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星
前段時間受邀參加新精英的夢想大會,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名叫喬小刀的人。
9年前,喬小刀是一個電焊工,還做過印刷工,在北京流浪,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就睡在公司里,身上搭著印有“486電腦”的大紅布;9年后,他是樂隊主唱、設計師、展覽策劃人、創(chuàng)意師、手工狂、絲網(wǎng)印刷專家、雜志主編等多重身份。我回來以后特地去查了他的背景,他過去的故事絕對是那天參加演講的人中最苦、最崩潰的,但他的演講是最歡樂、最以苦當歌、最讓人淚中有笑的。一個不講苦情故事的男人,才真的讓人心生佩服。
9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厚積薄發(fā)”四個字用來形容都顯得粗淺。今天的喬小刀在全國辦新書簽售,走到哪里都人團簇擁,大家仿佛都想在他身邊分享或者沾染一點才華的氣息,但是,其中有多少人給過自己一個9年的時光蟄伏呢?
(摘自《甘肅日報》)
【素材點撥】
每一個在辦公室里匆匆的身影,每天忙得一塌糊涂,終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才華用盡,墨水難擠,才開始害怕和擔心。過于紛亂的信息、過于強大的成功學,讓自己沒有了選定一個目標并踏實努力的耐性與安詳。不斷地買進各種昂貴的書,痛下決心一定要讀完,總在工作半個小時后忍不住去刷豆瓣刷天涯刷糗事百科的職場人,有何資格去艷羨那些蟄伏之后的成功呢?
【適用主題】
人與路;不可或缺的蟄伏;跨過這道坎;笑對磨難;厚積薄發(f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