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如兵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0080-0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而且在培養(yǎng)學生素質,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新課程標準理念強調化學學習方式的特征是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針對不同的實驗內容,應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學生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直觀和具有啟發(fā)性。
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
化學是研究自然科學規(guī)律的學科,同時又是一門素質教育學科,這門特殊的學科需要特殊的教學方式,那就是化學實驗教學。通過實驗來理解概念和原理;通過實驗教學來驗證和探究物質和物質變化的規(guī)律:化學教育離不開化學實驗,而且只有加強和完善化學實驗教學才能促進化學教育的發(fā)展。
近年來,我國的化學教育正在面臨改革,這是化學教育的發(fā)展趨勢,而加強實驗教學正是趨勢所在。目前,全國各中學均增添了各種儀器設備,并改造裝修實驗室,使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相比從前有了很大提高,但這并不表示實驗教學已經足夠了。事實上,我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還在初步發(fā)展階段,化學實驗教學的各種功能還沒有落實到位,大部分學校還只是擁有硬件設施,缺乏軟件設施,這些軟件設施就是化學工作者的教學方法和理念,甚至包括教學設置等等。很多中學的實驗教室虛有其表,包括一些多媒體實驗教室也沒有物盡其用,這些表面現(xiàn)象還很嚴重,化學教育作為素質教育學科,實驗教學說小事影響教學質量,說大可能影響整個社會的進步。因此,想要真正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必須要把化學實驗教學落到實處,從理論到實踐多方面加強和完善,使其發(fā)揮應有的功能。
二、科學處理教材內容,讓教材更具實用性
新課程改革在課程設置和內容編排方面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一個自主創(chuàng)造的廣闊空間。教材是教學的最基本依據,化學實驗主要有實驗設計、科學研究、思考討論以及各種實踐等基本形式,沒有學生實驗與演示實驗之分,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情況科學處理教材內容,開發(fā)新的教具,選擇合適的輔助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與完善,有效補充教材內容方面的不足之處。深入研究教材,采用靈活多變的方式組織有效教學,拓寬教學的空間,全面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三、培養(yǎng)正確、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
在高中化學實驗當中,常常會出現(xiàn)現(xiàn)象不明顯的情況,例如有時候產生的沉淀量較少或是實驗發(fā)生的氣體不夠多,難以察覺,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反應過快,在學生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現(xiàn)象都已經過了,不容易察覺到,這些情況下都要求我們的學生要有很細致的觀察力,有的實驗往往都不能一次就做成功,需要反復進行好幾次,才能夠觀察到化學反應的發(fā)生,或者是因為一些很微小的步驟沒有注意到,就搞錯了,導致最終實驗無法正常完成,需要重新從頭開始做,這一系列的狀況都要求我們的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要有很大的毅力,不害怕麻煩和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還有一些實驗的結果和書上所陳述的結論不太一致,這時候就要求我們的學生要抱著實事求是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在做實驗記錄或者是完成實驗報告的時候都要以自己做的實驗為準,不能一味地迷信書上所說的,高中化學實驗就是要培養(yǎng)起學生對于科學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這樣才能夠真正學習到知識。
四、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多種方式手段實施教學
1.將部分演示實驗改為探究實驗。現(xiàn)行高中化學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演示型實驗,其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掌握知識。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般采取“先講解、再演示、后總結”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從而漸漸失去對化學實驗的學習熱情與探究欲望。教師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精神,根據探究式教學的設計規(guī)律,將教材中的部分演示型實驗改為探究實驗,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努力提高學生的探究水平。雖然探究式教學方式比較耗費時間,但是能夠使學生相對牢固的掌握知識,為今后的復習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當然,我們在設計實驗時,沒有必要將所有演示實驗都設計成探究實驗,只要將其中的重點、難點知識精選出來即可,相對簡單一點的知識還是應該通過演示實驗來幫助學生掌握。因為,學生只要掌握了核心知識和基礎概念與規(guī)律,就大致掌握了化學知識的主干,并有利于形成拓展知識結構的能力。
2.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進行實驗教學。如果脫離實際生活來解釋化學知識,會讓學生的學習不切實際,增加其學習難度。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形成自身感性體驗,通過實踐活動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因此,教材中的各個章節(jié)都使用了較為濃重的筆墨來描寫實際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充分體現(xiàn)了化學的學科思想。通過深入研究教材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化學知識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得來,如果教師在上課之前認真觀察生活,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化學素材,就可以從學生身邊著手,從學生司空見慣的實例出發(fā),將學生引入熟悉的教學情境中,促進學生探究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化學課堂教學的輕松性和愉悅性,使學生深刻感受化學知識的廣大用途。
五、借助多媒體來輔助教學
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于那些現(xiàn)象不太明顯的化學實驗往往就由老師加以陳述,然后就不了了之,其實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一些多媒體的教具有效利用起來,比如,利用投影儀來對實驗起到一個放大的作用,將實驗現(xiàn)象的效果放大,方便學生觀察。另外,在描述那些微觀粒子的運動變化狀態(tài)時,這些知識都是比較抽象的東西,不能像做實驗那樣讓學生很直觀地感受到這些東西的變化,這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來模擬微觀粒子的運動過程,讓學生可以有比較形象的概念,這樣對知識點的掌握很有幫助。
總之,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不斷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和手段,采取多種對策,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責任編輯 劉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