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評
事件:《海灣消息報》近日發(fā)表文章認為,人民幣最終將成為國際三大貿易結算貨幣之一,并將對海灣國家的石油貿易產生重要影響。
點評:鑒于中國經濟、貿易與金融實力,人民幣終將在國際貿易與金融中顯示其重要性,將對維持100多年壟斷地位的美元形成有力挑戰(zhàn)。中國近期的經濟減速會刺激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隨著人民幣匯率和自由兌換進一步放開,人民幣潛力將得到完全釋放。
中國從2012年起已經在與伊朗、委內瑞拉、安哥拉等國家的石油貿易中采用人民幣結算,并有可能在今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目前海合會6個成員國中的5個都采取緊盯美元的匯率政策,專家建議,如果石油貿易結算貨幣變更,將可能對貿易平衡產生重大影響,海灣國家應早做準備。
事件:俄氣公司地下儲氣庫管理局局長謝爾蓋·韓在接受企業(yè)內部雜志采訪時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計劃促進中國發(fā)展地下儲氣庫體系。
點評:此舉無疑可以避免俄氣公司對華輸氣期間的投資增加。5月21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簽署了天然氣購銷合同。由于中國地下儲氣庫能力不夠發(fā)達,俄羅斯對中國輸氣日不均勻性的問題異常突出,這可能導致俄氣公司投資開支上升。另一方面,中國東北地區(qū)擁有天然氣田,因此中俄在聯(lián)合建造和使用地下儲氣庫的合作前景具有切實的輪廓。
事件:國際能源署(IEA)日前表示,未來10年美國頁巖油產量衰退時,全球將需要更多的中東原油。但國際能源署警告稱,波斯灣生產商們可能仍無法彌補缺口,油價有上升的風險。
點評:國際能源署在十多年的能源投資展望最新報告中指出,預計從2020年左右北美產量進入停滯期,然后從2025年以后開始回落,穩(wěn)步增長的石油需求更依賴于中東的投資。為了彌補供應缺口,直至2025年,中東地區(qū)將需要花費900億美元/年以滿足全球對其石油的需求。但由于高企的地緣政治風險和社會開銷,中東地區(qū)可能無法彌補供應缺口。IEA表示,如果中東無法彌補美國產量下降引起的預期供應短缺,那么到2025年每桶油價可能攀升15美元。
事件:據(jù)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亞天然氣管道C線5月31日投產送氣。
點評:C線的建成,能滿足我國23%的天然氣消費需求,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節(jié)能減排意義重大。使用等量的燃料,天然氣比薪柴減少排放二氧化碳量53%,比煤炭減少42%,比燃料油減少31%,比柴油減少29%。目前國內很多城市都在節(jié)能或者治理霧霾,但對清潔能源的需求,特別是天然氣的需求現(xiàn)在還比較緊張。那么這個氣進入中國,肯定像“久旱之后的春雨”,能夠很大程度改善中國目前的環(huán)境。
事件:日前,中國石化旗下兩家上市子公司江鉆股份和*ST儀化發(fā)布公告稱,中國石化正在籌劃有關重大事項,股票開始停牌。
點評:據(jù)悉,此次兩家上市子公司雙雙停牌,與中國石化專業(yè)化重組有關。兩家公司都有可能成為中國石化旗下專業(yè)化業(yè)務的整合平臺。
中國石化煉化工程于去年5月份在H股上市,成為當時港股最大IPO。2014年,中國石化率先推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并進一步推動內部專業(yè)化重組。3月,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掛牌成立。該公司將成為中國石化加油站、點內非油銷售業(yè)務的唯一運營主體,這意味著中國石化非油業(yè)務分拆終于成行。另據(jù)中國石化內部專家說,傅成玉今年已經63歲,極有可能退休。這也是中國石化在近年來加快專業(yè)化重組的原因。
事件:由3家中國民營企業(yè)、1家俄方企業(yè)合作的跨國能源項目日前獲得國家發(fā)改委核準批復,將于明年5月正式開工,開啟了中國民企跨國能源項目的先河。
點評:這個項目為阿穆爾—黑河邊境油品儲運與煉化綜合體。3家中國民企同時還收購了俄羅斯圖伊瑪達石油天然氣封閉式股份公司75%股權,與俄方共同投資19.8億美元開發(fā)兩大油氣田,探明石油儲量9660萬噸、天然氣儲量644億立方米,開采權有效期至2035年。目前正進行開采前的勘探工作,未來將為阿穆爾—黑河綜合體項目提供充足穩(wěn)定的原油供應。
事件:美國能源信息署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美國的汽油消耗量相較于1998年達到的峰值,已經下降了將近75%。
點評:上述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無疑是美國經濟結構調整的結果,它的能源使用效率在提高,機動車的節(jié)能技術在提升。從戰(zhàn)略上看,美國從能源的凈需求者逐步向能源供給者轉變,將深刻改變全球能源版圖,也會對世界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美國過去的對外戰(zhàn)略主要是圍繞著能源來進行布局,現(xiàn)在美國提高了能源的獨立程度和水平,將會改變美國的戰(zhàn)略重點。另外隨著美國成為成品油的凈出口國,也會利用它的市場地位和已經形成的金融體系來掌控能源定價權,對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可能是個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