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晶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fā)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背景下,政府相關機構和國有企業(yè)大力推進油氣改革,加大向民間資本開放力度,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擴大油氣領域投資,給民資提供了新的發(fā)展空間。
2012年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發(fā)布的《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專門就“深化能源體制改革”強調,我國將堅定地推進能源領域改革,充分發(fā)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凡是列入國家能源規(guī)劃的項目,除法律法規(guī)明確禁止的以外,都向民間資本開放。油改由此步入深水區(qū)。以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領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序幕已經拉開,原油進口權正逐步向民資開發(fā),再加上之前向民資開放的頁巖氣。油氣大門正向民資開啟,民資進入油氣領域的熱情空前高漲。
今年,混合所有制改革被高度關注。2月19日,中國石化宣布將整個下游銷售板塊全面向社會資本開放,吹響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號角。5月12日,中國石油公告稱,將以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管理的與西氣東輸一線、二線相關的資產及負債,及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核算的與西氣東輸二線相關的資產和負債,出資設立東部管道公司,并將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所持東部管道公司的全部股權。在此之前,早在今年“兩會”期間,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周吉平透露,中國石油共搭建6個合作平臺,準備采用產品分成的模式全面引入民資,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這六大平臺包括:未動用儲量、非常規(guī)、油氣、管道、煉化(地方和海外)和金融板塊。近日,國家發(fā)改委公布80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示范項目,其中能源項目多達50多個,再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助力。這些能源項目包括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工程、陜京四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如東—海門—崇明島天然氣管道工程、慶鐵線原油管道改造工程、現(xiàn)有原油管道安全隱患改造項目、現(xiàn)有天然氣管網改造項目、中國石油深圳迭福北LNG調峰站項目、中國石化天津LNG接收站項目、中國石油陜224地下儲氣庫工程、中國石油金壇地下儲氣庫二期工程等項目。
“兩桶油”下游銷售領域放開及油品進出口權開放將利好泰山石油、廣聚能源、海越股份、廣匯能源等擁有油品銷售業(yè)務的公司。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及未來LNG進口權放開,燃氣公司上游氣源將逐步實現(xiàn)多元化,天然氣供給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保障,利好金鴻能源、ST聯(lián)華、陜天然氣、光正集團、長春燃氣等。上游資源逐步對民營放開,管網等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將加速國內油氣資源開發(fā),在海外有油氣成功開發(fā)經驗的公司未來競爭優(yōu)勢明顯,如海默科技、正和股份、美都控股等。國家石油公司油輔分離,上游開發(fā)主體多元化將為國內油田服務公司帶來廣闊發(fā)展空間,受益公司有吉艾科技、海默科技、通源石油及仁智油服等。油改概念股包括國際實業(yè)、廣聚能源、通源石油、泰山石油、中國石油、廣匯能源、天利高新、海越股份、*ST儀化、上海石化、茂化實華、榮盛石化、恒基達鑫、龍宇燃油、恒逸石化。
不得不提的是,除了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也加入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軍。
此次比較有亮點和直接吸引力的,可能是中國石化天津LNG接收站項目和中國海油廣東惠州百萬噸乙烯擴建項目。這應該算是社會參股的第一個正式的LNG終端項目和百萬噸級乙烯項目,有市場準入信號的意味。
面對國有企業(yè)提出的合作項目,混合所有制對于民營企業(yè)來說,投資機會確實增多了,特別是給對油氣業(yè)務熟悉、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企業(yè)帶來了一些新的機會。民企和國企都有自身的優(yōu)勢,只要協(xié)調好雙方之間的關系,最大限度調動雙方的積極性,就能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合作雙贏。
原油進口權向民企亮起了綠燈。8月27日,廣匯能源收到商務部下發(fā)的《商務部關于賦予新疆廣匯石油有限公司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的批復》:“賦予新疆廣匯石油有限公司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安排新疆廣匯石油有限公司2014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20萬噸;新疆廣匯石油有限公司可根據(jù)市場情況將原油銷售給符合產業(yè)政策的煉油企業(yè)?!?/p>
對原油進口權放開的呼喚由來已久。長期以來,“草根”出身的民營煉油企業(yè)不能直接獲得油源,只能從擁有進口權的幾大國企手中購買原油。無疑,地方煉油廠和大型國有石油集團因油源問題而矛盾逐漸加大。原油進口權逐步向民資開放是能源領域推進改革的舉措之一。
按照行業(yè)的規(guī)則,有兩類民企將有可能獲得原油進口經營權:一是符合條件且具備一定生產規(guī)模的地方煉廠;二是擁有海外油氣資產的民企,從而在現(xiàn)有原油進口渠道之外開辟新的進口途徑。山東晨曦集團、山東萬達集團、山東天弘化學公司、山東匯豐石化集團有限公司、唐山渤海石油有限責任公司五家企業(yè)將有望再獲得原油進口權。這五家公司也是目前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民營石油公司。
□ 中國企業(yè)海外融資規(guī)模逐年增大。CFP 供圖
目前,民資進入油氣上游業(yè)務自由度最大的領域非頁巖氣莫屬。
2012年9月10日,國土資源部在第二輪頁巖氣招標之前宣布,凡在中國境內注冊、注冊資本金在人民幣3億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氣或氣體礦產勘查資質或與已具有資質的企事業(yè)單位建立合作關系的內資企業(yè)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yè),均可參與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投標。自降門檻的頁巖氣招標吸引了各路資本涌入。包括三大國有石油公司、五大國有電力集團、煤炭企業(yè)、地方國有能源企業(yè)以及大量的民營企業(yè)都參與第二輪頁巖氣公開招標,最終參與競標的企業(yè)總共83家,民營企業(yè)占到1/3。僅20個區(qū)塊吸引來83家企業(yè)的152套投標文件,最多的1個區(qū)塊接收到13套投標文件,除一區(qū)塊因意外只收到2套投標文件而流標外,其余19個區(qū)塊均受到追捧,熱度可見一斑。
正當?shù)诙喼袠似髽I(yè)諸如華電系企業(yè)、北京泰坦通源公司、國家開發(fā)投資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團等絕大多數(shù)陷入勘探僵局之時,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區(qū)塊卻迎來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另一個幸運的民營企業(yè)永泰能源公司也于近日因下屬區(qū)塊探出2000億立方米儲量,股票連續(xù)漲停,這些似乎均佐證了頁巖氣開發(fā)是一場豪賭游戲。
于是更多的民資和外資企業(yè)瞄準了一延再延的第三輪頁巖氣招標,試圖獲得這場豪賭游戲的“入場券”,然而仍在醞釀中的第三輪招標卻在不斷上演礦權糾葛和各方博弈大戲。
各路資本搶食頁巖氣蛋糕的沖動似乎前所未有。7月30日,由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等主辦的2014年頁巖氣高峰論壇座無虛席,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yè)、機構甚至包括香港商人、外企道達爾等都齊聚北京,他們試圖通過“聽會”得到想要的信息或找到投資機會。很多跨界投資者也紛紛出現(xiàn)在會場,其中有一家原來是做影視投資的公司如今也拿出10億元資金試圖參與進來分一杯羹。更有一家企業(yè)參會人士試圖直接與中國石油搭關系,成為中國石油頁巖氣開發(fā)的合作方。民企更是躍躍欲試,山東能源機械集團就表示不僅想做上游設備供貨商,也想涉足頁巖氣勘探開采領域。早已摩拳擦掌的新疆廣匯、四川宏華等民企勢必將不惜重金積極參與,以求在不斷增長的中國天然氣市場中分一杯羹。
今年以來,民企加速在海外布局。正和股份、風范股份、金葉珠寶、亞星化學、廣匯能源、海默科技等超過8家上市公司宣布開始涉足海外油氣業(yè)務。
由于負債率高企,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2013年的資本支出開始有所壓縮,而且繼續(xù)削減2014年的資本支出,而民企正在成為海外油田收購的主角。除了亞星化學、正和股份、美都控股,今年以來,還有廣匯能源、風范股份等不少上市公司開始海外掘金。
對于收購海外油氣田的民營上市公司而言,有的是深陷虧損謀轉型,有的則是想開辟第二主業(yè)。而海外油氣田之所以成為民企收購的香餑餑,與國內正在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油氣改革脫不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