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孔令君+++李茂君
堂堂機關工作人員,竟搞不定小小一本臺歷?在上海某機關工作的老夏,這回糗大了。
好兄弟來電,年底了,討本臺歷,老夏答,小事一樁。豈料,一圈電話打出去,居然個個都說“今年不印了”。老夏傻眼了,往年,這可是多得要扔掉的東西呀!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八項規(guī)定”,轉(zhuǎn)眼,這股清風已勁吹一年,它所吹出的“尷尬”,又何止一本臺歷?
各行各業(yè)、舉止心態(tài),已被深層次、歷史性地改變了。
飯店忙換新菜譜
上海某飯店董事長王先生,難忘2013年年初一幕。
那天,有顧客邊翻菜譜邊發(fā)飆:“都這時候了,怎么還盡是鮑魚海參?”服務員忙不迭解釋:“我們已在趕印新菜譜了,但印刷廠過幾天才能交貨?!?/p>
王先生承認,那本舊菜譜確實“很過分”,翻過三分之二,難見低于百元的菜品。 他算是“看得懂山水”,“八項規(guī)定”出臺后,他在滬四家門店幾百本菜譜,即刻以最快速度“變臉”,總計200個菜品,中高檔菜被砍去七成。現(xiàn)在在他的新菜譜中,頭三頁是介紹該飯店的十大名菜,此后,菜品以價格排序,由低到高,最便宜的十幾元的點心放在最前頭,原本被“置頂”也最招搖的燕翅鮑魚,在最后幾頁的湯羹類中。
但曾經(jīng)的奢華,終是留下不少后遺癥。王先生的徐匯店,曾為迎合顧客對所謂“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要求,于2011年投入千萬元,將六樓包房裝修一新。其中兩個可坐20人的貴賓房,在投用之初,也確實?,F(xiàn)一晚消費幾萬元的闊綽之舉。不過如今,包房消費額飛流直下,數(shù)千元封頂。
王先生自省,近年來,受社會浮夸風蠱惑,餐飲業(yè)從中造勢、跟風,也曾是得益者。
“許多奢靡,我自己都看不下去,菜一丁點,盤子卻鑲金嵌銀,花草點綴;請客吃飯,似乎非要開瓶拉菲才顯檔次……”更多瘋狂體現(xiàn)在投資上,從500萬元一家店,演變?yōu)橥瑯用娣e與地段,上千萬元是“小菜一碟”,上億元才讓人服貼。王先生透露,一位同行前些年在上海大舉投資了十家高級會所,“腸子都悔青了”。
這一年來,不舍晝夜,王先生親自抓食材特色與品質(zhì)、抓服務標準化、抓食品安全。與此同時,開源節(jié)流,一方面力拓婚宴、百日宴、壽宴、喬遷新居宴等,月月策劃“大食惠”活動,以“性價比”親民。 這一系列努力之后,在其徐匯、黃浦門店,生意好歹還依然興旺。而在王先生的案頭,剛有員工送來一份關于廣州高檔餐飲倒閉潮的財經(jīng)報告。
“黃?!睖蕚渫诵?/p>
冬日的陽光有些無力,風卻冷颼颼的。在上海市中心城區(qū)某超市門口,從事購物卡回收十余年的“黃?!毖ε?,懷中抱只狗,寂寥坐著。在不遠處地上,豎著塊牌子,寫著回收各種高檔香煙,更羅列著聯(lián)華卡、便利通、暢購卡等20余種購物卡的名稱。
2013年以來,薛女士常在太陽底下一坐一整天。往前十幾米拐彎處,超市另一邊,還有一“黃?!备龘尭?,“那人,跟前擺著張桌子,桌下臺板翻過來,里頭便是個點鈔機?!彼S刺那人,“今年生意這么慘,點鈔機怕是要生銹了?!?/p>
2000年,薛女士聽說一些人手上持有單位發(fā)的或別人送的超市券,一時半會兒用不掉,便瞎買東西。于是,她轉(zhuǎn)而當“黃?!?,靠悟性,從小打小鬧到漸成規(guī)模。在她的老客戶中,不乏一出手就是幾萬元卡的“大戶”,她恪守規(guī)矩,從不打探對方身份、單位。最巔峰時,她荷包里常備幾萬元現(xiàn)鈔,一日之內(nèi)幾進幾出,年賺20萬元以上。
但從2012年12月底開始,這坐收漁利的生意頓時蕭條。抱著一線希冀,薛女士喝著西北風,直把攤位擺到小年夜,“那天鵝毛大雪啊,我愣是沒敢撤攤,可那幾個老客戶,人間蒸發(fā)似的”。
“八項規(guī)定”,讓這位資深女“黃?!钡纳庵辽倏s水三分之二。 她現(xiàn)在也只有保持這樣的心態(tài):“我就這么候著,賺多少算多少,賺不到了,退休得了?!?/p>
辦公室主任輕松了
“八項規(guī)定”剛開始,領導就跟辦公室主任小陳嘀咕過好幾次:“憋死了!”
小陳知道,領導是愛喝酒的人,吃飯無酒不歡??扇缃瘢緵]人請領導吃飯了,只得下班回家跟老婆對酌半斤,過過酒癮。小陳接不上話,只能顧左右而言他,或是皺著眉頭附和著抱怨幾下。
可實際上,小陳心里開心得很。他所在的辦公室工作,以前最頻繁時,為各“兄弟單位”及外省市來考察交流的客人,一周要準備三次宴請,現(xiàn)如今,三周最多不過一次接待。
對小陳而言,“八項規(guī)定”直接減輕了他的工作量。
剛開始他跟領導都不太習慣——私底下有人說吃得不爽,工作餐要么是自助餐,要么就是簡餐,作為招待方,面子上有些掛不住。而且一旦不喝酒,餐桌上就有些冷場,沒有氛圍,吃飯時間大大縮短。后來,大家都習慣了。
小陳說,如今下屬單位來辦事,都很自覺,打個招呼辦完事就回去,怎么挽留都不肯一塊吃飯。小陳去其他單位辦事,也都自覺地要在晚飯前趕回來。
不吃請了,工作受影響嗎?小陳覺得,只要人們都習慣了這樣的程序,按制度按規(guī)章辦事,業(yè)務工作不受影響。
簡樸會風“逆襲”
這一年,常在長三角一帶考察投資環(huán)境的商務客胡先生,見證了會風的變化。
2013年4月,胡先生在上海某區(qū)參加會議,居然因找不到會場而遲到。只因過去會場都是大條幅、紅地毯、花籃簇擁,“閉著眼睛都知會場在哪兒”,而現(xiàn)在完全沒有這些了。
5月初,胡先生在浙江某縣,當?shù)卣偌瘞装倜h政干部召開接軌上海推進會。這次會議被安排在一個略顯破舊的體育館內(nèi)。許是年代已久,空調(diào)動力不足,館內(nèi)人頭濟濟,官員們大汗淋漓。想喝水,但椅上竟未擺放礦泉水,現(xiàn)場工作人員示意,體育館內(nèi)八個出入口,均放置有鐵水桶,桶旁是一大疊中號一次性杯子。一時,官員們哭笑不得,更有人“以苦為樂”,索性與那“古董級”的鐵水桶合影留念。
10月,胡先生去江蘇某區(qū)參加經(jīng)貿(mào)節(jié)。該區(qū)原先極講排場,往年的招商活動,車隊浩蕩,前有警車開道,后有彩車助陣。但這一年耗資巨大的禮花晚會、文藝演出統(tǒng)統(tǒng)取消。中午,上的菜都是各類小點。最后,是每人一碗紅湯面。這頓樸素的桌餐,客人風卷殘云,半小時搞定。
這一年,胡先生感觸良多。他說,他親眼見到有位與會代表提出“要單間”,但會務方一句“有‘八項規(guī)定”,就把這無理要求理直氣壯擋了回去。當然,對于各地存在的一些變通之法,他認為是“地方上原先那套接待思路仍存在慣性,無法戛然而止。所以,更加希望那些折衷之術,只是過渡期的產(chǎn)物”。
(劉誼人薦自《解放日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