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克里米亞特派記者 張曉東 ●本報駐烏克蘭、俄羅斯記者 穆積山 謝亞宏圖片說明:8日,塞瓦斯托波爾市民眾在市中心廣場集會。標語上的俄文意思是:從1783年塞港就是俄羅斯的城市,奮起保衛(wèi)塞港。 張曉東 攝 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以來,面積不足2.6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50萬的克里米亞半島成為國際關(guān)注的焦點,被稱為“黑海門戶”的這塊“彈丸之地”被認為很可能成為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火藥桶”。歷史上,克里米亞是一塊從未遠離血與火的地方,希臘人、羅馬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沙俄、納粹德國等先后占領(lǐng)過克里米亞,二戰(zhàn)期間反法西斯盟國三巨頭在克里米亞半島南岸雅爾塔舉行的會議,甚至決定了此后半個多世紀的全球格局。在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的傳言紛紛之時,《環(huán)球時報》記者日前幾經(jīng)輾轉(zhuǎn)來到這個半島,探尋這片引起如此多大國爭奪之地到底會走向何方??死锩讈喗诸^飄著俄羅斯旗 在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前,克里米亞在許多俄羅斯人眼中只是一個夏季避暑的旅游勝地。7日,《環(huán)球時報》記者乘坐飛機從莫斯科抵達克里米亞首府辛菲羅波爾。記者所乘坐航班上座率大約有80%,乘客里只有記者一名亞洲人。在莫斯科機場登機時一切正常,但抵達辛菲羅波爾機場出關(guān)時,可能是因為記者的面孔、身份及敏感時期,招致邊檢人員對記者特別關(guān)注。年輕邊檢人員打電話叫來了一名肩扛兩杠三星上校肩章的領(lǐng)導(dǎo)。于是記者被引到小屋里,開始全面盤問,來干嘛?住哪?待多久?何時離開?經(jīng)過一連串的盤問,上校終于將記者放行。從小屋出來,看看時間,已經(jīng)過了一小時。這次機場事件讓記者一下子緊張起來。 當前克里米亞局勢被外界炒作得非常厲害,這里似乎是隨時都可能爆炸的火藥桶一樣。走出機場,記者就打了一輛車趕往距離辛菲羅波爾80多公里的最終目的地、俄黑海艦隊所在地塞瓦斯托波爾港。經(jīng)過辛菲羅波爾市中心時,記者看見一些政府要害部門門口都有荷槍實彈的軍警把守,有的地方甚至設(shè)置了路障,這樣的場景使記者心繃得緊緊的。但等到車子駛上通往塞港的公路時,看到兩側(cè)田地整飭有序,麥田已經(jīng)返青,加上路邊正綻放的杏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讓人心情放松下來。 “你是記者吧?”當?shù)爻鲎廛囁緳C伊戈爾主動發(fā)問。就像北京的哥是免費信息發(fā)布員和侃爺一樣,當?shù)氐某鲎馑緳C也不差分毫。當告知他是中國記者時,伊戈爾用漢語說“你好”。伊戈爾說他知道中國與俄羅斯是友好國家,中國與烏克蘭也友好,甚至知道亞努科維奇去年年底訪中國的事情。但是談起現(xiàn)在烏克蘭政局,一下子就情緒不那么高了。他說,“最近我拉過許多類似你這樣的外國記者去塞港。我知道你們媒體是干什么的,哪兒有熱點就往哪兒盯,但是報道也要有底線,也要有道德操守?!碑?shù)弥救耸俏淖钟浾?,他說文字記者還好,最討厭的是那些扛著機器的電視臺記者,為了找圖像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張冠李戴,沒事也想造出事來。“但是你看我們這里像熱點嗎?” 在塞港,雖然這里駐扎著俄黑海艦隊,但市區(qū)內(nèi)卻不像辛菲羅波爾那樣戒備森嚴。記者發(fā)現(xiàn),這座城市跟記者到過的其他俄羅斯城市似乎沒有太大不同,從各個角度都能顯出它帶著俄羅斯的文化基因。這幾天恰逢三八節(jié),又是周末,塞港街上來往的男女,無論老少,大多捧著鮮花,同三八節(jié)莫斯科街頭的景色毫無二致。塞港街道狹窄、樓房略顯陳舊,但高低錯落有致,整潔干凈。除了汽車車牌是烏克蘭的,其他商店櫥窗、廣告招牌基本清一色都是俄語標識。各種建筑物上飄揚著紅白藍三色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旗幟和由同樣三種顏色組成的俄羅斯國旗。周圍人群也全是說俄語。這樣與俄羅斯相通的語言和文化傳統(tǒng)似乎很難改變。 記者訂的家庭旅館的房東維亞切斯拉夫是一個高大健壯的烏克蘭族男子,但他也一直說俄語。他熱情地對記者說,“你來到這里就放心吧,不用擔心安全問題。那些暴亂場景只是發(fā)生在基輔地區(qū)??死锩讈啿粫蔀榱硪粋€基輔,這里很安全,塞港則是克里米亞最安全的地方?!崩习傩盏倪x擇很“實際” 實際上,蘇聯(lián)解體后,克里米亞就一直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爭奪的焦點,也是俄烏關(guān)系的晴雨表。俄羅斯曾于1992年宣布赫魯曉夫的決定無效。來自俄羅斯自由民主黨的國家杜馬議員庫里揚諾維奇表示:“當年赫魯曉夫是在酩酊大醉的情況下將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的,因此,相關(guān)協(xié)議無效?!蓖辏死锩讈喼莞麨榭死锩讈喒埠蛧?,并先后通過克里米亞國家獨立法和克里米亞共和國憲法。此后,由于烏克蘭政府的反對,該憲法被取締。1994年7月,隨著奉行對俄友好政策的庫奇馬當選烏克蘭總統(tǒng),有關(guān)克里米亞半島歸屬的爭執(zhí)漸漸趨于沉寂。1997年,俄烏簽署友好合作伙伴關(guān)系條約,確立雙邊友好關(guān)系,原則上為解決克里米亞歸屬等問題奠定了基礎(chǔ)。到2008年,烏克蘭時任總統(tǒng)尤先科要求加入北約,俄羅斯廢除友好條約,要求收復(fù)克里米亞。俄烏之間因此險些爆發(fā)戰(zhàn)爭。隨后,親俄的亞努科維奇上臺后,兩國關(guān)系再度緩和,克里米亞除了要求高度自治外,不再提獨立問題。 進入3月后,隨著克里米亞議會宣布的16日全民公投日的日益臨近,這個話題成為當?shù)刈h論的中心。打開電視,可以看到這也成為一個戰(zhàn)場,來自基輔的有線電視節(jié)目左上角或者右上角都有一個烏克蘭國旗標志,下方或用烏語或用俄語標注“一個國家”,以示維護領(lǐng)土完整;而克里米亞以及塞港當?shù)仉娨暸_則沒有上述標志。循環(huán)播放的時事節(jié)目,都是當?shù)仉娨暸_在街頭隨機調(diào)查百姓如何看待公決的話題。比如您參加公決嗎?您的選項是什么?為什么?回答基本上都是一邊倒向俄羅斯。理由基本上千篇一律,“跟著俄羅斯有前途,生活會好起來?!? 出租車司機伊戈爾是烏克蘭族,他說其妻是俄羅斯族,故而從遠東、西伯利亞一直到俄羅斯歐洲部分,他們在俄羅斯各地有許多親戚。他說,“在克里米亞類似這樣的家庭組合很普遍,我們不分什么俄羅斯族、烏克蘭族,都是斯拉夫民族。我們一直都非常和諧、和睦地相處”。他說,基輔那里的事件很不正常,反對派通過暴力事件上臺,搞掉了合法的民選總統(tǒng),對西方言聽計從,為自己的政治私利,不顧百姓的死活。這樣的政府不會持續(xù)很久的。他還抱怨說,烏克蘭獨立23年了,但對克里米亞的發(fā)展投入很少。從首府通往塞港的道路算是一個吧,也是庫奇馬總統(tǒng)執(zhí)政時撥款修成的。他說,蘇聯(lián)時期克里米亞是最富庶的地區(qū),這里各種工業(yè)體系完備,但是現(xiàn)在都衰敗了,只剩下旅游業(yè)與葡萄種植業(yè)了。 確實,近年來烏克蘭動蕩的政治,瀕臨崩潰的經(jīng)濟形勢,以及西方口惠而實不至的援助,讓克里米亞多數(shù)老百姓的選擇更加實際。家庭旅館的房東維亞切斯拉夫則稱,公投是什么結(jié)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人們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他說,目前的這種僵局對我們生活影響很大,尤其是經(jīng)營旅店。每年來這里旅游的俄羅斯人很多,烏政府對這里旅游基礎(chǔ)設(shè)施的投入不多,近年來旅游客源被性價比更高的黑海南岸的土耳其搶走了。他擔憂地說,發(fā)生戰(zhàn)爭對誰都不好,得利的是一小撮政客,遭殃的還是老百姓?;o人對克里米亞前途悲觀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人們對克里米亞的觀點卻完全不同。近幾天來,由于俄羅斯方面加強了對克里米亞的軍事壓力,基輔獨立廣場也掀起了新一輪集會活動。臨時掌權(quán)的當?shù)卣h代表們再次走上臺前,譴責俄羅斯和俄總統(tǒng)普京。不少烏克蘭人還搬出了家里的牛皮鼓,在街道中心奮力擊打,也引來不少人圍觀。在與基輔市民的交談中,大部分人都去過克里米亞,有的人每年都去那里度假,他們對那里的印象不錯,并沒有感覺到民族摩擦,只是“俄語標識更多”。一位基輔市民說,從歷史上說,俄羅斯確實擁有這塊土地近兩百年,但是這也是當年沙俄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搶過來的,照這樣說土耳其比俄羅斯更有理由擁有這塊土地;而且1954年蘇聯(lián)的文件合法地將克里米亞劃給了烏克蘭,俄羅斯現(xiàn)在有什么理由去否認這個文件? 今年70歲的基輔人阿列克西說,克里米亞始終是俄羅斯與烏克蘭關(guān)系的心腹大患。一直以來,對于烏克蘭來說,克里米亞都是一個讓人內(nèi)心感到矛盾的地區(qū)。他說,“忘記1954年,將克里米亞還給俄羅斯基本上不可能”。首先是大家都看到在克里米亞周邊黑海水域蘊藏的豐厚油氣資源,其次,對于才剛上臺的過渡政府來說,如果在主權(quán)問題上態(tài)度軟化,那將是致命打擊。阿列克西說,如今守住克里米亞,也是未來烏克蘭積極融入歐洲的政治姿態(tài),是烏克蘭能夠同歐盟談判的重要籌碼。 不過對于克里米亞的前途,不少基輔人卻很悲觀。從小在克里米亞長大的基輔市民馬克謝姆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即便這次俄羅斯奪不走克里米亞的主權(quán),當?shù)氐姆蛛x勢力也會成為長期的掌權(quán)者。馬克謝姆認為,其實俄羅斯用槍炮是奪不走克里米亞的,真正“具有殺傷性的武器”是當?shù)厝擞X得說俄語交流更方便,從黑海艦隊那里找到一些工作機會也挺不錯,俄羅斯還會慷慨地給他們發(fā)放簽證,甚至是護照。對于很多一直以來都見不到烏克蘭中央政府經(jīng)濟扶持的克里米亞人來說,俄羅斯更像是一個負責任的宗主國。 許多烏克蘭人將問題的解決寄希望于國際社會。在基輔獨立廣場采訪時,一位年輕大學(xué)生告訴記者,他們不希望與俄羅斯開戰(zhàn),從軍事實力來說烏克蘭與俄羅斯肯定是無法抗衡的,而且烏克蘭如果先動手正好給俄羅斯口實,現(xiàn)在唯一的出路是美國、北約和聯(lián)合國等國際組織介入調(diào)停,但美國和北約能給烏克蘭多大的支持,他對此抱有疑問。還有市民則抱怨,現(xiàn)在反對派剛掌權(quán)就開始為分權(quán)而吵架,卻嚴重低估了俄羅斯在此事上介入的意圖和膽識;此外反對派也干了不少錯事,如最高拉達(議會)剛解除亞努科維奇職務(wù),馬上就撤銷了其任內(nèi)通過的把俄語作為地區(qū)語言推廣的法案。這位大學(xué)生說,這傷害了許多講俄語的烏克蘭公民的感情,也是克里米亞鬧分離的重要導(dǎo)火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