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藹北
【命題類別】
命題者考查學生對詩歌“形象意境”的賞析,一般為:對抒情主體形象的認知理解,對詩歌意象的識別理解和對詩歌意境的體味(這里指意境的色彩、構(gòu)成、情味等)。
【設題形式】
詩歌“形象意境賞析”的設題形式有三: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詩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什么意思”“……營造了怎樣的氣氛”“……塑造了怎樣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點”等。
(3)“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有時也會被演變?yōu)椤斑@首詩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這首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分步鑒賞】
1. 析形象,悟感情。對詩歌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要求我們能剖析清楚古典詩詞曲中形象的類別,即分清物象、事象和意象,它們既是指敘事詩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則是指詩歌中所描寫的景與物,比方說山色湖光、大漠平沙、田園瀚海之類,都是詩歌中的形象。詩歌中的形象傾注著詩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詩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如2013年山東卷,命題者所選的清代詩人江湜詩作《山寺夜起》:“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設題為:“三四兩句中的‘煙有哪些特點?詩人是如何描寫的?”“煙”就是物象,它呈現(xiàn)出來的特色,是與抒情主人公所見景象的感官、知覺分不開的。從顏色來看,詩歌三四兩句中的“煙”是白色的;從描寫“煙”這物象的方法來看,作者運用了比喻來展現(xiàn)其動態(tài)之感的。這里的形象是考題中普遍考查的對象。
2. 賞意境,化境界。詩歌中的意境,其實就是詩歌作者在詩中所表現(xiàn)的的“意”與“境”兩種主觀情感的高度融合?!耙狻本褪窃娙嗽谠娭惺惆l(fā)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所描繪的藝術(shù)圖景。由此來說,鑒賞詩歌的一個目的就是需要考生在能賞析多項意象的前提下,融化到自己的思想境界中,就是要我們從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里,融合出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shù)境界。
如2013年福建卷在選擇宋代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要求考生閱讀后,思考“三、四兩聯(lián)是怎樣借助想象之景來抒發(fā)情感的,請簡要賞析”。詩歌的三四聯(lián)為“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終日自臨水,應知已息機”。很顯然,作者在頸聯(lián)中借助意象想象友人喜逢家鄉(xiāng)的燕子,一洗征塵,這就表現(xiàn)出歸家時輕松愉悅的心情。而在尾聯(lián)里,作者則進一步設想友人歸家后悠閑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對友人真誠的祝福,也暗含著詩人對超脫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答題要領】
回答這類題目,要善于分析形象含義、描摹詩歌圖景;還要精于概括形象意境特點;另外,則要長于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要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寫的意象、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適當加以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2013年江西卷考查的是宋代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其中上闋云:“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痹O問:“概括‘蘭‘蕙‘菊三種意象的共同內(nèi)涵。”這里涉及的這三個意象,都是花草之類的植物,既有比喻義,也有象征性。因而不必展示畫面,只要抓住它們在詞中都用來象征詞人高尚、純潔的品格和節(jié)操等等含義來回答即可。
第二,在描摹出圖景后,結(jié)合主旨分析為什么要寫這一形象,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或一句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雄渾壯闊、高闊遠深,或恬靜優(yōu)美、或蕭瑟凄涼、或生機勃勃、或孤寂冷清……準確體現(xiàn)其特點和情調(diào)。2013年廣東卷選用宋代張炎的《鷓鴣天》,上闋云:“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云低。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泵}者問:“作者在詞的上片是怎樣借景抒情的?”根據(jù)畫面,在詞的開頭,玉笛聲喚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變得黯淡??吹竭h飛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飄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過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無依。這就分析清楚了形象與情感的特征。
第三,根據(jù)這首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為:愉悅、歡快、激動、沉痛、悲憤、哀傷,贊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等。2013年湖南卷是宋代賀鑄的《釣船歸》:“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設問:“探究本詞的思想情感?!焙苊黠@,這也與形象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詞人通過“釣船”“柴扉”“白鷗”“鱖魚”等意象的描寫,展現(xiàn)出田園生活的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隱居為樂,不再以世事縈懷的內(nèi)心世界。
【沙場練兵】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答題。
田園樂 (唐代)王維
桃紅復含夜雨,柳綠更帶春煙。
花落家童未歸,鶯啼山客猶眠。
1. 作者運用了哪些意象來描述田園春晨景色的?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
2. 從詩作整體含義來看,本詩有哪些特色?
參考答案
1.(1)作者以細膩的筆法用“桃”“柳”意象描繪田園景象,而且用形容詞“紅”“綠”分別為其著色,將一幅淡雅美妙的風景畫呈現(xiàn)了出來;(2)殘“花”紛紛落下,黃“鶯”盡情啼鳴,以動襯靜,以聲襯靜,描述了一派靜謐、怡人、悠閑的氣氛。(3)這些意象,表現(xiàn)了作者那悠閑安逸、幽雅自適的生活情趣和寧靜情感。
2.(1)全詩用字精妙,一二句,三四句分別對仗,十分工整;(2)一“紅”一“綠”,一“落”一“啼”,靜動分明;(3)寫景含情,寫物及人,組合巧妙。
(作者單位:廣州市增城中學)
責任編校 彭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