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創(chuàng)新是多方面的,立意固然很重要,構思也不可忽視。在歷年高考作文中,寫散文占了非常大的比重(70%以上)。因此,要想在構思方面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微型小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創(chuàng)作?巧構情節(jié)是關鍵,下面我簡要談談巧構情節(jié)五法。
一.巧合法
通過人物出乎意料的奇遇或事情的某種巧合,構成曲折故事,來表現(xiàn)微型小說的主題,我們稱之為“巧合法”。由于偶然巧合,才構成了動人的故事,使得文章波瀾起伏,妙趣橫生,從而提供了極其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
我們來看2005年河北考生優(yōu)秀作文《約會》是怎樣運用巧合法的:女主人公因感情寂寞而上網,結識一個異性網友,他倆相約咖啡廳見面。當她聽到約定見面曲目《孤單北半球》時,巧合的是發(fā)現(xiàn)手抱吉它的他,身影是那么熟悉;當他倆四目相對時,不禁嚇了一跳!脫口而出:“老公”“老婆”……小說構思了夫婦的巧合,塑造了兩個感情出軌的夫妻形象,含蓄地闡述了“出乎意料和情理之中”話題的理解。
完美的巧合,宛如偶然翩翩飛過窗前的一只彩蝶,總帶給人無法言喻的驚喜。但是,必須注意:在一篇文章之中,不能設置太多的“巧合”,否則就會使故事失真,讓讀者產生反感。
二.誤會法
誤會法是指作品中的人物迷惑于事物表象,從而引起矛盾,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造成悲劇或喜劇性的沖突,來表現(xiàn)微型小說的主旨。其目的在于力避敘事平鋪直敘、一覽無遺,營造跌宕起伏、曲折多變的情節(jié),從而增強故事的趣味性,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例如2003年湖南考生滿分作文《保姆與家教》正是運用誤會法來進行創(chuàng)作。來自鄉(xiāng)下的小保姆因為長得清純,又很能干,柳教授視其為親妹妹;而家庭教師似乎“工作做得不夠好”,柳教授考慮要換一位。當柳教授為參加新學年報告會從衣柜里取出長裙時,卻發(fā)現(xiàn)裙子下擺破了個大洞……由于感情的親疏,她對家庭教師產生了誤會和猜疑,認定是家庭教師所為。在這誤會和猜疑驅使下,柳教授精心設計并實施“捉賊”方案,當“扳過對方的身子”時,沒想到“對方”竟然是自己十分喜歡的小保姆,而且“她的脖子上還多了一串項鏈”。至此,謎底終于被揭開,從而演繹了“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的話題。
運用此技巧來創(chuàng)作微型小說,一定要注意前有伏筆,后有照應,正如契訶夫所說:“如果在第一幕里你在墻上掛了一支槍,那么在最后一幕里就得開槍,要不然,就不必把它掛在那兒?!辈⒁M量安排得巧妙、合理、自然,否則就可能露出人為編造的破綻,給人留下筆法拙劣的印象。
三.懸念法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我援引小說家所常用的詭計:從小說的中間或結尾抽出幾個賣弄玄虛的場面來,將它們放在開頭的地方,并且給裝上一層迷霧。”這“迷霧”說的就是“懸念”。所謂“懸念”,就是在作品某一部分揭示出矛盾的端倪時,把它懸置,暫不予解答,故意造成疑問,引起疑慮、猜測等心理情緒,從而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
且看2003年河南考生滿分作文《縣長的筆記本》是如何運用懸念法的。小說開頭說從外地調來一個新縣長,輝認縣長為大姑夫,其目的在于要做“官”,縣長夫人也對輝說以后讓你大姑夫給你說句話,而縣長只是笑笑沒言語,這給人留下疑竇——究竟替不替輝說話?這是“懸念”設置。轉眼三個月過去了,輝的工作一點也沒變化,這實在讓人費解,這是“懸念”發(fā)展??h長來局里檢查工作,這可是個好機會,文章特意設置一個細節(jié):“輝的任務是給縣長倒水”??墒强h長對輝連聲都沒吱,不免讓輝誤解,更讓人納悶,這是“懸念”高潮。正當讀者誤認為縣長不徇私情時,文章出人意料地寫道:縣長像是想起了什么,叫住了正要往外走的輝,“哎,小輝哪,我還有個筆記本忘拿來了,你替我跑一趟!”縣長邊說邊掏出了鑰匙,“我的筆記本在我辦公桌中間的抽屜里,坐我的車去給我取來!”這一點睛之筆,將縣長任人唯親的嘴臉徹底暴露,“懸念”至此也得到開釋,從而詮釋了“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這一話題。
以上介紹的是微型小說情節(jié)創(chuàng)作的一些常用技巧,作為敘事文體,其完全可以為高考作文借鑒。翻閱近幾年高考作文,如2002年的《第九次微笑》、2004年的《昭君行》等,都采用了微型小說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由于其構思新、質量高,都獲得了滿分。高考作文的成功例子,證明借鑒微型小說的創(chuàng)作技巧進行作文,必將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和作文應試能力。
黃運娥,教師,現(xiàn)居廣東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