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治平
綜合標準化十談之五具有標準化哲理認知的行業(yè)技術專家
——試論綜合標準化的人才要求
沈治平
綜合標準化的成果水平取決于投入團隊綜合素質與扎實工作程度的完美結合,否則只能枉費投入無果而終。綜合標準化需要具有標準化哲理認知的行業(yè)技術專家團隊,了解世界范圍同業(yè)水準,對行業(yè)發(fā)展有高瞻遠矚的視角。具有系統(tǒng)工程概念與WSR系統(tǒng)技術的實操技能,外語及計算機網絡能力勝任需求。
綜合標準化 人才 知識 邏輯 哲學
在我國標準化領域,近年來一批標準化人才進入國際標準化組織各級專業(yè)崗位,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人員日益增長,這與我國經濟總量迅猛增長,在世界占比不斷提升是相關聯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國內標準化工作領域,人才匱乏。既包括標準制定實施實務方面,也包括頂層設計規(guī)劃以及學科建設理論指導方面。我們當然可以認為下一代比上一代聰明,把問題留給他們去解決。但是,教育培養(yǎng)應從當下就做。綜合標準化要面對目標對象的核心的綜合的問題,要真正解決問題提升行業(yè)企業(yè)的業(yè)務,如果能發(fā)現鍛煉培養(yǎng)出成批的適應社會轉型的標準化人才,這是大家所樂見的。
標準化事業(yè)也是一項產業(yè),從上到下形成產業(yè)鏈。由此,其人才結構必定是依附于鏈上不同階段的。規(guī)劃調整體制機制需要專門人才,編制修訂標準、印刷出版發(fā)行保護知識產權沒人才無法維持良性循環(huán),財務管理策劃方方面面都需要特定的人才。在改革轉型的大環(huán)境下,各環(huán)節(jié)呼喚人才輩出。當然我們更多的注意到的是制定標準環(huán)節(jié)。一是提出的標準有見地;二是能解決問題水平高。誰無動于衷,誰遭遇損失。沒有人才達不到如此境界,提高標準化水平也就無從談起。
在風險投資領域,一些卓有成效的投資人告訴我們,遴選風投項目除了評估項目前景,對項目人的認定會超越許多不確定因素。我國著名生物學家饒毅曾著文介紹美國科學基金會科研基金支持做法,一是項目評估,二是直接寬松對待業(yè)務能力出眾,道德品行高尚的申請人(即使項目方向可能變化)。我國標準化——尤其是綜合標準化項目也應關注人才因素。
可以說,沒有適合的人才,就不會有好的標準。沒有業(yè)務能力強視野寬闊的領軍人才,更不會有綜合標準化對象目標的實質性成果提升。
更具體一點,綜合標準化項目帶頭人的選取極為關鍵。關系成敗,不可小視。當然,人才也一定是隨著項目開展成長的,但一定是可塑之材。
已故的前上海寶鋼副總工程師曾樂,是一位焊接技術業(yè)務造詣很深的專家。雖然許多工業(yè)部門都有焊接行業(yè)標準,但還是有很多人避近就遠要用曾樂主編的標準。他有自己的實驗室支撐標準數據,按他的數據去做效果就是好。當他住院昏迷期間,病房外還有人等待請教技術問題。
上海標協副主任包起帆領銜做過一批標準,其中有些成為有影響的國際標準,其本身就是位技術發(fā)明家。
年輕一代標準化管理者也有優(yōu)秀代表能以成果示人。中航綜技所梁麗濤及其團隊編著的《發(fā)展中的標準化》讓人耳目一新,肯下功夫有獨到見解。中船綜技院李強及其團隊“綠色船舶”標準化的推進,表現出專業(yè)的眼光,可以成為標準化方法的典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原院長王忠敏,也是一位看得到問題,敢言、有批判精神的標準業(yè)者。
主持推動綜合標準化的領銜人,在基層除了具有領導能力總體把握能力,再能拿出成果作品成為團隊信服的楷模就更有說服力了。而且拍板決定疑難抉擇也會比較準確。因為現實中不缺能提出要求號召的行政性領導,但尤其缺乏更多能以優(yōu)秀作品示人、正確務實指導、引領團隊深入的專業(yè)帶頭人??辗旱幕虿恢呺H的“指導”,讓人不得要領就會不得不淪于形式主義的舊巢。
由于綜合標準化要解決綜合性的問題,也就要求具有寬泛的知識結構,不僅有基本的專業(yè)背景,也要求具備相關聯的知識體系,有的說法是丁字形知識形態(tài)。處理跨專業(yè)跨行業(yè)的協調必定提升人的素質要求,知識結構單一顯然不能適應綜合標準化。
在綜合標準化活動中,可以這么說,看不到綜合素質高肯花功夫做事的人,就不會有能解決問題取得真實成果的指望。有些人干了多年標準,無人考核追究效益成果,一路風生水起光環(huán)照耀。但要干綜合標準化,要解決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則力不從心。所以真要干成一件事,人才因素至關重要。當然人是在過程中成長的,只有具有良好成長性的人才,才能擔當大任,擔負綜合標準化重任的帶頭人角色。
客觀上,我國科研成果與人才評判相當的不完善;科研經費發(fā)放、標準項目款項支持方式與管理也會導致追求數量,追求短平快,“劣幣驅逐良幣”難以避免。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加強社會治理水平,標準化發(fā)展有望相應得到治理提升。
標準化需要的人才不僅不亞于其他學科領域,而且由于其綜合性系統(tǒng)性的特點,加上學科發(fā)展需要積累突破,更呼喚素質優(yōu)良的人加入其中。在以往現實中,可以看到一些部門尤其是不以標準為主業(yè)的業(yè)務部門有些不適合做專業(yè)的,被安排做標準,要標準承擔引領產業(yè)提升重任,真是令人堪憂?,F在已開始有所轉機,博士碩士高學歷已不鮮見。那么標準化需要什么樣的人呢?
不同的上級領導提拔任命領銜綜合標準化的操盤手可能不會相同,我們在此強調的是職業(yè)要求。識別真正能解決核心問題的人才,必定是有深厚的專業(yè)背景,有一定的哲理認知能力。了解世界范圍同業(yè)水準,對行業(yè)發(fā)展有高瞻遠矚的視角。全球經濟技術一體化,又要求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與計算機網絡運用能力,這些都是勝任職業(yè)發(fā)展的基本技能。綜合標準化的領銜人物近期只能在就職人員中物色,輔以適當培訓。遠期就得基于標準化學科發(fā)展,培養(yǎng)綜合型標準化一代新人。
標準化學科的建立與成熟,將會有效推動正規(guī)學歷教育,培養(yǎng)適應新時期要求的標準化從業(yè)者。綜合標準化全面的成熟推進無可避免的要求通過正規(guī)系統(tǒng)培養(yǎng)的標準化人才,具備寬厚的專業(yè)技術背景,開放的標準化認知與哲理思維,標準化經濟效益評估方法,尤其是系統(tǒng)工程技術的具體應用。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鐚W科跨行業(yè)的綜合問題又特別需要綜合協調能力。比如循環(huán)經濟綜合標準化,跨越面很寬,互相關聯度大,各自為政難達預期。沒有足夠的人才,綜合標準化大規(guī)模成批的成功缺乏有效基礎。
在標準化基層的工作者,需要理論工作者開放思維切合實際的指導支撐。條理性原則性的號召要求如何化為有效易行的操作方法,都需要各層面標準化工作相關者上下求索,探尋示范性路經。
當下,為推動標準化人才成長,可以看到在職宣貫培訓工作常抓不懈。比重最大的一般都是文本編輯培訓。上海等省市推出標準化工程師職稱培訓與考試,“標準化工程師”是今后從業(yè)者基礎的相當于中級職稱的培考。高級職稱能否稱為“標準化系統(tǒng)工程師”?建議逐步加大文本編輯以外能力的培訓。著重加強標準文本與行業(yè)實務的真實聯系。培養(yǎng)針對行業(yè)企業(yè)業(yè)務開展綜合標準化的能力,在現實業(yè)務中增長有效確定標準化對象的能力---制修訂什么樣的有影響力的標準;從實際業(yè)務對標準的反饋中動態(tài)完善標準化的能力。
上述所列各項要求是基礎,最終還是要歸結到能夠拿出令人信服的東西來,能不能解決問題。帶頭人不僅能布置提要求,也能有效組織團隊實際出手操刀出成果作品,令團隊引為楷模。
經濟社會中的各種實踐活動遵循著一定的規(guī)律和法則,系統(tǒng)工程學界通常利用“物理W”,“事理S”和“人理R”等名詞對上述規(guī)律和法則進行表述。該方法論認為處理任何復雜社會問題,都需要充分懂物理、明事理和通人理。
在國外,有把學術性質的博士學位稱作PHD。前兩個字母是英文哲學的縮略,中國的學位沒有關聯哲學概念。其實如同其它學科,標準化也是需要哲學思維,尤其是高層把握大局的人。不完全對等簡而言之,要有“度”的把握。
有很多人單向思維,覺得標準越多越好,“好”標準是“上層”的標準,而下層標準企業(yè)標準是“差”標準。制定盡可能多的標準,并且盡可能升為上層標準,這些都是片面的低級認識。
標準化是一把雙刃劍,一定要把握好“度”。哪些可立為標準,應該處于什么層次的標準還是大有學問的。有些沒有必要定為上層標準的,要有把控。要有市場競爭觀念,創(chuàng)新觀念。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市場占比如此之大,難道就應該立為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嗎?用它去壓制打擊蘋果OS操作系統(tǒng)標準,這符合完全的市場競爭原則嗎?所以以聯盟標準形式存在是合適的。汽車品牌型號如此之多,千萬不要將某一型號標準作為普遍標準。只能將某些共同特征如安全要求等作為共同標準。
在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標準化的觀念也應相適應。以往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分工界面模糊,標準交叉重合,時而變身遷移。現在國標委開始明晰分類試圖梳理清楚,這是進步與提升。國家標準以強制性和基礎通用、管理、方法以及關鍵共性技術、重要產品為重點,行業(yè)標準以本行業(yè)的產品標準為重點。這也是對標準管理者觀念、素質的要求,梳理清晰也是轉型提升的過程。這是當下階段的認識,今后的大趨勢將會由原先的行政管理部門色彩的的行業(yè)標準會轉化為聯盟標準、協會、學會標準會。在眾多國家標準化體制中,有沒有一款比如美國體制生態(tài)中能促發(fā)社會經濟良性發(fā)展的運行機制值得中國標準化體制參考借鑒呢?標準化的動力來自何方?是市場自愿還是政府管控?
當人們看到一個水準平平,僅代表某單一利益主體的標準在上層標準中出現,看到利用標準徇私尋租,就會議論紛紛耿耿于懷,就會懷疑提供公共產品的管理部門道德公正與權威。本文就此狀況歸入對人的觀念能力要求來討論,希望越來越少看到新問題的出現,尤其不要看到職業(yè)不端。
標準化水準取決于人的素質。人的認知能力的提高也促進標準業(yè)者開放思維接受不同體制的成果。標準化學科建設亟需發(fā)展,從教育入手培養(yǎng)新人。知識面寬泛,基礎扎實,具有哲理認知,能勝任綜合標準化系統(tǒng)的大跨度規(guī)范行為方式的高端要求。
[1]梁麗濤.發(fā)展中的標準化[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3.7.
[2]李強,李天煜.加強綠色船舶標準研究 完善船舶工業(yè)標準體系[C].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綠色科技與綠色船舶技術標準研討會論文集.2013.12.5.
[3]王忠敏.標準化新論----新時期標準化工作的思考與探索[M].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4.
[4]劉怡君,王光輝,姜景,等.基于WSR系統(tǒng)方法論的循環(huán)經濟綜合標準化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3,10:75-79.
The achievement level of comprehensive standardization lie on perfection coalescent with comprehensive diathesis of joined team and hard work. Technologist group with philosophy sense in scopes be require on comprehensive standardization, witch well know level of same business in the word, show great foresight angle of view to development. One be provided with systems engineering concept and actual skill of WSR systems technology, foreign language and computer network ability on requirement.
comprehensive standardization, talent, scholarship, logic, philosophy
上海外高橋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