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
(沈陽市農業(yè)科學院花卉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034)
北方地區(qū)非洲鳳仙栽培生產技術
宋偉
(沈陽市農業(yè)科學院花卉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034)
通過對非洲鳳仙生理習性的研究,對非洲鳳仙種苗生產及盆花生產過程中的栽植、肥水管理、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等進行了探討,總結出一套適于北方地區(qū)非洲鳳仙保護地栽培技術,為在本地區(qū)非洲鳳仙栽培生產提供科學依據(jù)。
非洲鳳仙;栽培生產
非洲鳳仙(Impatiens walleriana)又名洋鳳仙、蘇丹鳳仙、沃勒鳳仙。為鳳仙花科鳳仙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北方地區(qū)多用作一年生栽培應用。原產于非洲東南部熱帶地區(qū)。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不耐干旱和低溫。非洲鳳仙莖葉光潔明亮,葉片亮綠色,株型緊湊,花朵常布滿整株,給人以繁花滿株的印象,色彩豐富且鮮艷明快,花期長且條件適宜即可周年開花,無論是居室廳堂裝點還是室外花壇布景、花境材料和空地綠化都是非常優(yōu)美的盆栽地栽花卉。筆者通過近10年非洲鳳仙的引種栽培試驗,根據(jù)沈陽地區(qū)氣候條件,總結出一套成熟有效的優(yōu)質栽培技術。
1.1 栽培設施選擇
非洲鳳仙性喜陽光、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溫度17~25℃時生長發(fā)育旺盛,溫度低于12℃則發(fā)育停止,5℃以下植株受凍害。在沈陽等北方地區(qū)多采用日光溫室及塑料大棚作為種苗及盆花生產設施,在南方地區(qū)則可進行露地栽培。
1.2 播種前準備
溫室或塑料棚內地面間隔1.5~1.8 m,做20~30 cm高畦,用于日常做業(yè)。畦間地面平整夯實,作為苗床。規(guī)整擺放育苗穴盤或營養(yǎng)缽,營養(yǎng)缽宜采用直徑8~10 cm、高10~12 cm。采用疏松、透水通氣的基質(如草炭、珍珠巖及蛭石)。育苗穴盤或營養(yǎng)缽及基質使用前需用廣譜性殺菌劑噴施消毒,如多菌靈、百菌清等,也可采用高錳酸鉀噴施消毒。
1.3 播種
周年均可播種,通常育苗期為10周。將草炭和珍珠巖按照5∶1進行混合裝入穴盤內,用相同規(guī)格穴盤底部輕壓基質,使基質表面略低于穴孔上緣。壓后澆透水,待水下滲后播種。每穴1~2粒種子,輕輕用手擠壓使種子與基質接觸緊密,覆蓋0.5~1.0 cm蛭石以利保濕?;|相對含水量保持在95%~100%,溫度保持白天22~24℃,夜間18~20℃,光照強度在100~1 000 lx,空氣濕度95%~100%。
1.4 苗期管理
1.4.1 子葉及真葉期。發(fā)育時間10~12 d,根系開始形成至子葉完全展開。基質相對含水量為75%~90%,溫度為白天20~24℃,夜間18~20℃,光照強度逐漸從1000升至6000lx。噴施N∶P∶K為2∶1∶2的水溶性復合肥1~2次,N濃度控制在0.005%~0.0075%。
1.4.2 生長發(fā)育期。發(fā)育時間14~20 d,地上部分出現(xiàn)2~3對真葉,地下部分根系生長健壯,部分早育品種根系穿透穴盤底部,及時挪動苗盤防止根系扎至苗床下?;|相對含水量逐步降至30%~40%,見干見濕,溫度逐步調高至白天23~26℃,夜間20~22℃,光照強度15 000~20 000 lx,可噴施N∶K為3∶1水溶性復合肥1~2次。若出現(xiàn)徒長現(xiàn)象,可采用控水控肥方法。
1.4.3 煉苗。煉苗時間2~3 d,地上部分達到4對真葉,頂芽生長健壯飽滿,地下根系在穴盤底部清晰可見。降低溫度白天18~20℃,夜間16~18℃,光照強度25 000~30 000 lx,可見葉色加深。其間噴施0.01%硝酸鈣或硝酸鉀1次。
2.1 種苗移植
挑選地上部分植株健壯,株高4~6 cm,真葉數(shù)2~4對,品種特性表現(xiàn)明顯,葉片舒展無褶皺,無病蟲害發(fā)生。地下根系健壯,起苗時可見根系包裹住穴孔內基質,且不散坨。采用排水、通氣且富含有機質的基質(如泥炭土、珍珠巖、蛭石按照7∶2∶1混合),生產基質若重復使用需噴施廣譜性殺菌劑進行消毒。裝盆前在基質中按照4∶1的比例添加復合緩釋肥或腐熟生物有機肥作為底肥并混合均勻。裝盆后澆透水,基質下滲與盆邊距離2 cm作為沿水線。移栽前將種苗穴盤控水1 d,可保持種苗根系完整。營養(yǎng)缽內基質澆透水。
2.2 移植后管理
2.2.1 恢復生長期。發(fā)育時間2~3 d,保持基質相對濕度70%~80%,地上部分不應出現(xiàn)萎蔫現(xiàn)象,溫度白天18~20℃,夜間16~18℃,光照強度保持在10000~15 000 lx,夏季光照過強時加蓋遮陽網(wǎng)3~5 d,有利緩苗。不需施肥。
2.2.2 快速生長期。發(fā)育時間15~20 d,地上部分出現(xiàn)分枝5~6個時減小擺放密度,按照49~64/m2盆擺放。基質相對濕度見干見濕,不應出現(xiàn)萎蔫及積水現(xiàn)象。溫度為白天20~25℃,夜間16~20℃,光照強度增加至30 000~50 000 lx噴施N∶P∶K為2∶1∶2的水溶性肥料2~3次,濃度為0.015%~0.025%,噴施0.015%硝酸鉀1次,噴施肥料后需澆透水。
2.2.3 花期調控方法??蓪χ仓赀M行摘心,初花期輕度摘心延緩花期7~10 d,盛花期重度摘心延緩花期15~20 d。
2.3 成品花出圃
增大擺放間距,枝葉舒展。澆水間隔期間可出現(xiàn)輕度萎蔫,溫度為白天22~28℃,夜間18~22℃,增加光照強度至60 000 lx,噴施N∶P∶K為2∶1∶2的水溶性肥料1次,濃度為0.015%~0.025%。選擇株高18~20 cm,冠幅18~22 cm,基枝數(shù)6~9,植株無病蟲害發(fā)生,葉色具有品種特性,花色花型具有品種特性的盆栽花作為成品花出圃。
3.1 猝倒病
發(fā)病初期控制基質相對濕度,降低溫度,加大通風量,杜絕發(fā)生積水現(xiàn)象。噴施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1 000倍液防治。
3.2 莖腐病
及時清理病害葉片植株,逐漸降低環(huán)境濕度,加大通風量,增加光照強度,杜絕發(fā)生積水現(xiàn)象。噴施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1 000倍液防治。
3.3 灰霉病
及時排水,防止?jié)穸冗^高。及時清除病葉及落花,并徹底清除燒毀,控制病害蔓延,加強通風。用50%可濕性托布津粉劑800~1 000倍稀釋液噴霧或澆灌,或者施用50%滅霉靈1 500倍液、65%甲霜靈1 000倍液、40%施佳樂1 200倍液,7~10 d噴霧1次,預防1次至2次。
3.4 褐斑病
高溫多雨的季節(jié)易于發(fā)病,加強通風,降低濕度,杜絕積水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病初期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1 000倍液防治。
3.5 蚜蟲
加強通風??梢赃x噴73%吡蟲啉1 500倍液、40%速撲殺乳油2 000倍液等,連噴2~3次。同時地面噴施撲殺幼蟲。懸掛黃板進行物理防治。
3.6 薊馬
選擇10%吡蟲啉1 500倍液,抗虱丁可濕性粉劑1 000倍、禾安乳油1 000倍、博打乳油1 500倍。為提高防效,農藥要交替輪換使用。懸掛籃板進行物理防治。
[1]張健.非洲鳳仙播種繁育[J].中國花卉園藝,2007(2):38-39.
[2]陳少萍.非洲鳳仙的繁殖與花期調控[J].中國花卉園藝,2007(24):40-41.
[3]中國園藝網(wǎng).非洲鳳仙的種植技術[J].世界熱帶農業(yè)信息,2001(2):18-20.
[4]顧亞東,張華麗,張西西.非洲鳳仙花粉萌發(fā)條件及花粉活力研究[J].北方園藝,2011(6):65-67.
[5]李一平,林沛林.王燕鸝.非洲鳳仙花立體無土栽培技術[J].中國花卉園藝,2008(14):26-27.
[6]周滿宏,姜翌,何雪峰等.非洲鳳仙花生產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2011(4):21-22.
[7]冉瓊芳.非洲鳳仙花在宜州市的表現(xiàn)及配套栽培技術[J].南方園藝,2011(2):31-33.
[8]王慧,李永偉.非洲鳳仙栽培技術[J].河北農業(yè)科技,2007(7):23.
[9]付瑞杰.非洲鳳仙在哈爾濱地區(qū)的露地引種栽培[J].吉林蔬菜,2003(3):30-31.
[10]韓志慧,孟廣云,趙素軍等.鳳仙組織培養(yǎng)快繁技術的研究[J]天津農學院學報,2001(3):31-33.
[11]宋君.新幾內亞鳳仙的繁殖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08(2):46.
[12]胡建萍.新幾內亞鳳仙的扦插繁殖技術[J].甘肅農業(yè)農業(yè),2005(3):90.
(責任編輯 戚佳妮)
Study on
Cultivation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Impatiens WalleranainNorthArea
SONG Wei(Shen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hengyang,Liaoning 110034)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eedling,pot plant,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and pest control were discussed by researching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mpatiens wallerana.A set of the cultivation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were summarized in North area.These woul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cultivation of Impatiens wallerana in this area.
Impatiens wallerana;Cultivation and production
S681.1
A
2095-0896(2014)09-041-02
宋偉(1983-),女,遼寧沈陽人,農藝師,主要從事花卉新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工作。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