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娟 陳 佳 胡雨華 王銀寧 吳文軍 趙 芳
寧夏醫(yī)科大學附屬銀川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康復中心,寧夏銀川 750001
電針結合敷臍灸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腎功能影響的臨床研究
宋秀娟 陳 佳 胡雨華 王銀寧 吳文軍 趙 芳
寧夏醫(yī)科大學附屬銀川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康復中心,寧夏銀川 750001
目的 探討電針結合敷臍灸治療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PH)腎功能各項指標的影響。方法 將80例前列腺增生癥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A組)40例電針雙側秩邊、陰陵泉及中極、曲骨,得氣后留針30 min,1次/d,并對神闕穴進行敷臍灸,5次/周,治療4周后觀察;對照組(B組)40例予鹽酸特拉唑嗪2 mg口服,1次/d睡前服,治療4周后觀察治療前后腎功能各項檢驗指標的變化。結果 治療前、后兩組間比較腎功能各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736),組內治療前后比較,治療組 BUN(P=0)、CREA(P=0)、UA(P=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 BUN(P=0)、CREA(P=0)、UA(P=0)、P(磷)(P=0.01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治療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24),對照組P(磷)(P=0.026)、CO2(P=0.03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電針結合敷臍灸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療效確切,對患者腎功能產(chǎn)生的影響小,其影響為雙向良性調節(jié)作用。
電針;敷臍灸;前列腺增生癥;腎功能
前列腺增生癥(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又稱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是男性中老年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老年人的腎功能減退,受外界治療的影響較大,2009—2011年,該研究運用電針雙側秩邊、陰陵泉及中極、曲骨,并對神闕穴進行敷臍灸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40例,與口服鹽酸特拉唑嗪治療40例對照,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各檢驗指標的變化,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1]: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
全部80例均為2009—2011年該院針灸康復中心確診的患者。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隨機分入A組、B組,每組40例。
表1 各組治療前年齡、病程、病情均數(shù)及標準差比較(±s)
表1 各組治療前年齡、病程、病情均數(shù)及標準差比較(±s)
組別 年齡 病程 病情電針加敷臍灸組A(n=40)口服特拉唑嗪組B(n=40)73.98±8.13 76.60±4.87 2.87±1.32 3.07±1.30 14.88±2.61 14.20±2.35
兩組病例治療前年齡、病程、病情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A組秩邊穴取俯臥位,得氣后平補平瀉,行針5 min后取針;中極、曲骨向會陰斜刺,使針感向會陰部傳導;得氣后平補平瀉,將電針兩極分別接于中極、曲骨及兩側陰陵泉的針柄上。電針采用WQ-6 F型電針儀,疏密波,頻率為 10~20 Hz,調整電流至能耐受為度,持續(xù)電針刺激30 min;每周5次,治療4周后觀察。金匱腎氣丸采用《金匱要略》經(jīng)典組方,草藥均采用寧夏明德飲片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小包裝飲片,本院制劑中心粉碎加工為細粉,以黃酒(寧夏靈州黃酒)調和,制成一元硬幣大小藥餅,外敷神闕穴,上蓋生姜片,然后在穴位上施行隔姜灸,以大壯灸3壯,麝香祛風濕膏(國藥準字 Z44023461)剪成4 cm×4 cm覆蓋固定,每2 d換藥1次,灸法每天行1次,療程觀察同A組。B組選用鹽酸特拉唑嗪片(國藥準字 H20064420),2 mg/次,1 次/d,睡前服,首劑減量,口服4周后觀察。
觀察治療前后國際前列腺癥狀積分IPSS和生活質量QOL評分、前列腺體積PV、殘尿量RV、最大尿流率Qmax、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各項指標的變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組間計理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s)。計數(shù)資料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秩和檢驗)。均取P=0.05。
治療4周后觀察兩組療效及腎功能各項檢驗指標的變化情況,具體比較見表2、3。
GLU治療前后比較無差別。BUN:①P=0,②P=0,治療前后比較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CREA:③P=0,④P=0,治療前后比較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UA:B組⑤P=0,⑥P=0,治療前后比較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磷):對照組⑦P=0.016,治療前后比較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前差值比較⑧P=0.026,兩組間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CO2:B組⑨P=0.034治療前后比較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前差值比較⑧P=0.016,兩組間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8.821,P=0.012(雙側),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認為A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B組。
表 2 治療前后腎功能 GLU、BUN、CREA、UA、P(磷)、CO2變化比較(±s)
表 2 治療前后腎功能 GLU、BUN、CREA、UA、P(磷)、CO2變化比較(±s)
組別GLU BUN A 組(n=40)B 組(n=40)治療前治療后差值治療前治療后差值5.61±0.91 5.48±0.79-0.13±0.86 5.56±0.62 5.42±0.08-0.14±0.57(5.10±1.34)①4.63±1.15-0.47±0.94(5.94±2.18)②5.18±1.62-0.76±1.95 CREA UA P(磷) CO2(88.88±18.7)③80.43±14.79-8.45±13.37(91.75±11.81)④80.4±9.36-11.39±10.24(370.4±64.3)⑤339.7±49.8-30.75±49.7(369.6±49.1)⑥333.7±51.7-35.92±44.7 1.07±0.13 1.08±0.08 0.01±0.14( 1.10±0.22)⑦1.05±0.15(-0.05±0.14)⑧25.03±2.39 25.13±2.16 0.11±1.87(25.58±1.86)⑨24.13±3.86(-0.44±1.15)⑩
表3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n(%)]
祖國醫(yī)學認為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屬于“癃閉”范疇,本病僅見于老年人,說明與年老腎衰有密切的關系。腎與膀胱一臟一腑,互為表里,其氣相互貫通,年老腎氣虛衰,則膀胱氣化無力,小便淋漓而下;腎氣虧虛,腎陽不足,陽不化陰,陰寒凝滯,水濕內停,日久生痰,痰阻于內,并血行不暢,瘀血內生,痰瘀交阻,水道不利,阻塞不通,發(fā)為癃閉。所以,BPH的臨床表現(xiàn)既有腎氣不固、腎陽氣化失司的膀胱刺激癥狀,又有脾腎陽虛、痰濁瘀血內阻的梗阻癥狀。因此,臨床上的治療以利尿通淋、溫陽補腎、化瘀通濁為 主 要 治 療 原 則[3,4]。
本研究電針組選用秩邊、中極、曲骨為主要穴位,《針灸甲乙經(jīng)》說:“陰痛下重,不得小便,秩邊主之”。中極穴為膀胱募穴,《針灸甲乙經(jīng)》說:“足三陰,任脈之會……助陽,調精,利小便”;《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陽病治陰”,故募穴臨床上多用于治腑病,癃閉病位在膀胱,故針刺中極以利小便一直以來就被廣泛應用。曲骨為任脈、足厥陰之會,別名尿胞,有溫陽補腎,行氣通滯之功。臍中即為神闕穴,《素問·氣穴論》認為其宜灸,有溫陽利水、通經(jīng)行氣之功,主治大腹水腫、小便不利,應用金匱腎氣丸敷臍灸更加強了其溫陽利水的作用[5~7]?,F(xiàn)代解剖表明,秩邊淺層分布有臀中、下皮神經(jīng),深層分布有臀上、下神經(jīng)、腹下叢交感神經(jīng)及支配前列腺體的骶3、骶4神經(jīng);中極、曲骨淺層分布有髂腹下神經(jīng)的前皮支,深層分布有髂腹下神經(jīng)的分支,其中髂腹下神經(jīng)作用于腎臟下3/5[8]。通過刺激骶3、骶4神經(jīng)、腹下叢交感神經(jīng)及髂腹下神經(jīng),從而加強了腎臟及膀胱的神經(jīng)調節(jié)功能,促進前列腺的血液循環(huán),改善腺體微循環(huán),抑制前列腺的增生,并使腺體內部結構發(fā)生變化,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9-10]。
腎功能的各項檢驗指標反映了各種治療方法對腎功能的影響,其變化越小說明其受到的影響越小,安全性越高,越適合長期應用。分析表2可以知道,A組對BUN、CREA、UA有影響,B組對 BUN、CREA、UA、P、CO2均有影響,且對 P、CO2影響較大。綜合分A組治療對腎功能產(chǎn)生的影響較小。取檢驗參考值中位數(shù),通過表2可以觀察治療組有向中位數(shù)靠近的趨勢,可以推測如果研究樣本足夠大,各項檢驗指標接近中位數(shù)可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也從實驗的角度驗證了腧穴有雙向良性調節(jié)作用。
目前研究結果表明,電針加敷臍灸與口服特拉唑嗪治療4周均有效,總有效率的比較提示電針結合敷臍灸治療BPH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綜上所述,電針加敷臍灸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療效確切,對腎功能影響較口服特拉唑嗪藥物治療小,且對腎功能的影響為雙向良性調節(jié)作用,適合長期應用,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7:54-57.
[2]吳階平.實用泌尿外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1:296.
[3]陳鵬躍,王世榮.前列腺增生癥的臨證辨治思路[J].光明中醫(yī),2014,5(29):1054-1055
[4] 陳志強.四逆散治療男科疾病舉隅[J].河南中醫(yī),2013,4(33):500-501.
[5]駱樂,倪玨明,壽依群.電針配合健康教育治療前列腺增生癥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2,2(31):105-106.
[6]劉健.腎著湯合真武湯治療腎氣虧虛型老年前列腺增生癥[J].山西中醫(yī),2014,2(30):58.
[7]黃遂斌,嚴忠亮,章傳華,等.溫陽化瘀法治療前列腺增生癥32例[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4,1(36):40-41.
[8]宋秀娟,柯生海,胡雨華,等.回醫(yī)填臍療法結合針灸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 40 例[J].醫(yī)學信息,2013(8):331-332.
[9]樊新榮,顏苗,何清湖.前列腺增生癥腎虛血瘀證大鼠動物模型的建立與評價[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3,3(19):257-260.
[10]賈天鵬.穴位埋線治療前列腺增生癥41例[J].西部中醫(yī)藥,2014(4):112-113.
R735.2
A
1674-0742(2014)11(c)-0098-02
寧夏自然科學基金(NZ08122)全國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全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宋秀娟(1977.7-),女,山東菏澤人,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老年病、腦病的臨床研究。
201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