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改錄 常秀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0084-02
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學過程的一部分,它關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態(tài)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fā)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fā)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diào)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真正成為品德、智力、體質、美感及勞動態(tài)度和習慣都得到全面發(fā)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情感教育,我認為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運用。
一、做一個有情感的教師,“親其師,信其道”
只有親近、喜愛老師,才能對其所道篤信不疑,潛心研習。如果教師能夠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偶像,你整潔的著裝能讓學生產(chǎn)生美感,你充沛的精力能讓學生感悟到力量的源泉,你親切的微笑能讓學生感悟到心靈的交融,你風趣幽默的語言能讓學生感悟到智慧的奇妙。那么,你便是一位有情感的教師。你的情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喚起一種有意注意,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過程中,感悟學習的樂趣,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認為,做一個有情感的老師,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1)充滿激情是一個有情感教師的重要前提;(2)教學藝術是做一個有情感的教師的有效手段;(3)人格魅力是做一個有情感的教師的基本保證。
二、備課時應有明確的情感目標
教師要上好課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因素是教師情感因素的預設情況。因此,教師備課時要認真鉆研教材,善于挖掘情感因素,有些情感因素是顯性的,有些情感因素是隱性的,這就需要教師吃透教材,抓住問題的精髓。因為,要使自己在教學中用教學內(nèi)容所含的情感打動學生、感染學生,自己必須首先被這種情感打動與感染。如,教學《去年的樹》,我在備課時就注重了這樣的設計。在教學中安排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四次對話,體會小鳥與樹分別時的依依惜別之情,以及鳥尋訪大樹時的焦急、傷心之情。想象鳥兩次對著燈光“看了一會兒”的內(nèi)心活動,體會出鳥對樹的深情與留戀。學了本文,我們進一步懂得了朋友間的友情是什么。通過認真做好課前的情感備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最佳學習情境,才能熏陶、滲透、感染、點化學生,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教學過程應注重情感投入
1.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任何學習的愿望,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發(fā)生的。學生探索知識的思維過程總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是探索學習的核心,一個好問題能夠較好地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適合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并構建新知識的問題情境,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2.強化課堂訓練課堂。訓練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通過一定的訓練,化知識為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因此,每節(jié)課我都精心設計一定數(shù)量、質量上乘的練習題,與新課標接軌,限定時間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3.注重教學評價。教師要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及時進行評價,有利于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保持學習興趣。課堂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獲得情況,而且還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等方法的發(fā)展。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濃厚,學生能否積極樂觀地對待學習中的挫折困難,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表現(xiàn)勤奮、獨立、自律等優(yōu)秀個性品質。
四、以情寓教,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涵著十分豐富的情感因素,凝聚著強烈的感情,我們教師要善于去捕捉、挖掘、引領學生用心體驗情感,為我們的語文課堂創(chuàng)設和諧、融洽的真情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好學情感。小學課文中無論是寫人記事的,還是寫景狀物的,作者的感情都是客觀存在的,小學生難以深刻理解。要使作者、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感情溝通起來,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橋梁作用。教師應該明確地、有意識地把蘊含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體驗結合起來,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去撥動小學生那幼小的心弦,使他們產(chǎn)生思想上的共鳴。例如,在教《和時間賽跑》一課時,孩子們先是被作者那段關于外祖母去世后哀痛心情的描述所打動。此時,我也深情地回憶起自己的外祖母去世時的那種哀傷的心情,言語中,我告訴孩子們,當自己至親的人離開人世,再也不能回來。此時,我們最慨嘆的是什么?是時間的流逝,光陰的無情!那么,我們最應該做的是什么?一個男孩含著眼淚說:“要孝敬老人,要不然等他離開我們再來后悔沒好好待他就來不及了。”另一個孩子也站起來:“珍惜時間,就等于珍惜生命?!闭f得多好!我驚奇地看到,孩子們似乎在一節(jié)課中就成熟了許多……總之,教師要依據(jù)教材,從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入手,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認識人物的形象,寫景狀物的意義,使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斷深化,向理性認識發(fā)展,逐步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總之,語文教學離不開情感教育,作為教師應不斷提高情感水平,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努力營造適合學生的學習情境,挖掘語文教學中潛在的情感教育因素,并加以合理運用,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的道理。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更全面、更和諧,更能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也才能真正達到我們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責任編輯 劉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