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進區(qū)禮嘉中學 副校長 尹建文
做個不懈的『追夢人』
常州市武進區(qū)禮嘉中學 副校長 尹建文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具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中國夢”以后,最近,又勉勵全國青少年學生要珍惜韶華,奮發(fā)有為,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絢麗多姿。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成功取決于三個因素:勤奮、正確的方法和少說廢話;香港“風云人物”、2013年福布斯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認為,成功取決于六個要素:熱愛生命、有理想、有思維、有能力、有擔當、有原則。
借鑒以上兩位成功人士的經(jīng)驗,對于我們青少年學生來講,要在學習生涯乃至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就要做個不懈的“追夢人”。
首先,“追夢人”需要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沒有頂芽的樹苗,不可能長成參天大樹。目標就是一棵樹的頂芽。民族的強盛和復興需要有夢想,個人的發(fā)展和成功同樣需要有夢想。國外某大學有位教授對三個建筑工人問了同一個問題:你現(xiàn)在做什么?這三個工人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第一個工人說:我在砌墻;第二個回答:我在蓋房子;第三個回答:我在建造一棟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十年以后,這三個建筑工人的人生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說在砌墻的工人每天仍在忙忙碌碌地砌墻,他的生活狀態(tài)沒有得到改善,因為他一開始就沒有夢想;說在蓋房子的工人只是成了一個包工頭,因為他的目標很模糊;而第三個工人則成了建筑行業(yè)優(yōu)秀設計師。因為他頭腦中一直有著各種高樓大廈的藍圖,這個藍圖就是夢想,就是目標。
這個案例啟示我們,每位同學現(xiàn)在就要對自己進行生涯規(guī)劃,確立自己的夢想,作為自己人生的奮斗目標。思考幾個人生重大問題,來確立自己的愿景目標。為了實現(xiàn)這些目標,我每天每周每月每年要怎么做?經(jīng)過深思熟慮以后,把這些問題的答案寫下來,貼在自己每天能看到的地方,時時對照,不斷提醒自己。從此,你將演繹自己精彩的人生,你的生命將進入一種全新的狀態(tài),生活中將會有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其次,“追夢人”需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這里的“器”,就是指方法和工具。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失當,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維特根斯坦是劍橋大學著名哲學家穆爾的學生。有一天,哲學家羅素問穆爾:“你最好的學生是誰?”穆爾毫不猶豫地說:“維特根斯坦?!薄盀槭裁??”“因為在所有學生中,只有他聽課時總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總有問不完的問題?!焙髞?,維特根斯坦的名氣超過了羅素。有人問:“羅素為什么會落伍?”維特根斯坦說:“因為他沒有問題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是一個人不斷進步的前提。
新課程要求我們在課堂上生動活潑地追求“三維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徹底轉(zhuǎn)變我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狀態(tài):要變“被動聽課”為“主動探究”,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學會”為“會學”。
再次,“追夢人”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行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學貴有恒,功在不舍。孟子說:“有為者譬如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者,猶為棄井也?!鼻嗄昝珴蓶|在讀書時的座右銘是:“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由此可見,學習成敗的關鍵在于是否具有勤奮的態(tài)度,堅韌的毅力。最美好的夢想,離開了腳踏實地、持之以恒的行動,也只是空想。還有,《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比绻麑W習中缺乏學友之間的交流切磋,就必然會導致知識狹隘,見識短淺。英國戲劇大師蕭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那么每人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個思想,甚至多于兩個思想。”
至此,我們可以歸納出提高學習成績的公式是:成功=明確的學習目標+正確的學習方法+持之以恒的行動+師生的幫助和指導。在學習中有機整合以上四個要素,你的學業(yè)水平一定能夠提高,成功也必定屬于每一位不懈的“追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