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茵
難舍難離黑面包
◎陳慧茵
我在俄羅斯做了兩年的服裝生意,一直覺得當?shù)厝颂^于粗獷,不好打交道,直到去了當?shù)嘏笥岩蚋岬募?,吃了有名的黑面包,才認識到俄羅斯人的另一面。
當我到耶夫根尼家的時候,他七十歲的母親正在廚房忙活著。見我來了,用沾滿面粉的雙手擁抱著我并告訴我她正在烤黑面包。
耶夫根尼指著已經(jīng)發(fā)酵好的面團說,這面粉團是兩天前就發(fā)酵好了的。黑面包雖然隨處可見,但是其實制作工藝也是挺麻煩的,特別是和面發(fā)酵這一塊,就需要兩天時間。黑面包之所以成為俄羅斯人餐桌上的主食,還是在于這具有特殊營養(yǎng)的黑面粉,是混合了黑麥在磨粉過程中被碾下來的麥皮層、胚芽、糊粉層及少量胚乳等,比精面粉面包更有營養(yǎng)價值。而這樣的面粉,因為所含成分比較雜,所以要提前發(fā)酵。
在我們聊天的時候,耶夫根尼的媽媽正開始有節(jié)奏地揉早已發(fā)得像棉花一樣的黑面團。揉了幾分鐘后,只見她在面團中挖了一個洞,加了一些黃油,然后邊揉邊加入芝麻和花生的碎末兒。老人告訴我,其實黑面包也分很多種類,其中最有名的是“鮑羅金諾黑面包”。據(jù)說,年輕的俄羅斯將軍亞歷山大·圖奇科夫,1812年在莫斯科郊區(qū)鮑羅金諾戰(zhàn)場同拿破侖軍隊作戰(zhàn)時,英勇犧牲。他的妻子悲痛不已,便進入莫斯科市郊的一個女修道院烤面包,紀念陣亡的將士。她用特殊方法制作“鮑羅金諾黑面包”:和好的面要發(fā)酵三天,多幾分鐘不行,少幾分鐘也不好,并把一些開胃健脾的草籽放進揉好的面團里烤制,因此烤出來的面包顏色黑黃,味道特別好。
“《戰(zhàn)爭與和平》的主人公就是以這位將軍為原型的?!币蚋嵩谝慌匝a充道。在侃侃而談中,面團揉了一個小時。這時候耶夫根尼已洗凈雙手,只見他把面粉團用刀切成一條條的,然后再把它們滾圓,靜置15分鐘左右,這時候的面團已經(jīng)發(fā)酵到原來的兩倍大了。打開俄式烤箱,讓它先預熱一會兒。趁這時間,在切好的面團上撒一些面粉再劃幾道,最后送進烤箱。
烤面包也是個技術活,要邊烤邊觀察,如果看到面包上色了,就趕緊把溫度調(diào)低一點,否則烤出來的面包就只是硬邦邦的了。隨著烤箱“滴”的一聲,一根根黝黑發(fā)亮的黑面包就出爐了,烤好的黑面包如同粗壯的樹棍冒著熱氣。耶夫根尼把烤好的黑面包往我鼻子下一湊,一股黑面包特有的清香頓時彌漫開來,我趕緊趁機撕了一塊放進嘴里,不過,味道不是我想象中甘甜,倒是一股酸酸的咸咸的味道??诟幸膊患毣?,有些粗糲。耶夫根尼告訴我,從前有種說法,說俄羅斯窮人窮得吃不起白面包,只好靠吃黑面包生活,其實這是一種誤讀。對俄羅斯人來說,黑面包不僅是食物,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和傳統(tǒng)都與黑面包有關。很多俄羅斯人一天不吃黑面包,就會感覺像生病一樣渾身無力,開始吃不習慣,但是多嚼一會兒就能感覺到它的甜味了,然后慢慢就會愛上它的。
我想其實俄羅斯人和這黑面包一樣,看著粗糙隨意,但只要用心去品味,就能品味出他們特有的細膩和別致。
責任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