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華
(河南省商丘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河南 商丘 476000)
豫東地區(qū)屬于黃淮海地區(qū)大豆主產區(qū)之一,氣候和土壤特點非常適合發(fā)展綠色無公害鮮食大豆。鮮食大豆也稱毛豆或菜用大豆,是指在大豆鼓粒中后期收獲鮮食或加工用的食用大豆。鮮食大豆營養(yǎng)豐富,蛋白質含量37%~42%(干重),可溶性糖含量7%~11%(干重),氨基酸總量33~58毫克/100克鮮豆,維生素C含量21~24毫克/100克鮮豆。并富含磷、鈣、鐵等礦質元素,在豫東地區(qū)隨著農業(yè)發(fā)展、出口需求,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鮮食大豆需要量不斷增加。國內市場十分暢銷。2013年豫東地區(qū)鮮食大豆種植面積已發(fā)展到1萬公頃以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們更加關注自身健康,對生產無公害農產品呼聲也越來越高,根據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制定的GB 18406.1—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安全要求》和GB/T 18407.1—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產地環(huán)境要求》2個標準,提出豫東地區(qū)無公害鮮食大豆高產栽培技術。
無公害鮮食大豆的生產基地應按國家規(guī)定的無公害安全食品規(guī)定的要求,遠離城市周邊,周圍沒有工業(yè)直接污染源和間接污染源?;氐拇髿狻⑺w、土壤中的有害物質低于國家允許標準(GB/T 18407.1—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蔬菜產地環(huán)境要求》),即遠離高速公路和國道≥900米,省道以下主干道≥500米,醫(yī)院、生活污染源≥2000米、工礦型重污染企業(yè)≥1000米。
優(yōu)良品種的選擇應根據市場需求和后期的用處而定,鮮食大豆要求大粒大莢,一般要求百莢鮮重200克以上,鮮莢綠色,殼薄,灰毛,口感柔潤,香甜,產量高,抗逆性強。在豫東地區(qū)鮮食大豆品種,按品種類型可分為春、夏鮮食大豆2種類型,鮮食春大豆品種較多,優(yōu)良品種主要有早熟的引豆9701、滬寧95-1、七星一號,中熟的蕭墾8901、蘇鮮豆20號、蘇豆5號、蘇豆6號,中遲熟的臺灣75等;鮮食夏大豆主要有夏豐2008、淮豆10號等品種,此外臺灣75和黑香毛豆等中遲熟春大豆品種也可作夏大豆栽培。生產上要根據不同種植方式和種植季節(jié)選用不同的品種搭配,才能達到高產高效。春播宜采用鮮食春大豆品種,設施栽培(大棚和小拱棚栽培)的鮮食大豆,為提早上市,宜采用早熟的引豆9701、滬寧95-1、七星一號等早熟品種。地膜覆蓋宜采用蕭墾8901、蘇鮮豆20號、蘇豆5號、蘇豆6號等中熟品種和早熟品種;露地栽培宜采用中遲熟的臺灣75等高產優(yōu)質品種和蕭墾8901等中熟品種,利用這些品種產量高、品質好的優(yōu)勢,可作為加工保鮮出口的優(yōu)質原料。夏播鮮食夏大豆品種根據市場需要所有品種都可以種植。
(1)嚴格選種 鮮食大豆種要經過嚴格選擇。收獲時株選,選結莢多、莢果整齊飽滿的植株,脫粒后粒選,選皮色好、粒大粒飽、有光澤、顏色一致、無病蟲害、無損傷的。
(2)精細播種 春播鮮食大豆適宜播期為5厘米地溫穩(wěn)定通過15℃即可播種,覆膜情況下可使5厘米處地溫提高3~5℃,這樣膜下5厘米地溫穩(wěn)定通過l2℃即可播種。豫東地區(qū)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如土壤墑情適宜,可隨即播種,如墑情不足則要順壟澆水接合底墑。播種后每畝用50%乙草胺乳油75毫升對水50公斤均勻噴灑,隨噴隨覆膜,膜面要拉平,膜邊要壓實。覆膜后要將壟溝再噴灑一遍除草劑,以防雜草滋生。
鮮食夏大豆播種越早越好,搶時早播是鮮食夏大豆獲得高產的關鍵。搶時早播能延長鮮食大豆的生育期,特別是延長營養(yǎng)生長時間,使植株高度、節(jié)數(shù)、分枝數(shù)增加,利于實現(xiàn)增產。
合理群體結構是鮮食大豆取得高產的重要措施,要根據品種特性、種植方式、土壤肥力、管理水平進行科學調節(jié)。目前豫東地區(qū)推廣的鮮食春大豆品種大部分屬有限結莢習性,植株大多較矮,直立而不易倒伏,要加大群體以利高產。一般春大豆要求每公頃種植105000~120000穴,每穴留苗2~3株,每公頃成苗不超過30萬株。
鮮食夏大豆品種大多屬于有限結莢習性,植株大多較高,不適宜密植。一般要求每公頃種植90000~97500穴,每穴留苗1~2株,每公頃成苗不超過22.5萬株。
無公害鮮食大豆生產中施肥必須堅持有機肥、底肥為主,堅持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及施用無公害化肥。提倡使用堆肥、漚肥、廄肥、綠肥、秸稈肥、餅肥、微生物肥等,禁止用硝態(tài)氮肥(如硝酸銨、硝酸鈣等),限量使用化肥,做到農家肥與化肥、微生物肥配合適用。鮮食春大豆,植株大多矮小,直立而不易倒伏,一般較耐肥,不易徒長,與粒用大豆相比,增施肥料有利高產。但鮮食夏大豆不耐肥,施肥量一般要求較少,過量用肥易發(fā)生徒長和倒伏。施肥要注意氮磷鉀配合,早施基苗肥,重施花莢肥。
一般每公頃施農家肥15000公斤做底肥,磷酸二銨150公斤、硫酸鉀75公斤、尿素75公斤作種肥,施肥要做到氮磷鉀肥大量元素和硼、鉬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遲效、速效肥并用。鮮食大豆在苗期時可每公頃施尿素120~150公斤,在初花期追施尿素75~105公斤,結莢盛期噴施葉面肥,用磷酸二氫鉀200毫升對水5公斤,隔7天重噴1次。如果在苗期發(fā)現(xiàn)缺微量元素時,則應采用葉面噴灑的方法。如缺鉬元素時,用0.1%鉬酸溶液在大豆開花前噴灑,每公頃噴施600~750公斤。鋅、錳肥宜在施用大量元素肥料或農家肥時混合施用,鋅肥一般用硫酸鋅15~30公斤,錳肥一般用硫酸錳2~4公斤。
無公害鮮食大豆的蟲害主要有大豆胞囊線蟲、地老虎、棉鈴蟲、蚜蟲、豆稈黑潛蠅、小造橋蟲、蝸牛、紅蜘蛛等,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根腐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等。防治鮮食大豆病蟲害,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突出生態(tài)控制為主,以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為原則,協(xié)調應用農業(yè)、生物、物理和化學綜合防治技術,嚴禁使用國家規(guī)定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或“三致”作用的農藥。
(1)防治的原則 鮮食大豆病蟲草害,一般在發(fā)生期防治1次,距離采收期前20天不再防治。
(2)防治蟲害 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每公頃用48%樂斯本乳油3000毫升,加適量水稀釋后與225公斤細干沙拌勻,順播種溝施于溝內。大豆線蟲病每公頃用30公斤物理保護劑無毒高脂膜拌種;苗期蚜蟲,每公頃施3750毫升EB-82滅芽菌劑,對水750公斤,或用Bt(蘇云金桿菌)粉劑每公頃1500~2250公斤對水至500倍液噴施,兼治紅蜘蛛。中后期棉鈴蟲、造橋蟲、斜紋夜蛾等害蟲發(fā)生,于3齡前用生物制劑青蟲特1000倍噴灑葉面,或者用高滲阿維菌素每公頃49.5~60.0克對水900~1125公斤噴施。
(3)防治病害 根腐病,每公頃用11.25公斤青枯散菌劑對水4500公斤,于大豆播后30~40天灌穴。當大豆葉斑病主莖葉發(fā)病率達5%~7%時,每公頃用抗生素農抗120和物理保護劑無毒高脂膜各2250克,或井岡霉素1500克,或硫磺脫懸劑225~300克,對水900~1125公斤,葉面噴灑,可防治各種葉斑病。
(4)防治草害 主要以人工拔除為主,輔以化學除草。
豫東地區(qū)的綜合防治措施,主要是實行科學合理的作物輪作制度,減少作物重茬,綜合防治地下害蟲和病害,推廣應用復合肥、科學合理的配施微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
無公害鮮食大豆的檢驗分為產地檢驗(采摘上市前檢驗)和市場(批發(fā)或零售)檢驗。以產地檢驗為主,以同一品種、同一田塊、同期采收的鮮食大豆,以1公頃為一抽樣批次,不足1公頃也視為一個批次。產地檢驗或申請使用無公害鮮食大豆標志時,應對表l、2所列項目做全項檢驗。
表1 無公害鮮食大豆中重金屬及有害物質限量標準
表2 無公害鮮食大豆中農藥最大殘留量 毫克/公斤
無公害鮮食大豆的收獲期應在豆莢肥大、并且尚未轉色時及時采摘上市。要看準市場空檔,利用稀缺、反季節(jié)的優(yōu)勢達到較高的經濟效益,同時著重打無公害品牌效應,不同品種的適宜采收期應根據豫東地區(qū)氣候特點、品種特性、市場需求及加工利用要求而定。
[1]施立善,江紅英,楊暉,等.鮮食大豆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大豆通報,2005(1):16-17.
[2]傅旭軍,朱丹華,李百權,等.鮮食大豆浙鮮豆2號的選育與栽培技術[J].大豆科技,2010(6):64-65.
[3]李峰,呂金富.鮮食大豆品種在東北地區(qū)的高效豐產栽培技術[J].中國種業(yè),2013(10):64-65.
[4]周賢東.鮮食大豆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J].大豆通報,2006(6):4-7,37.
[5]魯長根,吳早貴.無公害鮮食大豆生產技術[J].上海農業(yè)科技,2004(4):75-76.
[6]陳霞,劉麗君,趙貴興,等.不同播期鮮食大豆品種生育特性及品質評價[J].大豆科學,2008,27(6):988-992.
[7]邢邯,陳新.南京市溧水縣鮮食大豆生產調查[J].大豆科技,20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