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試論國民革命時期中共領導下的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

        2014-02-03 10:48:36張繼汝
        中共黨史研究 2014年5期
        關鍵詞:新聞界漢口聯(lián)合會

        張繼汝

        (本文作者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2012級博士研究生 武漢 430079)

        在20世紀20年代的國民革命運動時期,在國共兩黨的領導之下,各地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民眾運動。關于這一時期國共兩黨合作開展的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學生運動、婦女運動以及商民運動,學界已有眾多研究成果問世①關于這一時期民眾運動研究成果的梳理,可參見秦佳: “國民黨民眾運動研究 (1924—1937)”,碩士學位論文,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第1—2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民眾運動外,國共兩黨也特別注意對新聞界的發(fā)動。在1926年初召開的國民黨二大上,時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的毛澤東就作了關于宣傳工作的報告,對兩年來的宣傳工作進行總結與反思,在此基礎上通過了《關于宣傳決議案》和《關于黨報決議案》,并有意在此后的工作中“實現(xiàn)宣傳的統(tǒng)一”,這些都表明國共兩黨進一步認識到宣傳工作在國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②《關于宣傳決議案》, 《政治周報》第6—7期合刊,1926年4月10日。。此后,統(tǒng)一宣傳的工作確實得到很大推進,不僅一些地區(qū)的黨報紛紛創(chuàng)刊,而且不少地區(qū)的新聞界還形成組建新聞記者團體的一個小高潮,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就是北伐軍攻下武漢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應運而生的。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是中共領導下的第一個新聞記者團體③方漢奇、李矗主編:《中國新聞學之最》,新華出版社,2005年,第224頁。,但由于資料限制,對于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尚缺乏專門探討④目前涉及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研究有袁繼成等:《武漢國民政府時期武漢地區(qū)的新聞事業(yè)》,《武漢新聞史料》1985年第5輯;馬光仁:《武漢國民政府時期的武漢新聞界》,《新聞大學》1989年第1期;唐惠虎、朱英主編:《武漢近代新聞史》,武漢出版社,2012年,第359—364頁;等等。。鑒于此,本文通過挖掘相關報刊資料,對這一時期的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加以進一步研究。

        一、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成立之背景

        武漢位居中國腹地的中心地帶,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方面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北伐軍占領武漢后,彭述之曾在《向導》周報上發(fā)表文章指出武漢的重要性:“武漢據(jù)中國地理之中心,扼長江和京漢、粵漢兩路之樞紐,在經濟上除上海外,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yè)區(qū)域;在軍事上,北可以沿京漢路直趨河南而取北京,東可以順長江直撲皖贛以臨江浙,西扼四川而南障湖南,并且有全國產量最大之兵工廠;在政治上,坐守武漢可以鎮(zhèn)壓西南而與北京對峙??傊?,無論從經濟、政治、軍事各方面看,武漢在全中國的地位上是非常重要的,武漢可以說是兼有上海的經濟地位和北京的政治地位二者之長。”①述之:《北伐軍占領武漢以后》,《向導》第171期,1926年9月20日。武漢地位之重要,吸引了各派勢力在此角逐,新聞界更是如此。自辛亥以降,代表不同政治取向的報刊在此生根發(fā)芽。雖然在袁世凱統(tǒng)治時期,武漢的新聞業(yè)曾遭到沉重打擊,但是到20年代,武漢新聞業(yè)已逐步復蘇。一篇發(fā)表于1925年的文章就指出:“武漢報紙近幾年來,單就大小日報說,已發(fā)達到六七十種?!雹谌罩?《對于武漢各報之評議》,《武漢評論》第12期,1925年5月16日。亦有人撰文指出,到1924年國民黨改組前后這一時期,武漢的“報紙又復大盛”,并將1921年到1926年這一時期稱為武漢“新聞事業(yè) (發(fā)展)的第四個時期”。這一時期在武漢出版的“一大張以上的報紙”就達到42家,每日出版三大張的至少已達14家,兩大張的至少有8家③管雪齋:《武漢新聞事業(yè)》,漢口市新聞紙雜志暨兒童讀物展覽大會編:《新聞紙展覽特刊》,1936年,“論著”第14—16頁。。

        雖然這一時期武漢的新聞業(yè)已經開始復蘇,并達到相當規(guī)模,但由于在北洋軍閥統(tǒng)治之下,武漢的大多數(shù)新聞機構都被直系軍閥所收買和控制,輿論界呈現(xiàn)魚龍混雜的局面。當時《大漢報》的胡石庵對新聞界的現(xiàn)狀深感痛心,曾在該報發(fā)表《石庵痛言》指出: “兩年以來,武漢兩埠之通訊社,及大小報館,相繼崛起者,不下五六十家。一般人認為樂觀,吾則認為悲觀,一般人認為文化事業(yè)之發(fā)達,吾則認為乞丐團體之發(fā)達也。蕭耀南督鄂以來,即利用一般無賴文人之弱點,羅而致之,俾聽命于其麾下,只須分出其萬分之一之余唾,即不啻千間廣廈,足以博無數(shù)寒士之歡顏,有求得每月數(shù)百元之津貼者,亦有求得每日數(shù)十元之號外刊費者,黑幕重重,筆不勝述。奸如賈似道,尚有人歌功頌德,賤如魏忠賢,尚有人請建生祠;歷來無行文人,徒以迫于饑寒之故,不能不自貶其人格,吾于同業(yè)中人,亦惟有曲為之諒云爾。”④管雪齋:《武漢新聞事業(yè)》,漢口市新聞紙雜志暨兒童讀物展覽大會編:《新聞紙展覽特刊》, “論著”第33—34頁。漢口《中西報》的王粹軒亦指出:“泊黨勢衰弱,軍閥專橫,各有用心,咸以報館為武器,凡有價值之報館,威脅利誘,無所不用其極,倘宗旨稍一不定,不為武力所懾服,即為金錢所收買,一報館之經理,身充顧問、諮議等職,不知凡幾,無怪乎仰人鼻息,而以報館為寄也。”⑤王粹軒:《漢口中西報萬號紀念獻詞》,《漢口中西報萬號紀念刊》,漢口中西報館,1936年,第2頁。由此可見,在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之下,武漢地區(qū)的報刊雖然表面上看似比較繁盛,但大多依附于軍閥,新聞界的情形不容樂觀。據(jù)郭沫若記載,當時的漢口還是舊勢力潛伏的巢穴,吳佩孚逃走后還不上十天,一般的人多相信他會卷土重來,因而市街上的大商家都還沒有開市,各種報紙也都沒改換舊時論調⑥《郭沫若文集》第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第93頁。。

        因此,雖然北伐軍到達武漢后,一些反動報紙紛紛??侣劷绲那樾我灿兴挠^,但“繼續(xù)出版的報紙中,不乏詆毀、攻擊革命的言論”。對此,國民黨內特別是漢口市黨部的一些人亦有清醒認識。由漢口特別市黨部所辦的《漢聲周報》曾刊文分析革命軍占領武漢后新聞界的情況:“各報的一千元、一千五百元的津貼無形的取消,平日一切揮霍的費用,無人接濟,這種痛苦明明是革命軍給的……所以他們將報紙張數(shù)減少,將重要消息擱置,壓抑革命的宣傳,并于字里行間隱以攻擊國民政府的形跡?!雹僭^成等:《武漢國民政府時期武漢地區(qū)的新聞事業(yè)》,《武漢新聞史料》1985年第5輯。

        武漢新聞界的這種狀況對于急需輿論宣傳的革命軍來說,無疑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為了讓新聞界更好地服務于國民革命,以“擴充革命的認識和革命的氣勢”,北伐軍總政治部加強了對新聞界的整頓,不僅開始把報界拉在手里,封了兩家非常反動的報館,而且組織了一個新聞檢查委員會②《郭沫若文集》第13卷,第93—94頁。。據(jù)包惠僧回憶,武漢新聞檢查委員會是由省市兩黨部及省市政府同武漢行營和總政治部聯(lián)合組織的。當時的革命軍總政治部主任鄧演達以為他是一個共產黨員,又是一個湖北人,在武漢的人事和社會關系比較熟悉,就要他來擔任新聞檢查委員會主席這個職務,起初他認為這個工作很難做好,表示猶豫,后來因為被鄧演達的熱情和信任所感動而接受了這項任務。他擬定了一個新聞檢查辦法,同各報社的代表開過兩次座談會,聽取新聞界的意見,參加了鄧演達親自主持的一次新聞記者招待會,在普海春舉行晚宴。在這次招待會上,先由鄧演達致詞,各報社的代表都講了話,提了一些要求,主要是發(fā)揚民主,新聞檢查的尺度放寬。時任總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的郭沫若同《武漢商報》的總編輯鄒碧痕因意見不合,拍桌對罵起來,弄得不歡而散。③《包惠僧回憶錄》,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7—278頁。由此可見,武漢新聞界各報社的負責人對北伐軍的抵制情緒還是比較明顯的。當時的情形也確實如此。據(jù)相關報紙記載,1926年9月12日下午,總政治部在漢口市黨部招待各報記者及京滬各報駐漢通訊員,宣布新聞檢查條例八條,“武漢報界對于檢查新聞,認為事實上多有困難,表示否認”,于是當即召開談話會,雙方辯論長達三小時之久,最終才決定“報紙于拼版前,須先送 (新聞檢查委員會)檢查,再行付印;各通訊社稿及各通訊員所發(fā)之電報及通信,一律須送往檢查后,方可印發(fā),否則以拒絕檢查論”,除對“報館及該通訊社即行查封外,所有負責人員一律以軍律懲辦”④《黨軍頒布檢查新聞條例》,《申報》1926年9月16日。。新聞檢查條例的頒布無疑對新聞界言論產生較大影響,但這種偏重消極的檢查制度不但無法根除反革命勢力,而且也有損革命軍倡導言論自由的精神。因此,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新聞界在國民革命中的宣傳和動員作用,創(chuàng)建武漢新聞團體的工作在1926年末被提上日程。

        二、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創(chuàng)建

        關于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創(chuàng)建,管雪齋在《武漢新聞事業(yè)》一文中曾有記載:“十五年北伐軍到達武漢,各團體由黨部領導,相繼成立。這時《楚光日報》的宛希儼⑤宛希儼,湖北黃梅人。1923年在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中共南京小組五名黨員之一。與此同時,根據(jù)中共中央的決定,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925年初,任直屬中共中央領導的中共南京支部書記,主持南京黨的工作。1926年1月赴廣州,旋奉國民黨中央宣傳部調令到武漢,協(xié)助董必武籌辦《楚光日報》。同年5月,出席中共武漢地方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共湖北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執(zhí)行委員,負責宣傳工作。參見《武漢市志·人物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510—511頁。,任漢口特別市黨部宣傳部長,發(fā)起組織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并自任領導之責,于十六年二月開始籌備。”⑥管雪齋:《武漢新聞事業(yè)》,漢口市新聞紙雜志暨兒童讀物展覽大會編:《新聞紙展覽特刊》, “論著”第34頁。但據(jù)筆者查閱相關資料,武漢新聞界最初籌備的團體組織并非純粹的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而是“新聞界聯(lián)合會”;發(fā)起人也并非共產黨人宛希儼,而是《革命軍日報》的劉鶴群。1926年12月29日,由《革命軍日報》的劉鶴群邀集武漢新聞界同人在漢口民國日報館召開第一次籌備會,列席者除劉鶴群外,還有市政周刊社李均新、《新民報》謝蒨茂和李慎安、《楚光日報》符世樑、血光通訊社吳紹益、漢口《民國日報》李達可、人民通信社帥元鐘等人。經會議討論議決主要事項如下:(1)推到會者為籌備員;(2)會員以報社、通訊社為單位,新聞記者本人亦可加入;(3)定名為武漢新聞界聯(lián)合會;(4)籌備地點暫設《民國日報》,永久會址則請政府撥給;(5)籌備經費由發(fā)起報社、通訊社暫墊 (發(fā)起報社除到會外,更通函農工通訊社加入為發(fā)起人),將來由大會扣還;(6)起草章程,推定劉鶴群、吳紹益、李達可起草,由下次籌備會審查后,再提交成立大會通過;(7)十六年一月三日下午二時在《民國日報》開二次籌備會議,審查章程,決定成立大會日期;(8)推李慎安、李均新、謝蒨茂起草大會宣言,俟開成立大會提出;(9)致函農工通訊社請加入為發(fā)起人;(10)會址,開辦會,推劉鶴群事先向政府接洽;(11)在籌備會中其他應辦事宜,推劉鶴群、李達可負責進行。①《漢口新聞界籌備聯(lián)合會》,廣州《民國日報》1927年1月13日。按照上述議定日期,1927年1月3日,武漢新聞界同人又在漢口民國日報館召開第二次籌備會,討論了團體簡章草案、發(fā)起宣言等重要事宜②《新聞界聯(lián)合會二次籌備會》,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1月5日。。會后所發(fā)布的《武漢新聞界聯(lián)合會啟事》指出:“同人等為宣傳革命主義,統(tǒng)一輿論,發(fā)揚民眾運動起見,特發(fā)起組織武漢新聞界聯(lián)合會,已由發(fā)起人假《民國日報》館,召集兩次籌備會議,設立籌備會書記處于德安里一號《民國日報》編輯部。凡武漢新聞界,無論團體、個人,同情上述宗旨者,均請即日向本會書記處接洽,申明加入,以便定期召集預備會,決定成立大會日期。”③《武漢新聞界聯(lián)合會啟事》,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1月8日。

        然而,雖然武漢新聞團體在1926年末即已開始籌備,并在隨后召開了兩次籌備會議,并對成立新聞團體的主要工作進行了討論,但武漢新聞團體的籌備工作進行得并不那么順利,可能因武漢新聞界的復雜情形而遭遇了多方阻撓。因此,在時隔長達兩個多月后,才又重新在漢口民國日報館召開第一次發(fā)起人大會,并于1927年3月10日在報章上刊登發(fā)起人啟事:“同人等為改善新聞技術,增進輿論威權,鞏固革命勢力,并維護自身利益起見,特發(fā)起組織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會員以個人為單位,凡我新聞界同人務望于十二日以并駕臨而投函漢口老閘錦春里《楚光日報》社接洽加入,共同籌備第一次籌備會,并定于十三日下午一時在歆生路德安里一號《民國日報》編輯部舉行,屆時無論加入未加入者均望一致蒞會共同進行,是所至禱?!卑l(fā)起人是來自《中央日報》《革命軍日報》、漢口《民國日報》、漢口《新聞報》《楚光日報》《新民報》《商報》《江聲報》《大陸報》《公論報》 《鄂報》《大漢報》《黃報》《血花世界日報》以及雪花社、人民社、國聞社等新聞機構的新聞從業(yè)員和上海《申報》、上?!缎侣剤蟆否v漢記者等共56人。④《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發(fā)起人啟事》,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3月10日。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在武漢新聞團體籌備的過程中,無論是作為發(fā)起者的報社、通訊社還是新聞從業(yè)者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團體名稱也由“新聞界聯(lián)合會”改為“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會員資格的限定亦由“團體、個人”都可以申請入會到明確規(guī)定“會員以個人為單位”。之所以在短短兩個多月中會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筆者認為這與國民革命時期的政治環(huán)境和武漢新聞界的狀況密切相關。團體名稱由最初的“新聞界聯(lián)合會”到最終具體為“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表明會員的入會資格發(fā)生了變化。從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最終對會員資格的限定僅允許各報社、通訊社的主筆、編輯、訪員入會來看,實際上是將服務于新聞界的管理人員特別是作為商人的報業(yè)老板排除在組織之外,這與國民革命時期國共兩黨對商人在一定時期的革命性的界定有很大關系。

        在革命浪潮風云激蕩的國民革命時期,國共兩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依據(jù)政治態(tài)度及其表現(xiàn)將商界劃分為上層和中下層,認為商界上層不支持革命,甚或是反革命勢力,且與帝國主義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由此將商界上層界定為不革命或反革命的階層,成為被打倒的對象①朱英: 《商民運動研究 (1924—1930)》,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63頁。。嚴格說來,報社和通訊社的社長、經理等并不能被看做商界上層人物,但在新聞機構的普通職員眼中,社長、經理等作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與控制者,卻被等同于商界上層。因此,受當時革命話語流行的政治因素影響,許多地區(qū)的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都特別強調所謂的革命性與革命化而認定報社和通訊社的社長、經理不具備會員資格,亦即否認他們具有新聞記者的資格。在這種情形之下,新聞機構中的社長與經理等人被有意排除在新聞記者團體之外。

        此外,新聞記者對自身利益的維護,也是將社長、經理等管理人員排除在記者團體之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大革命時期,各地不斷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工人運動、店員運動以及勞資糾紛,工人與店員要求增加工資與改善工作環(huán)境的斗爭此起彼伏,致使各地“工潮倏起”,勞資關系非常緊張,各地報紙的相關報道層見疊出。新聞界也受此影響,作為受雇階層,許多地區(qū)的新聞記者也紛紛向報社和通訊社的社長、經理發(fā)起加薪運動,同樣導致相互之間的關系趨于緊張。為反對資本家階級的壓迫,配合此一時期風起云涌的民眾運動,新聞記者還提出要組建純粹的“勞工”團體,避免團體組織受到社長與經理等管理人員的控制,以維護自身的職業(yè)利益。在這種特殊環(huán)境的影響下,代表資方的社長、經理當然不可能被認可具有新聞記者的資格而加入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

        會員資格限定由“團體、個人”都可以申請加入到明確規(guī)定“會員以個人為單位”的轉變,一個值得注意的原因則是新聞界自身的分化與斗爭。前面已經提到,北伐軍初到武漢之時,新聞界的情形與前相比更趨復雜,很多報社、通訊社長期依附于軍閥以換取官方津貼,這些新聞機構對北伐軍從心底里并不歡迎,千方百計阻止革命宣傳。這些新聞機構的負責人很可能對國共兩黨倡議組織的新聞團體百般阻撓,武漢新聞界在幾年前組織新聞記者俱樂部時就出現(xiàn)過類似情形。當時,曾最先議決以團體為單位入會,但由于一些報館“表示拒絕參加”,不得不改變加入方式為“不以團體為單位,而以各報社、各通訊社社員之各個份子為單位”,以抵制這些報館的反對主張②蔡寄鷗:《武漢新聞史》,中日文化協(xié)會武漢分會,1943年,第63頁。。北伐軍攻下武漢后,新聞界的形勢與前相比則顯得更為復雜,出現(xiàn)上述情況的可能性更大。

        在聯(lián)合會籌備期間,籌備委員會審查了發(fā)起人資格,具體討論了組織大綱及大會宣言,確定了會員征求方法和成立大會籌備事項,為大會的順利成立作了準備。經籌備委員會通過,成立會員資格審查委員會,具體審查會員入會資格,并從審查委員會中推舉鄒碧痕、羅普存、鄧瘦秋三人負責審查發(fā)起人之資格。對于成立大會準備事項,推舉楊錦仲、宛希儼、毛盛炯擔任起草宣言及組織大綱;由籌備委員會出成立大會特刊一大張,舉出孫伏園、陳啟修、宛希儼、楊錦仲、鄧瘦秋、鄒碧痕、羅普存為大會特刊編輯委員,并要求各報在成立大會當日均應有紅色印刷的紀念文字?;I備會還具體分配了籌備會各項工作的負責人。最后,經發(fā)起人大會討論決議,定于3月20日在血花世界總理紀念堂舉行正式成立大會。

        “革命事業(yè)賴繼起,血海茫茫怒翻花”。在寓意深刻的血花世界召開成立大會,也映照出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以統(tǒng)一革命宣傳、改良出版技術、增進輿論權威、擁護新聞記者本身利益”的宗旨③《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成立大會紀》,漢口《新聞報》1927年3月22日。。是日,整個紀念堂內各種標語和各團體所贈匾額滿布,會場懸掛著由國民黨中央黨部、國民政府、省市兩黨部以及各界所送對聯(lián)。除會員100余人外,尚有各界來賓千余人。由籌備會推定陳啟修、宛希儼、鄒碧痕為大會主席團主席,并遴選陳啟修為總主席。由陳啟修致開會辭,宛希儼報告籌備經過。時任國民黨中央黨部宣傳部部長、國民政府委員的顧孟余、國民黨中央委員詹大悲、湖北省黨部劉筱卿、漢口特別市黨部李國喧、全省總工會代表劉少奇、漢口商民協(xié)會代表劉一華、省政委員會代表雷大同先后到會致詞或演講。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顧孟余的致詞。他首先肯定了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成立的意義,“今日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成立的意義非常重大,在中國歷史上,比任何事都有價值些”,強調新聞記者“目前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革命的,一是反革命的,決對不要徘徊二者之間,作中立的態(tài)度,我們新聞記者,最主要的,是要認識革命要點及策略,更其是要能作正確的宣傳,領導民眾及督率當局一切行動,而造全世界輿論中心的武漢”。①《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成立大會盛況》,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3月22日??梢?,顧孟余的講話在肯定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成立積極意義的同時,更強調在革命浪潮席卷全國、國民革命節(jié)節(jié)勝利的時期,提醒“執(zhí)輿論之牛耳”的新聞記者只有“革命”與“反革命”的兩條路可走,沒有曖昧路線可供輿論界選擇,這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武漢新聞界情況的復雜。

        接著成立大會通過了大會宣言。宣言首先闡述了新聞記者團結的重要性:“新聞記者要能實現(xiàn)他的使命,第一個重要條件便是團結。因為只有團結才能形成一種力量,靠這種力量才能達到我們所要達到的目的。”同時宣言也承認:“新聞記者是最不容易團結的,尤其是我們武漢新聞界,十幾年來,處于直系軍閥積威之下,忠實者橫被摧殘,狡黠者奉命惟謹,督辦老爺們的幾名咨議,幾百洋錢,便能買得大家歡天喜地,歌功頌德,在這種情形之下,根本就談不上團結,更談不上什么有意義的團結。”但是,隨著革命形勢的蓬勃發(fā)展,國民政府已經遷到武漢,各階層民眾也從軍閥的壓迫之下解放出來走上革命道路,因此宣言指出,在這種情況之下,新聞界如果依然是保留著從前無組織無聯(lián)絡,各自為謀的沉悶態(tài)度,“在革命理論上沒有一個切磋研討的機關,在新聞技術上,得不到集思廣益共謀改進的功效,尤其在宣傳策略上,沒有一致的主張和共同的意見,這在整個的革命工作上,是多末大的損失啊”。正是為了補救這過去的損失,所以“要把武漢從事于新聞事業(yè)的同志聯(lián)合起來,在黨的領導之下從事革命工作,集合多數(shù)人的力量與意見,統(tǒng)一宣傳策略,改良新聞技術,增進輿論威權”。宣言表示,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成立一定能打破武漢新聞界的沉悶和不進步,“肅清內部一切落伍份子,鏟除一切舊有積習,在中國國民黨領導之下,造成一個革命的民眾的輿論中心,擔負我們新的使命”。②《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成立大會宣言》,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3月20日。由上可以明顯看出,宣言將革命與職業(yè)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強調要團結起來“從事革命工作” “統(tǒng)一宣傳策略”,以“造成一個革命的民眾的輿論中心”;另一方面則表示要“改良新聞技術,增進輿論權威”,以維護自身的職業(yè)利益。

        大會還通過了籌備委員會制定的《組織大綱》。《組織大綱》規(guī)定會名為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以“統(tǒng)一革命宣傳、改良出版技術、增進輿論權威、擁護新聞記者本身利益”為宗旨,這充分體現(xiàn)了團體成立所要達到的兩點目的:統(tǒng)一宣傳與維護業(yè)界利益。這也表明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成立不僅僅是新聞記者本身的需要,更能凸顯這一時期革命宣傳的需要。

        會員是團體成立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團體代表性的一種體現(xiàn),特別是像新聞界組建的職業(yè)性團體。新聞從業(yè)員能否入會,是否有資格入會,本身就意味著新聞界是否承認其新聞記者身份的合法性?!督M織大綱》規(guī)定的會員入會資格為:(甲)現(xiàn)任武漢各報館主筆、編輯及訪員;(乙)現(xiàn)任武漢各通訊社主筆、編輯及訪員;(丙)外埠駐武漢之特別通訊社;(丁)經本會特許加入之周刊、月刊或其他定期刊物之主編人,但同時又規(guī)定必須“經本會會員二人以上之介紹,執(zhí)行委員會之通過始能加入為本會會員”③《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成立大會紀》,漢口《新聞報》1927年3月22日。。可見,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會員是以個人為單位的組合,這是其區(qū)別于報界團體的顯著特點之一。新聞從業(yè)員能否入會不在于該從業(yè)員是否受過良好的新聞教育訓練,而是由該從業(yè)員在報社、通訊社從事哪一種工作所決定的。這種規(guī)定也反映了新聞記者團體是將新聞記者作為一種職業(yè)而非專業(yè)來定位的。

        《組織大綱》還規(guī)定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內部組織機構“以會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關,會員大會閉會期間以執(zhí)行委員會為最高權力機關”,“執(zhí)行委員會由大會選舉正式委員九人、候補委員三人組織之”,執(zhí)行委員會設主席一人,由執(zhí)行委員九人中選出。執(zhí)行委員會的具體分工如下:

        主席:(甲)召集執(zhí)行委員會及會員大會;

        (乙)督促各部進行各項日常會務;

        (丙)為執(zhí)行委員會開會時之主席;

        (丁)對外代表本會,但遇有重大事件發(fā)生時,須經執(zhí)行委員會全體決議后始能發(fā)表意見;

        文書部:管理本會出入文件及開會記錄等事;

        宣傳部:管理本會一切出版品及圖書搜集事宜;

        事務部:管理本會會計庶務事宜;

        游藝部:管理本會各種同樂游藝事宜;

        交際部:管理本會一切交際事宜。

        另外,《組織大綱》還明確了會員所須履行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會員義務包括遵守本會會章及一切決議案、按期繳納會費、維持及發(fā)展本會會務;會員權利包括享受本會一切出版品及圖書之公共閱覽權、在革命工作上得受本會之絕對保護、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等;經費的來源主要來自會員會費、黨部和政府之補助以及會員捐款三項,并特別強調“非經全體會員大會議決為有必要時,概不募款”。

        最后大會選舉宛希儼 (共產黨員)、陳啟修(共產黨員)、鄒碧痕、鄧瘦秋 (共產黨員)、秦君俠 (共產黨員)、王民仆、喻的癡、邵季昂、鳳竹蓀等九人為執(zhí)行委員,王子林、羅普存、黃達權等三人為候補執(zhí)行委員。經出席大會的全體會員一致議決,明確提出“反對軍事專政,反對個人獨裁,擁護鏟除封建勢力的救黨運動,擁護中國國民黨,擁護國民政府,歡迎汪精衛(wèi)主席復職”。同時作出以下決議案:(一)擁護中央全體會議,恢復黨權;(二)質問蔣介石摧殘革命輿論;(三)歡迎汪主席復職;(四)肅清新聞界反動分子;(五)通電援助梧州《民國日報》、南昌《貫徹日報》被封事,并以大會名義發(fā)出《迎汪精衛(wèi)復職電》《擁護中央全體會議電》。①《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成立大會盛況》,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3月22日。需要指出的是,過去學界一直認為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關于《質問蔣介石摧殘革命輿論》和《肅清新聞界反動份子》的決議是在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作出的,但根據(jù)筆者查閱的資料,這兩份決議都是1927年3月20日在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成立大會上作出的。

        由上可知,在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籌備和成立過程中,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起到了支配性作用。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共產黨人還被選為聯(lián)合會的主要領導人。成立大會決議案大多都是對幾天前在漢口閉幕的中國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所作決議的響應,但觸及了當時政治上最為敏感和復雜的問題。有學者就此指出,這一時期的“遷都之爭,迎汪精衛(wèi)復職、提高黨權運動,均是國共之間和國民黨內不同派系之間激烈沖突的反映,而矛盾的焦點則集中于蔣介石一身”②王奇生: 《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1924—1927)》,張海鵬主編:《中國近代通史》第7卷,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4頁。。這種沖突在1927年前后的武漢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因此,聯(lián)合會在成立時即作出這樣的決議案,反映出該會在成立之初就已經自覺不自覺地卷入政治旋渦。之所以說該會是“自覺”地卷入政治旋渦,主要是因為在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領導人中,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占絕對的優(yōu)勢地位,因此在當時作出這些決議案,實際上顯示了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的影響力;所謂“不自覺”是新聯(lián)會成立于國民革命的浪潮之中,而這一時期因為遷都之爭、提高黨權運動、反對蔣介石軍事獨裁、驅逐張靜江等少數(shù)老朽分子執(zhí)掌黨國要政、歡迎汪精衛(wèi)回國復職等呼聲已彌漫于武漢各界的話語之中,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作出這樣的決議也是現(xiàn)實使然。

        三、成立初期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活動

        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從1927年3月20日成立,到1927年9月25日漢口特別市黨部整理委員會召集各報社負責人開會商討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改組事宜,僅存在半年時間。其間又深受政局影響,特別是蔣介石發(fā)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后,共產黨人受到很大打擊,像該會的執(zhí)行委員宛希儼、陳啟修、鄧瘦秋、秦君俠等具有共產黨身份的團體領導人在改組中被迫退出,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基本停止活動。因此,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真正活動的時間其實是比較短的。雖然中共領導之下的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活動的時間較短,但是該會還是在一些方面作出了自己的歷史貢獻。

        (一)整頓新聞記者隊伍。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從籌備之始就明確自身的革命性,表示“要把武漢從事于新聞事業(yè)的同志聯(lián)合起來,在黨的領導之下從事革命工作”“統(tǒng)一革命宣傳”“增進輿論權威”,因此該會對頑固的反革命分子的態(tài)度是明確的。這從該會對新聞記者資格的認定就能反映出來。前文已經提及,凡是在武漢及外埠駐漢各報社、通訊社擔任主筆、編輯及訪員的新聞從業(yè)員以及經該會特許加入之周刊、月刊或其他定期刊物之主編人經該會會員二人以上之介紹,執(zhí)行委員會之通過就可以加入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①20世紀10年代之后,隨著報與刊的逐漸分離,定期刊物大多不再被認為是新聞報紙的范疇,而更多地被界定為期刊雜志,很多從業(yè)員所擔當?shù)氖俏娜硕皇切侣動浾叩慕巧?,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允許經該會特許的周刊、月刊或其他定期刊物主編人加入,一方面可能是為了更大限度地團結期刊界的主要負責人共同致力于革命的宣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周刊、月刊或其他定期刊物的主編人所做的工作也大抵上等同于報館里的內勤記者即編輯。。但是,由于在北洋軍閥時期,武漢的新聞機構負責人大多被直系軍閥所收買和籠絡,因此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一開始就在新聞記者資格的界定中將這些人否定。不僅如此,在該會成立大會上,經到會會員一致議決還作出了“肅清內部一切落后的分子”的決議案。然而,由于新聞界情形的復雜,一些新聞從業(yè)員過慣了軍閥統(tǒng)治下接受津貼狂嫖濫賭、買馬票、叉麻將、討姨太、購婢女的生活,不僅在革命宣傳上百般阻撓,還有不少人假借新聞記者之名行敲詐之實②袁繼成等:《武漢國民政府時期武漢地區(qū)的新聞事業(yè)》,《武漢新聞史料》1985年第5輯。。為此,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專門發(fā)出啟事指出:“本會為革命記者之集合體,努力為國造成全國輿論之中心,凡屬會員均本會旨,以潔進潔身自好,他無干求,頃得各方面報告,竟有無恥之徒,假藉新聞記者之名,向政府機關或人民團體甚至個人之□或請求津貼,或藉故敲詐,本會因知此輩非本會會員,第以其所藉之名為新聞記者,實有壞本會名譽,用特登報申明以后無論何界何人得知有人以報館或通訊社等以新聞記者之名索事詐財,請逕向本會報告,其人無論是否本會會員,本會必嚴為制裁也?!雹邸段錆h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重要啟事》,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5月24日。不僅如此,對于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這樣一個革命性組織,一些會員雖然加入了聯(lián)合會,卻干著反革命的事情,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也予以聲討。例如,曾任武漢《中央日報》編輯、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會員的周杰人在加入聯(lián)合會之后仍然“傾心反動”,并在蔣介石分共之后潛逃江蘇,擔任國民黨江蘇省黨部青年部部長,“為軍閥蔣介石之走狗”,該會認為這種反革命行為與會章相違背,將其開除會籍④《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啟事》,漢口《新聞報》1927年6月8日。。

        (二)發(fā)起全國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隨著革命勢力日益發(fā)展,農工商學各界均已有全國大團結之組合以領導各地團體組織開展民眾運動,配合革命的進行。然而,新聞記者雖然被譽為民眾之喉舌,握輿論之權威,在革命的宣傳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關系國運前途至為重大”,“本身利益尤應急謀改善”,卻尚未組織自身的全國性組織。鑒于此,為了團結全國新聞記者,集合新聞界的力量,共同致力于革命的宣傳和職業(yè)利益的維護,1927年4月18日①關于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發(fā)起成立全國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時間,《湖北省報業(yè)志》記載是1927年3月30日(《湖北省報業(yè)志》,新華出版社,1996年,第42頁)。據(jù)筆者查閱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給上?!渡陥蟆返碾娢淖詈笫鹈恰拔錆h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叩。巧”來看,該會發(fā)起全國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時間應是1927年4月18日。,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在武漢發(fā)起組織全國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代表大會,并通電北京、天津、武漢、廣東和四川等報業(yè)發(fā)達的各省市新聞記者征求意見,希望“集合各地代表共謀一切改進”,各地尚未組織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者“即起組織,以期一致”②《公電·漢口來電》,《申報》1927年4月24日。。據(jù)《湖北省報業(yè)志》記載,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號召得到了廣州和長沙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贊同③《湖北省報業(yè)志》,第42頁。。雖然組織全國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號召因政治局勢的變化而沒有最終落實,但通過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呼吁,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各地的新聞界認識到新聞記者團結的重要性。此后,不斷有一些地區(qū)的新聞記者號召和發(fā)起組織全國性的新聞記者團體,為新聞界的大團結奠定了基礎。

        (三)反軍閥、反帝國主義。雖然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是新聞記者的職業(yè)組織,但受革命潮流的影響,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還積極參加各種反對新舊軍閥和反對帝國主義的活動。例如,1927年4月28日,共產黨的領導人李大釗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殺害于北京,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在得到消息之后,對于“南北軍閥,肆意屠殺革命領袖,極為憤慨”,不僅號召各報刊、通訊社大力討伐,而且還為此專門召開執(zhí)行委員會進行討論,并最終決議以團體的名義發(fā)出通電予以聲討。通電指出:“自蔣逆中正,投降帝國主義者,在上海、廣州各地屠殺革命領袖,以博帝國主義者歡心,而取得三百萬海關余瀝后,北方軍閥張作霖師其故智,冀沾澤潤,李守常等二十一同志乃同罹慘禍。新舊軍閥,甘心為帝國主義者之走狗,不惜殘殺民眾,以逞其能。敝會一致議決,誓當竭力反對,尤愿以后死者熱血喚醒全國暨全世界同胞,認清大敵,努力奮斗,為南北死難諸同志復仇!關河匪遠,此志不渝。臨電不勝悲憤之至!”④《聲討新舊軍閥殘殺革命領袖》,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5月7日。從這則言辭激烈的通電中可以看到,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對南北軍閥破壞革命、殘殺革命領導人的行為極為憤慨,表示要“竭力反對”,不僅痛斥殺害革命領袖的奉系軍閥張作霖,而且也借此對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蔣介石予以聲討,并希望全國民眾能夠“認清大敵”“努力奮斗”。

        同時,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還以實際行動號召新聞界積極支援前線作戰(zhàn)的國民革命軍將士。1927年6月,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鑒于國民革命軍在河南境內與奉軍作戰(zhàn)時,由于奉軍炮火猛烈,將士死傷者甚多而發(fā)動全市新聞界支援前線將士,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第七次執(zhí)行委員會決定對前線將士預備慰勞,并由該會執(zhí)行委員邵季昂提出慰勞辦法,經執(zhí)委會一致通過,要求該會所屬報館、通訊社于一星期內預備慰勞禮品,送交該會,以便匯集分送各軍受傷將士⑤《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預備慰勞》,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6月8日。。聯(lián)合會還在此后成立的武漢各界慰勞傷兵會中主動擔負起宣傳的各項事務,大量報道前線的戰(zhàn)況,為前線將士搖旗吶喊⑥《漢市慰勞傷兵會成立》,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6月9日。。除此之外,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還積極參加武漢群眾運動委員會組織的各項活動,以其自身優(yōu)勢在其中擔任宣傳的職務,有力地配合了各種民眾運動的開展,為這一時期民眾運動的高漲作出了自己的貢獻⑦《本日歡迎凱旋將士大會》,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6月15日。。

        國民革命時期,帝國主義為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對中國革命百般阻撓,伺機破壞,因此國共兩黨都明確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口號,并號召全國民眾積極主動地參與反對帝國主義的運動,以挽救民族危亡。作為言論掌舵人的執(zhí)筆新聞記者不僅在報章上深刻批判帝國主義,以喚醒民眾、動員民眾,而且還以團體名義主動參與到反帝國主義的運動中,同社會各界一起為挽救時局而努力奔波。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成立時正是國民革命反帝運動的高潮階段,該會成立之初就主動參與各種反侵略的群眾運動,并在其中擔任重要職務。例如,1927年4月3日,日本在漢口制造了致使十人死亡,數(shù)十人受傷的“四三慘案”,激起了包括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在內的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 “武漢民眾,甚為激昂”。慘案發(fā)生第二天,武漢20個團體的代表30余人假市黨部召開緊急會議,組織武漢人民對日委員會,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等十余團體為委員,并推舉該會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宛希儼起草《武漢人民對日委員會組織法》;會議結束之后,由省市黨部與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等八團體領銜到國民政府請愿,呈遞請愿書和武漢各團體緊急會議所提條件①《全國民眾對四三慘案之激昂》,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4月5日。。

        四、結 語

        國民革命時期,尤其是北伐軍攻下武漢之后,是中國政治形勢出現(xiàn)新變化、新特點的重要時期。此一時期的武漢不僅充滿著國共兩黨與北洋軍閥激烈的斗爭,也摻雜著國民革命內部革命勢力與反革命勢力的較量。因此,面對武漢的復雜形勢,張?zhí)拙椭赋?“革命勢力雖然總沒有像今天這樣好的發(fā)展的機會,但是亦總沒有像今天這樣危險的形勢?!雹谔?《武漢攻下后國內外之形勢》, 《人民周刊》第24期,1926年10月1日。

        實際上,雖然北伐軍軍事勢力已經深入武漢,但是由于吳佩孚的直系軍閥勢力在此統(tǒng)治長達十年以上,武漢“可算受國民黨影響最少”。在這種情形之下,武漢的政治和社會形勢都異常復雜,“這里不僅有吳佩孚政治的反動,而且有反革命買辦階級和貪污劣紳土豪之社會的反動”。雖然這種反動勢力在國民黨統(tǒng)治較久的廣東和湖南也存在,但是在廣東和湖南“還有社會上革命勢力的組織與之抵抗”,甚至廣東的“買辦階級已經受過幾次嚴重的教訓,劣紳地主雖然未受政府和群眾方面嚴重的教訓,都受革命空氣包圍不敢放肆”;湖南革命運動的開展也已經有兩三年的時間,“群眾覺醒起來,有自己的組織,并時向軍閥和貪官污吏作戰(zhàn)”。武漢的情形則大不相同,“民眾組織在吳佩孚勢力統(tǒng)治下時就被解散了,隨后民眾只要有點抬頭表示,買辦劣紳地主即刻便壓迫下去。工會被解散了,學生被壓迫了,而饑餓貧困激成的農民運動也受武力的摧殘”,甚至在北伐軍占領武漢兩個多月之后,“吳佩孚黨徒的一班買辦劣紳的反革命仍然勢焰高漲,他們不是公然出來反對新的政權,但是他們的勢力滿布于都市與鄉(xiāng)村”。③魏琴:《北伐軍占領后的武漢》,《向導》第178期,1926年11月15日。

        針對反動勢力對革命的消極阻撓和蓄意破壞,對日益認識到宣傳工作重要性的國共兩黨來說,統(tǒng)一和擴大輿論宣傳無疑是軍事之外最具效力的選擇。而此一時期的共產黨人不僅明確提出“宣傳和運動是現(xiàn)在使民眾革命化的必要方策”,而且還要求地方黨委每月開展“思想輿論的調查”以及在廣東、湖南、湖北發(fā)展“黨獨立的政治宣傳”④《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文獻選編 (1915—1937)》,學習出版社,1996年,第680、736、768頁。。從這一角度來講,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在中共領導下成立并非歷史偶然,而是有其內在的必然性。

        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這種兼具宣傳與運動民眾雙重效應的組織的成立,可以看做是國民革命時期武漢民眾運動走向高潮的體現(xiàn)。由于該會成立初期的領導權掌握在一批共產黨員手中,因此這些團體領導人通過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在組織和發(fā)動新聞界人士配合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的政策宣傳、統(tǒng)一輿論以及反擊來自國民黨右派的進攻等方面發(fā)揮了獨特作用,在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民眾運動、壯大革命力量、推動革命蓬勃發(fā)展等方面也擔當了重要角色。不僅如此,作為中共領導下的第一個新聞記者團體,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在肅清新聞界反動分子、團結武漢新聞記者、加強各地區(qū)革命新聞記者的聯(lián)絡以及反對軍閥專制和帝國主義的斗爭中也發(fā)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不可否認,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在會務活動方面也顯示了某些認識上的局限。例如,作為新聞記者的職業(yè)團體組織,對會員及其所屬行業(yè)自我利益的維護本屬團體存在與活動的應有之義,也是團體自身凝聚力的具體體現(xiàn)。但是,由于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的成立正值國民黨內部權力爭奪全面發(fā)酵、政治斗爭異常嚴峻之時,受這一外在環(huán)境之影響,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亦被卷入政治旋渦,政治運動占據(jù)了該會大部分的精力。雖然該會在發(fā)起時就明確提出“維護自身利益”“改良新聞技術”,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對新聞記者及其行業(yè)利益的關注尚顯不足,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團體的凝聚力。因此,隨著政局變動,一些具有共產黨身份的領導人被迫退出后,武漢新聞界的形勢就出現(xiàn)了急轉直下的狀況,就連中共中央也不得不承認:“近來武漢政變,全國反動,全黨的宣傳和鼓動尤其減少,幾乎等于零;到處只見反革命派攻擊和污蔑本黨的宣傳和鼓動,而不看見本黨的答復,更談不上黨的主義和政策的宣傳和鼓動了?!雹佟吨袊伯a黨新聞工作文件匯編》 (上),新華出版社,1980年,第35頁。但是,即便如此,武漢新聞記者聯(lián)合會在中共早期新聞工作實踐中的作用仍不容忽視。它不僅培養(yǎng)和鍛煉了一批活躍在新聞界的專門人才,而且為其后中共的獨立宣傳以及在新的時代擔負起更具挑戰(zhàn)性的新聞工作積累了有益經驗。

        猜你喜歡
        新聞界漢口聯(lián)合會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34
        聯(lián)合會動態(tài)
        華人時刊(2022年4期)2022-04-14 09:27:56
        Seeking UNESCO's recognition for the baguette
        《漢口北》
        甘肅省農業(yè)產業(yè)聯(lián)合會會員單位
        學譯致用的日漢口譯教材與教學思考——以留學生日漢口譯課三種常用文本為例
        論一體化進程中的歐洲工會聯(lián)合會 Europen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 of the European integration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18
        鮑羅廷與收回漢口英租界
        江漢論壇(2015年7期)2015-02-27 16:05:34
        來自中國新聞界的清新之風——透視中國新聞界“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
        久久99国产伦精品免费|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 在线| 国产在线 | 中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V| 精品国产迪丽热巴在线| 日本少妇熟女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免费观看又污又黄的网站|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国产精品髙潮呻吟久久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长发 |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app |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va中文字幕亚洲久伊人|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品| 波多野结衣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日本女优爱爱中文字幕| 亚洲av不卡无码国产| 秋霞鲁丝片av无码| 超级碰碰人妻中文字幕| 91九色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 91视频88av| 亚洲av乱码国产精品观看麻豆|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擦边 | 日本韩无专砖码高清| 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下| 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18女下面流水不遮图|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女同恋性吃奶舌吻完整版|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禁hnn| 成人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