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蘆桂山
長安驕子駱孝敏
文/蘆桂山
駱孝敏
字仰山,號少陵布衣,1954年生于長安?,F(xiàn)為國家一級美術師,陜西省文史館研究員。長安畫派美術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陜西分會會員,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河南創(chuàng)作中心創(chuàng)作員,陜西省花鳥畫協(xié)會理事,陜西書畫院副院長,陜西東方書畫院副院長,西安文理學院兼職教授,長安中國畫院副院長,長安青年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西安中國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在陜西這樣一個文化大省,要記住一個畫家的名字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在省城西安,除了專業(yè)玩畫的人,恐怕一般人是叫不上幾個畫家的名字的。就連我這個經(jīng)常玩畫的人,在地方上有名的畫家也不見能認識一兩個。偏巧,這一兩個人中,就有畫家駱孝敏。
十幾年前,我在省有線電視臺開辦了一檔節(jié)目叫《陜西百杰》,是講述陜西各領域優(yōu)秀人物故事的專題。有人給我說長安地界藏龍臥虎,人才輩出,不妨可以去尋訪尋訪。于是找到楊建國先生。楊老是長安藝術界的前輩,門下弟子眾多,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和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劉永杰都是他的學生。當我們給楊老說明來意時,楊老說長安確實人才輩出,尤其是有一批青年人很不錯,在這些青年才俊當中,他比較看好有一個叫駱孝敏的畫家,建議我們?nèi)ヒ娨?。楊老從事了一輩子美術教育,眼界很高,能被他相中的,那一定是有些名堂的。
于是給駱孝敏做了片子。自那時起,我的記憶中就多了一個揮之不去的名字。
作為畫家,難免有些招牌的作品,比如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還有黃胄的驢。我對于駱孝敏的招牌作品印象,自然是他的鷹和牡丹雞了。這不僅僅是我的認識,凡是知道駱孝敏的人,大概都知道這些了,記得中央美術學院的教授黃愚先生,也不禁為他的百鷹圖所折服,當下?lián)]毫給他題了一首詩,對他的藝術功底和藝術表現(xiàn)給予了贊許。
盡管如此,我在接觸了駱孝敏大量的作品后,還是覺得以前對他的認識太膚淺了。
近年來和駱孝敏先生有了大量的接觸,這些接觸直接改變了我對他的認識。我覺得駱孝敏確實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畫家,是一個極不墨守成規(guī)、非常敢于否定自己、有著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又異常勤奮的人。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他對于中國畫的認識已經(jīng)有了很高的境界,對于中國畫中筆墨、線條、造型、構(gòu)圖等元素運用的出神入化,無論是拆分還是組合都是那么的游刃有余,無所不盡其精,自然中孕有生動之氣。
他的新作中,有幾幅金魚和青蛙的小品畫,采用的是積水積墨的畫法,其水、墨、色的運用,技術掌握爐火純青,不帶一絲造作而極盡生動鮮活之意味,頗有王子武大師的風采。得此神旨,他又創(chuàng)作了一批戲鴨嬉鵝的作品,筆墨輕盈瀟灑,意境趣味橫生,相當?shù)慕^妙。
駱孝敏國畫作品最突出的特點莫過于造勢。他的近作《松鷹圖》,主要部分同樣以積墨法完成,他將群鷹分為兩組,每組三五不等,鷹的造型如同屹立的山峰,凜然而不同,而兩組雄鷹恰如兩座對峙的山峰,氣勢博大令人震撼!即使在牡丹雞這樣的作品中,同樣也會有這樣的氣勢,從而耐人尋味——曾經(jīng)有人看到他的一幅《和諧曲》的群雞圖后,竟然讀出了生活的味道,說駱先生的畫作中真有生活故事。
當然,駱孝敏的畫作中還有一些很新鮮的東西,這些東西是他的覺悟,也是他的探索。比如他畫松,枝干和松枝的表現(xiàn)很有新意,其直觀感覺是又密有透,看似散亂,其實有序,很有意思。他畫菊花,只用枯筆狂亂地涂抹,留出空白,最后只用藤黃那么輕輕的一收拾,一團盛開的白菊就躍然紙上,令人大開眼界。我覺得,看駱孝敏的畫作過癮,而看他作畫則是一種享受。他的那種得心應手、舉重若輕的自信和瀟灑,常令觀者神清氣爽怡然自得。
偶聽前輩講中國畫,說怎么才能氣韻生動呢?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先讓自己心動,作品才會生動。駱孝敏之于此,領悟頗深,用功尤勤。他每每將自己關在斗室數(shù)十天半月,坐而問道,精研體式,然后則有一批新的作品面世,面目新鮮,令人側(cè)目。前些日子,幾位畫界同道游于京城,提及駱孝敏的花鳥畫,皆言陜西中青年畫壇能出其右著鮮矣,以我觀之,雖有溢美之意,但也總不算為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