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吶 安徽界首 236500
淺談綠色學校建筑結構設計
文/孫吶 安徽界首 236500
隨著環(huán)境污染的日益加劇,節(jié)能成為各行各業(yè)發(fā)展的焦點方向之一,建筑行業(yè)也是如此。綠色節(jié)能建筑成為行業(yè)關注的重要方向。學校作為重要的公共建筑,它的結構設計工作不僅要保證施工質量,還需要考慮其他一些問題。本文主要就綠色學校建筑結構的設計進行簡單的分析。
綠色建筑;結構設計;學校建設
綠色建筑設計的主要目標是為居住者提供健康舒適的環(huán)境,學校是重要的公共建筑。本文主要介紹綠色學校建筑設計的思路,希望能對相關設計人員的工作有所幫助。
學校屬于乙類建筑,為了保證學校的安全,建筑過程中必須加強防震設計。國家建筑工程分類標準中介紹,學校建筑如教學樓、學生宿舍、辦公樓等等防震等級不能低于乙類建筑,防震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建設地抗震設防烈度等級,下面就學校建設的抗震設計進行簡單分析。
(一)確定框架-剪力墻結構中合理的剪力墻數(shù)量
學??拐鹪O計時應該選擇抗震性能比較好的結構形式,框架-剪力墻結構優(yōu)勢明顯,廣泛應用于各種抗震建筑的結構設計。建筑設計中,工作人員應該注意,框架-剪力墻結構的設計不能影響建筑整體的布局,一般情況下框架-剪力墻結構分布在樓梯間、室外分隔墻等等部位??刂瓶蚣軙惺芤欢ǖ牡卣饍A覆力矩,設計工作初始必須保證這部分力矩小于總傾覆力矩的二分之一,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抗震等級決定了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級。部分框架梁可能會與剪力墻重合,這部分框架梁可以保留,也可以設計成為暗梁,但暗梁的寬度應等于墻體的厚度,暗梁的高度為墻體厚度的2倍??蚣芰嚎v向受拉鋼筋支座的最小配筋率決定了邊框梁及暗梁的縱向配筋率,為了保證結構的安全,框架梁下的剪力墻上需要設置暗柱或者壁柱,暗柱及壁柱的位置根據(jù)實際工程情況設置在合適位置。
(二)加強樓梯間構造措施
樓梯間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通道,在火災、地震等危險發(fā)生時是主要的逃生通道,但樓梯間的受力情況比較復雜,地震發(fā)生時很容易遭到破壞,因此,加強樓梯間抗震強度是建筑抗震設計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說,為了保證樓梯間的抗震性能,設計時應選擇板式樓梯,樓梯間周圍應設計剪力墻,樓梯間板式結構的配筋形式為雙層雙向配筋。如果樓梯間的梯跑跨度較大、且樓梯間設計時沒有設置剪力墻,則需要設置樓梯梁,樓梯梁應該在平臺上靠近踏步位置處。樓梯間的抗剪構造措施對于抗震設計十分重要,一般需要使用箍筋加密,如果發(fā)現(xiàn)樓梯間的抗剪強度不足,需要設置吊筋。
(三)加強二次結構構件抗震構造措施
混凝土結構設計中二次結構構件抗震措施必須重視,實際的設計過程中經(jīng)常被忽視。如果建筑物的層高比較高,設計人員應重點關注后砌隔墻的穩(wěn)定性,尤其是自承重墻體,因此,需要對后砌隔墻的厚度、配筋情況等等內容進行復核。當墻體較長時,為了保證墻體的安全穩(wěn)定性,需要在墻體中間設置混凝土構造柱,后砌墻的拐角、門窗洞口邊均需要設置構造柱,相鄰的構造柱間間距應大于4m,如果墻體的高度在4m以上,需要沿墻全長澆筑混凝土現(xiàn)澆帶,混凝土現(xiàn)澆帶設置在墻體半層高或者門洞上,與墻柱連接。
綠色建筑設計應該從建筑材料、建筑結構等等方面綜合考慮。
(一)使用高性能的材料
建筑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包括鋼筋、混凝土、墻磚三種,它們的性能直接決定了建筑結構的質量。因此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鋼筋混凝土材料的選擇十分重要。如果承載力相同,在豎向承重構架中應選擇強度等級高于C40的混凝土,這樣對于減少構件的截面尺寸,降低混凝土的用量十分有幫助。此外,為了盡可能地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混凝土的耐久性應較好。鋼筋混凝土建筑施工時,施工現(xiàn)場必然會存在噪音及粉塵污染,為了盡量減少污染,可以采用預拌混凝土進行施工,這種方法能夠節(jié)約資源,對于減少施工成本比較有幫助。為了節(jié)約鋼鐵資源,建筑設計時應選擇強度、韌性、焊接性能均較好的鋼筋材料。此外,選擇加氣混凝土砌塊及燒結頁巖實心磚混合的形式進行墻體的砌筑,可以有效的節(jié)約資源。
建筑抗震設防等級為8度時,如果使用框架結構進行建筑施工,很難達到建筑變形要求,而使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則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部分建筑的平面不規(guī)則,比如L型平面,為了防止影響建筑的質量,設計工作中應該盡量避免設置伸縮縫,剪力墻的布置應該遵循分散、對稱的原則。建筑構造時應該注意以下問題:后澆加強帶的設置必不可少,無論是地下室還是地上建筑。后澆加強帶設置時,需要將平面劃分成長度小于45m的單元,后澆加強帶設置時應選擇膨脹混凝土進行施工,混凝土通常需要在45天之后澆筑,加強筋的設置十分重要,一般來說加強筋的面積應該為主筋的一半;樓板、屋面板的配筋工作必不可少,配筋是,鋼筋的直徑可以在8mm左右,相鄰鋼筋間的間距應為200mm左右,頂層、端開部位的配筋率可以適當提高;建筑物保溫隔熱設計可以有效的節(jié)約電氣能源,是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之一。
為了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必須對建筑荷載進行計算。學校建筑有辦公室、教室、衛(wèi)生間、走廊等等,功能不同,各部分的荷載分布也不相同,比如,教室、辦公室等部分的平均活荷載的標準值為2.0kN/m 2,而檔案室等部位的平均活荷載的標準值為5.0kN/m 2,因此建筑設計時,相關工作人員可以使用一定的計算軟件,計算建筑物的樓面活荷載,比如PKPM計算軟件。
如果建筑物的環(huán)境類別一般,梁保護層的最小厚度可以取20mm,部分梁支座的縱筋排數(shù)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為2排或者3排,縱筋排數(shù)不同,鋼筋量的有效截面高度會存在一定的區(qū)別,一般來說,單排鋼筋梁為H-40,雙排為H-70,設計繪圖時需要設計人員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復核計算。
綠色學校的建筑結構設計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實際的設計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綜合考慮結構、電氣、設備等等問題,不斷總結工作經(jīng)驗,保證結構設計更加安全、穩(wěn)定,最終實現(xiàn)綠色節(jié)能的目標。
[1]姜傳華.淺談綠色學校建筑結構設計[J].建筑節(jié)能與綠色建筑,2013,(15).
[2]柯曉靈.淺談綠色建筑的結構設計方案[J].能源環(huán)境,2012,(13).
孫吶(身份證:341282198604010324),1986.04—,女,漢族,畢業(yè)于安徽工業(yè)大學。研究方向:建筑結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