳暈倒。她本打算不理睬,不知是什么原因,她居然改變了主意。
第二天中午,小芳來到了杏花村酒樓。老板正斜靠在大堂的沙發(fā)上,無所事事地拿著遙控板不斷切換電視節(jié)目。她叉著楊柳腰,站在昨天那個男人面前,擋住了他的目光。這個男人正在納悶,她微笑而肯定地說:
“把19萬的發(fā)票給我?!?/p>
這個男人惶然地站起來,認出眼前的這個人是誰了。他有些不相信似的,認真地打量著眼前這個弱女子。鬼使神差的,他還是拿出了19萬的發(fā)票和76次消費清單。他在她離開后的三分鐘里,都還傻傻地站著,搖著他的偏頭,仿佛是掉進了某個夢境。
不出兩個小時,杏花村酒樓的老板接過了小芳手中的一張19萬元的支票。他整個下午坐立不安,不知道是該慶賀呢,還是該一頭撞向墻壁去。
4
一度,小城里的人都在猜測小芳收到那筆大單子的手段。在各種各樣的傳言中,歸納起來就兩類。一類是色情說,一類是關系說。色情說的版本也是很多的,對此小芳也有所耳聞。
只有王老五持另一種說法。
人們圍在王老五的攤子前,一邊吃著米豆腐,一邊聽王老五說故事。
王老五像是個親見親歷的人——
你們不知道啊?她到周總(那個驕橫的木板廠老板)的辦公室去的時候,周總辦公室外間的小秘書站起來阻攔,說周總在午睡,不能進。小芳掄起手來就給了她兩個耳光子,小秘書蒙了,不知來者為何路神仙,既羞憤又迷茫。小芳推門進去,反手將門下了鎖。此時,周總正靠在老板椅上,敞著肥嘟嘟的大肚皮,打著鼾,鼻孔一伸一縮,像兩個黑色的小耗子在鼠洞里進進出出。她站在大班桌前,猛地拍了一掌。周總這個長長的鼾聲才扯到一半,就被她的掌聲打斷了。周總連連搖頭,雙手抱著肚皮驚慌地從椅子上彈了起來。還沒等他看明白發(fā)生了什么,由于他太肥了,加之驚惶、無力,這個彈起來的皮球重重地落回椅子里。他以為遇見了妖精,張著大嘴,想說說不出,想喊喊不出。
就在此時,小芳將那一大摞票據打在他面前。在這些票據中,夾著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上,好像是周總的小女兒。小芳只對周總說了一句話,不出5分鐘,她就收下支票,離開了。
小秘書坐在辦公桌后,還在發(fā)愣。小芳走出門口,停了停,轉過身來說:
“對不起,下手重了?!?/p>
當然,對于王老五的這個說法,我們持姑妄言之姑妄聽之的態(tài)度。一陣哈哈,算是坊間的一種趣聞。
5
許多主兒一聽說是她來收賬,主動打電話過去,給她約定時間,或承諾讓自己的財務人員把支票直接送她家里去。她拒絕了,堅持親自上門收取。
“她是個很低調很隨和的人。”
王老五常常給吃米豆腐的顧客說。
人們很少在公共場合看到小芳。她到某個地方去,到某個欠債的主兒那里去,往往是剛一說,人就到。沒人知道她是如何快速而隱秘地到達的,好像她是個精靈,在空氣里,瞬間凝聚,然后又瞬間霧化。
據王老五說,小芳曾經接手過一個特別的業(yè)務——給一個婦人收回失去的男人。
那個婦人是個富婆,經營著我們小城最大的超市——樂萬家,資產上億。一般的說法是,她拴住了很多錢,可是卻沒有拴住男人的心。男人居然和一個超市的領班私奔了。婦人氣不過,一定要把男人弄回身邊來。
小芳對這個淚眼婆娑的婦人既同情又氣惱。她敵不過她的哀求,答應試一試。
大約一個月后,男人果然回到了婦人的身邊。男人名義上又當起了樂萬家超市的董事長。而婦人一改過去的潑辣女強人狀,既漂亮又活潑溫柔起來。社會上和超市的員工們普遍的說法是:婦人在小芳的指導下,去重慶某個秘密的地方整了容,而且打了許多雌性激素。
那么,小芳是如何找到那個男人的?
“這可以寫一部小說。”王老五給他的顧客說。
那她怎么不把自己的男人收回來呢?
“不想收的賬還要收嗎?”王老五有些鄙夷了。
來,收錢。顧客紛紛掏腰包。
6
盛傳小芳的廣告已經打到重慶的朝天門碼頭去了,話還是那句話:除了時間,我能幫你收回一切,可廣告牌上的圖案不再是小芳她自己了。取而代之的,是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端莊的儀態(tài)、神秘的微笑、深遠而安寧的眼神,與“除了時間,我能幫你收回一切”這句話的意蘊非常吻合——莫大的安慰和希望。人們發(fā)現過去對蒙娜麗莎種種神秘的解釋,膚淺而蒼白。這句話無疑是對蒙娜麗莎最好的注腳。以至于人們誤認為這是一幅公益宣傳廣告——藝術的啟蒙語。
這是不是意味著小芳在重慶也開展收賬業(yè)務了?
河堤上王老五的米豆腐攤子消失好多天了。等他的顧客們重新在河堤上圍著他吃米豆腐消磨時光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星期后了。
人們圍著王老五問:你生病了?
王老五沉默著,搖搖頭。
王老五還叫王老五,可已經不是原來那個王老五了。
老顧客們很納悶。一向愛說愛動的人,怎么就突然哀怨古怪起來了?
又過了幾天,顧客們才知道王老五是專門去了一趟重慶。
王老五恢復了以前的樣子。他一點點給顧客們說了在重慶的見聞。
歸納起來,王老五說他在重慶沒有看到廣告牌,但他看到了人。
什么人?
“呸!還有哪個?我坐在解放碑前最高的臺階上,守了三天兩夜,終于,我看到了她,和一個男人手牽手,嘻嘻哈哈的。媽的,我看她是在重慶給人做了??!”
王老五憤憤地說。他低下頭,用腳尖故意踩死了一只慢吞吞的螞蟻。
顧客們詫異非常。一個個張著口,將要送進口里的米豆腐停在嘴巴前,如同一出啞劇的造型。
過了好一陣,顧客們才合下嘴來。大家驚訝之余,對王老五這樣無厘頭的舉動有些莫名的氣惱。紛紛說:
呸!關你鳥事。
7
事實上是,小芳確實離開黔江達五年之久。她是去了重慶還是去了北京無有定論。有人說在北京看到過,那人說他看到天安門廣場靠近人民大會堂一側,小芳正在為一個盲人講解著,盲人很激動,仿佛他已經看到了天安門廣場上的一切。
五年后,小芳回到黔江。
回到黔江后的小芳成了大家爭搶的寶貝。老主顧不消說了,新的主顧一個接著一個來,開價一個比一個高??墒?,小芳似乎變了一個人,她微笑著,婉拒了所有的請求。
人們無法知道這五年小芳干了什么,更無法知道什么原因讓小芳放棄了已經品牌化了的代理收賬工作。在小城這楊柳依依、人來人往的河堤上,一天早上人們猛然發(fā)現:小芳代替王老五賣起了米豆腐。
人們奔走相告,說不出是個什么滋味。
風景般的王老五不知隱匿在哪個地方逍遙著呢,吃米豆腐的人們背脊發(fā)涼,似乎感覺他就在攤子的一側,高深莫測地觀察著。人們嘴里吃著米豆腐——拇指食指挑著牙簽一口一口吞著,心里打著鼓,也一跳一跳地嘀咕著:
奇怪啊,奇怪啊,難道王老五是個放了大債的人?難道他才是個收賬的高手?
難道小芳她……
人們探尋地看著小芳,小芳若無其事,甜甜地微笑著,仿佛這攤子她已經擺了若干年,仿佛她與這河濱與這些貪嘴的食客相知甚久。
來吃米豆腐的人很多,小城的人都沖著她而來。除了王老五的老主顧——上學的好口的學生、整日無事以吃米豆腐消磨時光的老人之外,新添了那些過去請她收賬的老板——專門來捧場;也有她打過交道的欠債的主兒——欣賞她的能力;好事者則更多,男的女的——就為了瞧一個神秘。
人們七嘴八舌的,不免要顯示自己的高見,紛紛建議她開一個門市。財大氣粗的老板比如那個驕橫的周總也來了,他腆著大肚子,一點也沒有小瞧了她的意思,一手端著米豆腐,一手挑著牙簽說,妹子,你要真愿意做這個買賣,我愿意給你租個門面開個有檔次的店子。
小芳婉拒。
有人連忙吞下正在喉嚨里的米豆腐,急急地代替小芳說:
小芳是個差錢的人嗎?要你施舍呀?
如今在火車站和高速路的出口,打過“除了時間我能幫你收回一切”廣告的偌大牌子上,換成了這樣一幅廣告:
黔江——記憶之城
責任編輯 安殿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