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月
彈指一揮間,多倫多猛龍從誕生之日起已走過近20個年頭。作為NBA海外擴張的一部分,1995年,他與溫哥華灰熊成為了非美國本土外僅有的兩支球隊。時過境遷,隨著灰熊搬回美國,更名為孟菲斯灰熊后,猛龍成為了唯一的海外球隊,如今依然堅守在NBA版圖的最北端,雖然孤獨,但雄心不滅。
猛龍很年輕,自從踏進聯盟那天起,就表現出了對未來的美好愿景,志在開創(chuàng)一番新天地,不愿渾渾噩噩、隨波逐流,但這個過程曲折而漫長。球隊歷史上不乏全明星甚至是超級巨星,但成績始終不盡人意,究其原因還在于缺少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成熟的管理經驗。
“小飛鼠”斯塔德邁爾、文斯·卡特、特雷西·麥克格雷迪、克里斯·波什、小奧尼爾、意大利狀元巴格納尼等一大批球星都在這里留下過難以泯滅的印記,他們都是猛龍成長過程的見證者與親歷者。遺憾的是,他們卻沒有成為輝煌的締造者,最后都以各種各樣的原因與球隊分道揚鑣。在這期間,因為糟糕成績而焦頭爛額的管理層還陸續(xù)請來了奧拉朱旺和特科格魯助陣,希望他們的總決賽經驗能助猛龍翻身,但“大夢”廉頗老矣,土耳其人水土不服,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多倫多的冬季天寒地凍,籃球氛圍也一般,市場開拓始終要跟先天難題作斗爭,猛龍能夠堅持到現在靠的是一個不曾磨滅的“籃球夢”,或者說是“NBA夢”。
如今,夢雖遠,但身已近。
本賽季,猛龍將隊中的全明星,也是正處當打之年的魯迪·蓋伊送走,可以看作是對之前一系列球員運作敗筆的醒悟及管理辦法的開竅,“高薪低能”的蓋伊“高開低走”,與人們的期望相去甚遠,甩掉他高額的薪水有利于球隊的重建。當然,球隊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目的,那就是爭奪2014年狀元簽。
熱門狀元安德魯·威金斯是土生土長的多倫多人,很多人都把他看作是繼詹姆斯、杜蘭特之后的下一個巨星,如果真能得償所愿,那么以現在德羅贊、瓦蘭休納斯等一批青年才俊為班底的猛龍必將成為極具競爭力的球隊,另外,借2016年全明星賽落戶多倫多之勢,當地的籃球發(fā)展也許真能迎來繁花似錦的春天。
雛龍正在蛻變,在不久的將來,真的巨龍或將升天。
編輯點評
整體還不錯,至少讀起來比較通順,句子之間的銜接、詞語的運用也還算恰當。猛龍的確在重建,只是他們離升天還有很長一段距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