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瑾
晏嬰又稱晏子,是春秋后期齊國的名相。一天,齊國大夫田無宇路過晏子家門口,見晏子站在門外,便湊上去打招呼。這時,從屋內(nèi)走出一位顫顫巍巍的老婦人,滿臉皺紋,滿頭白發(fā),穿著粗布做的衣服。那婦人走后,田無宇便問晏子她是誰,得知那是晏子妻子后,田無宇哈哈大笑,詢問晏子身為國家高官,卻為何同一個老太婆廝守在一起?晏嬰回答道:“我曾聽人說,拋棄老妻者,是為不守禮義;納娶少妻者,是為淫亂。何況是見色忘義,因富貴而失人倫,簡直可稱得上是大逆不道。難道你希望看到我有淫亂之行,不顧人倫而另娶,做那些倒行逆施、寡廉鮮恥的事情嗎?”這一席話,說得田無宇面紅耳赤,無地自容。
(《晏子春秋》)
王烈德化鄉(xiāng)里
東漢王烈字彥方,平時以德行感化鄉(xiāng)里。一天,有人偷牛被捉,偷牛人跪地請求,“請把我送官法辦,我甘受王法制裁,但求不要讓王彥方知道?!蓖趿衣牶罅⒖膛扇讼蚴е髦x罪,并送布一匹給偷牛人。大家都覺得奇怪。王烈說:“這小偷,怕我知道他的過錯,可見他有羞恥心,有此心的人,必能改過向善,我這么做,就是要激勵他改過自新?!焙髞碛欣险哌z失寶劍,有人撿到了,將寶劍奉還,問他姓名,竟然是以前那偷牛的。由于王烈平素德行教化,很多爭訟曲直的百姓,走到半途,忽然愿意放棄爭執(zhí),雙方和解,有的望見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慚愧,彼此相讓而歸。
(《后漢書·獨行列傳》)
韓延壽自省治郡
西漢韓延壽為官崇尚禮義。一次他巡行各縣,有兄弟二人,為了爭奪田產(chǎn)前來訴訟,在他面前攘臂爭吵,勢同水火。韓延壽見此,無比悲傷地反省自責(zé)說:“我有幸成為一郡的長官,卻未能使全郡百姓蒙受禮義陶冶,以致兄弟失和,骨肉爭訟,既傷風(fēng)敗俗,又使賢良的官吏蒙受恥辱。這些不幸,全是因為我無德無能造成的,我必須首先引咎解職,閉門思過,聽候朝廷處分。”韓延壽的自動離職、自我禁閉,使得全縣大小官員驚慌失措、無地自容,一個個都把自己捆綁起來,自省自責(zé)。前來互相訴訟的兩兄弟,也由于惹起這場大禍,深深痛悔。他們剃光頭發(fā),脫去上衣,一身囚犯裝束,來到縣里投案認罪,都表示愿將田地讓給對方,終身不再提出異議。后來,其所管轄的區(qū)域,謙恭禮讓之風(fēng)大行,訟獄刑罰銳減。
(《漢書·韓延壽傳》)
王華不攻人短
王華,明朝成化年間狀元,為人忠厚,頗有節(jié)操。做官期間,有人把別人做的事誣陷到他身上。有人勸王華澄清這件事,王華說:“這是我同年好友做的事,我如果申辯澄清了,這就成了攻擊朋友的隱私和過錯了?!彼允冀K未辯。后來其子王守仁到京城做官,聽到很多人對此事議論紛紛,于是準(zhǔn)備上書皇帝,奏明真實情況。王華急忙寫了一封信,制止他這樣做,信中說道:“你把這件事當(dāng)成我的恥辱,倘若你攻擊我朋友的隱私和過錯,這更是我的一大恥辱??!”王守仁聽從了父親的勸告。
(《明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