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宋曉黎楊:黑土地的歌者,“荒原杜拉斯”——文壇師友錄之十七

        2014-01-26 01:07:08何啟治
        海燕 2014年9期

        □何啟治

        宋曉黎楊又名宋曉玲。后來我看到她的散文《也是一種紀念》(刊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中華散文》),才知道其中蘊含著某種特殊意義的故事。

        在講述宋曉玲和她在文學(xué)道路上的追求之前,讓我們先來說說法國女作家杜拉斯吧。

        瑪格麗特·杜拉斯是法國著名的女作家。她以發(fā)表自傳體小說《抵擋太平洋的堤壩》而一舉成名。她的代表作《情人》被拍成電影,轟動全球。她的寫作別具一格,獨特奇異。她有很富于傳奇色彩的經(jīng)歷和驚世駭俗的叛逆性格。她是一位令當代法國驕傲的作家。近年來,她的作品在中國廣為流傳,受到中國讀者的好評。

        有北大荒的文友把宋曉玲比喻成“荒原杜拉斯”。我不知道是因為宋曉玲身上的那種桀驁不馴的性格,還是她文章中透出的那種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或者是因為她也喜歡喝酒,同時與杜拉斯一樣有著較為傳奇的身世,并把這些變成文學(xué)作品?如果把這倆女性作家放在一起比喻的話,我倒覺得這兩位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女作家身上都有那么一股子超群拔俗的才氣和她們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作個性。杜拉斯的一生,就是她不停創(chuàng)作的一部小說,而從荒原走出來的宋曉玲,也在用她的人生創(chuàng)作著一部屬于她的小說,且獨一無二。

        一、與著名女作家白薇擦肩而過——她差點成了白薇的養(yǎng)女

        初識宋曉玲是在1993年的初夏。她和來自安徽馬鞍山的郭翠華及來自遼寧本溪的趙雁這兩位女作家一起來到北京。我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的辦公室里接待了她們。宋曉玲是三人中個子最小、年齡也最小的一個,她穿著一件火紅的花裙子,一頭披肩的長發(fā),說話直來直去,機靈活潑,給我的印象深刻。我和她們一起談文學(xué)、談創(chuàng)作很投機。宋曉玲的一些觀點總是讓我刮目相看。她對問題的看法總是很前衛(wèi)。后來我問起了她在東北的生活和工作情況。通過那一席談,我對她的身世略知一二。

        宋曉玲出身在一個革命的書香家庭。父親是位才子,18歲就擔任了吉林省某縣的縣委書記,據(jù)說是我國年齡最小的一位縣太爺。后來被調(diào)到北京,給李立三當過秘書。她的母親是行伍出身,17歲隨大部隊南征北戰(zhàn),后來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指揮官。宋曉玲既繼承了父親的才華,又秉傳了母親剛烈豪邁的性格。

        中蘇建交后,中央決定在蘇聯(lián)的幫助下在東北建設(shè)一批現(xiàn)代化的機械化農(nóng)場生產(chǎn)糧食,便在北京選拔一批優(yōu)秀人員奔赴一線。宋曉玲的父親被中組部選派去東北負責和蘇聯(lián)人一起建造中國最大的機械化農(nóng)場。由此,宋曉玲的命運也隨著父親工作的調(diào)動而改變。1958年的春天,她出生了,伴隨著荒野里盛開的花兒。

        文化大革命前期,女作家白薇響應(yīng)黨中央的號召去北大荒體驗生活,創(chuàng)作謳歌那個時代的新作品。宋曉玲的父親是友誼縣委領(lǐng)導(dǎo)。白薇就成了她家的??汀C看伟邹比ザ及延啄甑乃螘粤岜г趹牙?,愛不釋手。小女孩的乖巧博得白薇無比的疼愛,后來她干脆把只有兩三歲大的宋曉玲抱回她住的外國專家樓,一住就是好幾天。白薇像媽媽那樣細心地照顧著幼年的宋曉玲,給她穿好看的花裙子,讀詩給她聽,晚上睡前還給她講一些美麗的童話故事。外國專家樓建在農(nóng)場的廣場旁,是蘇聯(lián)專家們的住所。后來蘇共領(lǐng)導(dǎo)人赫魯曉夫撕毀了合同,撤走了專家,那座小樓就成了接待外賓的住所。

        幼年的宋曉玲乖巧可愛,是個人見人愛的女孩。白薇膝下無兒女,一直單身,每次都抱著幼年的宋曉玲不撒手,幾次和宋曉玲的父母提起要收宋曉玲做養(yǎng)女。

        白薇說:“把她送我吧,我教她認字,等她長大了我教她寫作,長大了讓她成為一名出色的女作家?!?/p>

        “這……我得和老楊商量商量?!?/p>

        這里的老楊指的是宋曉玲的母親。父親和母親幾經(jīng)商量最終還是沒有答應(yīng)白薇的請求。宋曉玲是兄妹中的老四,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特別是父親,每次出差都要把她帶在身邊。所以在宋曉玲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親去過很多地方。佳木斯、哈爾濱、北京等等。

        白薇并沒有輕易放棄她要收宋曉玲當養(yǎng)女的想法,一次不行說兩次,這次來北大荒沒答應(yīng),下次來時又提。反反復(fù)復(fù)多次。最后的一次白薇從農(nóng)場走時差點帶走了幼年的宋曉玲。

        宋曉玲的母親是個很重感情重義氣的山東人。每次看到白薇失望的眼神心里就難過。平時白薇來家里母親總是盡可能給白薇做些好吃的補養(yǎng)身體(那時白薇的身體很弱)。善良的母親架不住白薇的苦求終于答應(yīng)了,并講好只做養(yǎng)女,不隔斷父母和孩子的關(guān)系。白薇聽后高興地流下了熱淚:“謝謝,謝謝你們!”并保證一定遵守諾言。這件事到此好像有了結(jié)尾,但沒想到就在白薇臨走前,幼年的宋曉玲突然發(fā)起了高燒,且一連幾天不退。白薇已經(jīng)定好了回香港的行程,不容改變。最后只好放棄,說好等下次回來再帶她走。天有不測風(fēng)云。還沒等白薇下次回來,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宋曉玲的父母成了“黨內(nèi)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quán)派”被揪了出來。白薇遠在海外,心急卻無力。

        宋曉玲聽她的父母說,十年動亂期間,白薇曾托人到國內(nèi)接過她??赡菚r紅色風(fēng)暴席卷全國,委托人根本無法找到他們。那封捎來的讓他們把幼年的宋曉玲送到邊城火車站指定地點的信也是兩年后才輾轉(zhuǎn)落到宋曉玲父親手里的。

        就這樣,白薇和宋曉玲擦肩而過,養(yǎng)女終沒收成。

        聽宋曉玲說,她走上文學(xué)創(chuàng)作道路后,去過香港。她偶然在街頭的報紙上看到白薇去世的消息。說白薇的墓碑前開滿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她回到荒原后說給她的父母聽,她的父母告訴她白薇特別喜歡那種小白花。每次下基層采訪回來,她都從野地里摘許多那種小花帶回來擺在她住的房間里。

        許多年后宋曉玲去法國,在巴黎塞納河上的大橋旁邊,她又一次看到了那種白色的小花。這讓她想起了白薇墓前的那片小白花,想起她和白薇擦肩而過的往事……坐在巴黎的那片開滿白色小花的草地上,她向女兒講起了白薇這位中國著名的女作家,講起了她和白薇的故事……

        二、特殊的身世和特殊的名字成就了她的文學(xué)道路

        有一幅畫面至今清晰地留存在宋曉玲的腦海里。七歲那年的一個清晨,她背上書包去鎮(zhèn)上小學(xué)報到。學(xué)校離她家不遠,過了馬路就是。吃過早飯,家里的保姆把她送到路口,她徑直朝鎮(zhèn)上小學(xué)走去。鎮(zhèn)上小學(xué)的大門是鐵鑄的,拱形,上面焊著幾個大字:友誼鎮(zhèn)小學(xué)。她斜挎著書包站在學(xué)校的大門口,望著那個拱形的校門,腦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話來:“長大了我要當個女作家?!彼约阂脖贿@沒頭沒腦的話驚住了。以至于幾十年那個場景像刀刻般印在了她的腦子里。這真是個奇怪的事件,但我想這很可能與她幼年和童年接觸的白薇、丁玲有關(guān)。丁玲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時,也經(jīng)常去他們家,和她的父母結(jié)下了很深的友誼。丁玲愛吃魚,每次她母親都給丁玲做魚吃。夏天太熱,勞動起來汗流浹背的,她的母親就找來布,給丁玲做了條肥肥大大的短褲子。那時丁玲總是抱著幼小的宋曉玲說些大人的話。讓她快快長大,長大后教她寫文章……教育心理學(xué)家曾說過,人的幼年潛意識常常會決定人一生的走向和成長。經(jīng)過人生的輾轉(zhuǎn)反側(cè),宋曉玲在而立之年最終還是走上了文學(xué)之路。這不能不說明教育心理學(xué)家的理論有其道理。

        九十年代初的《中華散文》上刊發(fā)過一篇題為《也是一種紀念》(后收入散文集《往事如煙》,1998年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哈爾濱’第1版)的文章。文章的內(nèi)容是述說名字的來歷和因名字而經(jīng)受的打擊。那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宋曉玲。沒想到一個名字蘊含了那么沉重的故事。后來我才知道,宋曉玲原本不叫宋曉玲,她的原名叫宋曉黎楊,是當年白薇給起下的。而且名出有因:宋曉玲的母親姓楊,“黎”字取自一位阿姨的姓。那阿姨是宋曉玲母親的參謀長,在一次突圍中為了掩護她的母親犧牲了。

        “咿呀學(xué)語時,家人親昵地稱呼我乳名,直到我懷揣著戶口本去鎮(zhèn)上小學(xué)報名時,我才知道我還有一個奇特的名字:宋曉黎楊。媽說‘黎’字取于一位烈士阿姨之姓。那阿姨是媽媽當年帶兵打仗時的參謀長?!畻睢秩∮谀赣H的姓氏,將黎楊放在一起,是為了紀念她倆在戰(zhàn)爭年代結(jié)下的生死情義。那個苦雨凄風(fēng)的寒夜里,母親流著淚將這凝重的名字的來歷講給我聽時,我對著一窗子的雷電流一個七歲孩子咸咸的淚……

        “都這么多年了,改它還有什么意義呢?叫吧,叫一輩子,也算是一種紀念。我說。

        “母親沒有再提改名的事,可我知道母親盼望著有一天我能對她說——

        “拎著媽的那只傷痕累累的皮箱,像三十年前媽走進荒原一樣,我走出了那片黑土地。一切記憶都讓人想流淚。我沒有揮手告別,我覺得揮不動。我無法忘掉跟隨了我三十多年的‘玲’字,也渴盼有一天能還我一生的初始。兩個名字都誕生于苦難,猶如一雙孿生兄弟,飽浸著歲月的滄桑融進我的血脈,成為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

        “重新拾起黎楊這名字應(yīng)該感謝文學(xué)……”

        宋曉玲曾對我講過她名字的故事,她剛剛上小學(xué),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不久她的父母被扣上了“黨內(nèi)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quán)派”的罪名揪了出來,厄運也緊跟著襲擊上童年的她。原本好好的一個很有意義的名字——宋曉黎楊也被學(xué)校工宣隊給改成了——宋曉玲。之后的日子可以想象,多數(shù)是在屈辱中度過的。這種生活也讓童年的她養(yǎng)成了孤寂倔強的性格。直到1991年她走向文學(xué),調(diào)入《北大荒文學(xué)》雜志社之后,這種苦難的經(jīng)歷又成為她筆下創(chuàng)作的題材,她拿起筆一篇篇寫出來。

        她以這樣的文字結(jié)束她名字的故事,結(jié)束那篇《也是一種紀念》的文章:“萬籟俱寂的午夜掬一盞小燈走入自己的世界。在審稿單的責任編輯這一欄莊重地寫下黎楊兩個字,手便有些抖動,心在隱隱的痛楚中撕裂開來,浸出幾珠紫黑的血滴。”

        有人說,苦難是作家最好的財富。這話對宋曉玲再合適不過了。正是由于那些苦難,宋曉玲拿起筆,走上了文學(xué)路,成就了她今天的文學(xué)事業(yè)。有一篇評論她的文章,題目是《峭拔于苦難中的靈氣——評宋曉玲的散文集〈雪地上的夢〉》。

        “不論生活給予你什么,你都應(yīng)該歡天喜地的接受?!痹S多年后,宋曉玲作為《北大荒文學(xué)》的副主編去荒原的深處給那些文學(xué)青年們講課的時候這樣說。我想她對苦難的理解已經(jīng)有了升華,達到了一種藝術(shù)的境界。

        她的第一篇散文,也是她的成名作——《小皮箱挽住一段歲月》寫的也是她與母親兩代人的經(jīng)歷。

        “三十年前,媽拎著一只皮箱走進了獐狍野鹿出沒的荒原;沒想到三十年后,我拎著媽的這只舊皮箱走出了這片黑土地。

        “一只傷痕累累的皮箱,很難被寫進歷史,而它卻真真實實走進了兩代人的生活。

        “那天走時,媽來送我。望著媽蒼老的身影我心里一陣酸楚,強咽下眼里的淚,腦子里回蕩著那首令人憂傷的《鄉(xiāng)愁》。

        “這別離,遠勝于對親情的撕扯!

        “提著媽的皮箱,我一步一回首地走了,在這個春日里,就像三十年前媽提著它走進這片荒無人煙草的甸子一樣?!?/p>

        這篇文章首發(fā)在《散文》雜志上,不久就被《散文選刊》選載,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這篇文章由此也成為她的代表作品。北大荒作家協(xié)會和《北大荒文學(xué)》雜志社聯(lián)合舉辦了“宋曉玲獲獎作品研討會”。

        瑪格麗特·杜拉斯以寫她母親的家鄉(xiāng)堤壩《擋住太平洋的堤壩》一舉成名。宋曉玲以寫她母親一只帶著戰(zhàn)爭風(fēng)云的小皮箱走入中國文壇。兩者之間有著不可否認的偶然和必然。

        特殊的身世和特殊的名字成就了她的文學(xué)道路,那個站在鎮(zhèn)上小學(xué)門前心里說“長大了我也要當一名女作家”的小女孩,終于夢想成真。

        由此,在下面的文字中,我就要以她的原名——宋曉黎楊——稱呼她了。

        三、固然是每個人的機遇不同,命運各異,做編輯和當作家也確實有一定的矛盾,但好編輯和好作家也不是絕對不可以兼于一身的。

        自1993年與宋曉黎楊認識以來,我們有過多次交談的機會,有時在電話里,有時是她突然到北京來組稿。

        她說話的風(fēng)格歷來比較直爽,也頗自負。有一次,談起文壇現(xiàn)狀,她的話語里竟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氣概。

        比如說,談起張煒的作品,她會坦率地說:“張煒以《你在高原》十個單元獲茅盾文學(xué)獎,但在我看來,《我在高原》中的《九月寓言》、《家族》、《如花似玉的原野》等等,沒有哪一部能超過《古船》的——《古船》的勇氣、擔當和震撼力無與倫比呀?!?/p>

        2009年夏,宋曉黎揚送女兒簫簫赴法留學(xué),特到何府辭行時與何啟治合影。

        我說:“好。我再問你:賈平凹的《廢都》,有人把他捧到天上去,有人又不屑一顧,你怎么看呢?”

        “《廢都》呀,不能簡單否定吧。它是屬于原生態(tài)的東西,反映了當代中國人某種較消極的狀態(tài)吧。可惜整個基調(diào)比較灰暗,性,也寫得不美呀!……”宋曉黎楊說。

        我說:“別看你個子小,倒還蠻有個性和主見呢!”

        黎楊笑笑說:“別看我個子小,內(nèi)存大著呢!”

        我心想,這個小精靈,個子小,卻心氣大,她精神上的力量大著呢!然而,作為《北大荒文學(xué)》的副主編,作為一名編輯,她給我的印象卻是有缺陷的。這根據(jù)主要是在她提供給我看的稿子上,有一些明顯的錯別字和標點符號使用不當?shù)牡胤?。不是無知不懂,是心不在焉,是粗疏。我便不客氣地說:“作家最重要的是寫好作品,如果文字標點之類有問題,編輯就要認真地做好文字加工工作,這才是對讀者負責的態(tài)度。”

        “何老師,你不知道我有多煩做編輯,太瑣碎了?!彼f。

        “好,讓我跟你說說一個有才氣的女作家沒有成為《當代》的編輯,卻在領(lǐng)導(dǎo)的關(guān)心下專心從事創(chuàng)作、成為一個作家的故事吧?!蔽翼樦男乃颊f。

        “誰呀?誰這么有福氣呀?”黎楊著急地問。

        “張曼菱。她是云南的女知青?!母铩蠡謴?fù)高考,她以云南高考狀元的成績考進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在校讀書時,就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我們《當代》雜志收到她的處女作是一部中篇小說,叫《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開頭并沒有被看好,是我們老社長韋君宜在一堆準備處理的退稿中發(fā)現(xiàn)了它?!?/p>

        “后來呢?”

        “后來就被刊發(fā)在《當代》1982年第3期上。然后,經(jīng)過補充,由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了單行本《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又由新銳導(dǎo)演張暖忻執(zhí)導(dǎo),改編、拍攝成為電影《青春祭》在國內(nèi)外公映,張曼菱還跟張暖忻他們的電影代表團到美國訪問。一個文壇新秀就這樣堂堂正正地出現(xiàn)在讀者和觀眾的面前?!蔽益告傅纴?,如數(shù)家珍。

        “哦,《青春祭》我看過。在大多數(shù)人都在寫知青的苦難生活時,她寫了邊疆農(nóng)村少數(shù)民族農(nóng)民對插隊知青的關(guān)愛,確實既新鮮,又溫暖,還真實感人?!崩钘詈魬?yīng)我說。

        “是的,從創(chuàng)作來說,這就是創(chuàng)新,獨樹一幟?!?/p>

        “后來呢?”黎楊又盯著問。

        “你想,一個還沒畢業(yè)的大學(xué)生有這樣的成績,當然會引起轟動了。后來,《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還獲得1982年《當代》文學(xué)獎。張曼菱畢業(yè)后的工作自然也備受關(guān)注了。”

        “把她分配到哪兒了?”

        “有不止一個崗位供她選擇。其中一個是到我們《當代》雜志當編輯,但被我們老社長韋君宜韋老太否決了。”

        “為什么?”黎楊顯然很驚訝。

        “就因為韋老太認為張曼菱個性太強,創(chuàng)作潛力大,認為她更適合當作家而不是當編輯——她后來被分配到天津,在蔣子龍麾下做了天津作協(xié)的專業(yè)作家。后來,張曼菱這第一位走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女性,果然有長篇小說《濤聲入夢》、《天涯麗人》,散文隨筆集《北大才女》、《中國布衣》等頗有震撼力和影響力的作品面世。最近又在促成兩岸合拍藝術(shù)紀錄片《西南聯(lián)大》,她還可以算半個紅學(xué)家,或有個性的紅學(xué)家……我們韋老太有眼光啊!”我頗感自豪地說。

        “唉,我怎么就沒遇到你們老社長這樣慧眼識珠的領(lǐng)導(dǎo)人呢?”黎楊一臉遺憾地說。

        “你也別嘆氣。固然是每個人的機遇不同,命運各異,做編輯和當作家也確實有一定的矛盾,但好編輯和好作家也不是絕對不可以兼于一身的。魯迅、葉圣陶、茅盾、丁玲都是公認的大作家,也是出色的編輯家??!”

        “所以……”黎楊調(diào)皮地說。

        “是的。所以你要安心工作,爭取做一個好編輯,也是個好作家。如何?”我說。

        “老難哪。我們《北大荒文學(xué)》是邊疆小刊物,沒法和文學(xué)名刊《當代》比。不怕你說我狂,我要在你的崗位上準會玩得飛起來!”黎楊的狂勁又冒出來了。

        “飛起來?怎么叫飛起來呀?怎么才能飛起來呀?”

        “啊,開玩笑呢!何老師面前豈敢狂言亂語。不過,我們應(yīng)該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同志沒錯吧。你看,都做編輯,又要當作家,真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呀。”黎楊頗認真地說。

        “這當然沒錯。所以,你不要老想飛,還是腳踏實地地干吧?!蔽艺f。

        “好,一言為定!”黎楊舉起右手,與我用力地擊掌,用自信的目光注視著我。

        四、黑土地熱情的歌者,黑土地文學(xué)的代表人物

        說起北大荒文學(xué),人們必然要說起一個人,那就是《北大荒文學(xué)》的副主編、北大荒作家協(xié)會的副主席宋曉黎楊了。不是因為她的職位,而是因為她的文學(xué)作品?,敻覃愄亍ざ爬褂芯涿裕汉玫淖髌凡挥迷u論,作家把作品拍在桌子上轉(zhuǎn)身就走。近三十年黑土地上的耕耘,宋曉黎楊以出色的荒原女作家聞名于中國文壇。不論是散文還是報告文學(xué),她的創(chuàng)作都形成了自己鮮明獨特的風(fēng)格。她的散文處女作首發(fā)于《散文》雜志,后被《散文選刊》轉(zhuǎn)載。之后的《給你》、《也是一種紀念》、《那天,我們?nèi)タ袋S河》、《雪落荒原》、《春天,我們?nèi)タ词捈t》等都在讀者中引起很大的反響。旅居海外后,她又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精美的域外散文。如:《蒙特利爾老街》、《干杯,蘭斯》、《塞納河畔的陽光》、《看望貝多芬》、《走進雨果故居》、《相信你,梵高》、《巴黎,那個遠在郊外的楓丹白露宮》、《仰望埃菲爾鐵塔》、《午后的巴黎圣母院》等等。她的文字和她的足跡拉近了世界與黑土的距離,有如一陣清新的風(fēng)吹過荒原大地。

        《黑龍江文學(xué)通史》(北方文藝出版社2002年,哈爾濱第1版)有專章介紹她及她的作品,對她的創(chuàng)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她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黑龍江作家協(xié)會委員,北大荒作家協(xié)會的副主席,原《北大荒文學(xué)》雜志的副主席。她先后出版了兩部散文集《雪地上的夢》(1992年,香港文化出版社出版)、《往事如煙》。四部報告文學(xué)集:《走進荒原》(北方文藝出版社1999年哈爾濱第1版)、《打撈沉落的歲月》(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哈爾濱第1版)、《高擎正義之劍》(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哈爾濱第1版)、《中國綠色米都—— 一個女作家的三江之行》(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哈爾濱第1版)。

        宋曉黎楊,這位黑土地熱情的歌者,黑土地文學(xué)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都有些什么特點呢?在我看來,其值得注意的特點有四:

        其一,是犀利獨特的創(chuàng)作個性

        宋曉黎楊大學(xué)畢業(yè)時,班主任老師在她的畢業(yè)紀念冊上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你永遠是黑格爾的‘這一個’”。

        生活中的宋曉黎楊桀驁不馴,特立獨行。創(chuàng)作中的她依然保持了這種風(fēng)格。她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沒有規(guī)范,一切皆由心生。不論是散文還是小說還是報告文學(xué)都是這樣寫成的??梢哉f完全是一種原生態(tài)的思想和意識的自然流露。她的處女作《小屋》是怎么和讀者見面的呢?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的一個雨天,她穿著緊身的皮夾克借出差的機會,冒雨找了好幾條街道,終于推開《北大荒文學(xué)》雜志社的大門,拉開皮夾克,從懷里取出一摞文稿很自信地交給編輯部,也沒說幾句多余的話,小說便在《北大荒文學(xué)》上刊出。小說《小屋》的故事情節(jié)完全是在一種虛空的超現(xiàn)實的情況下進行的,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推動讀者的意識流動,不自覺地跟著她的文字走進那個怪誕的小屋,體會思想深處被禁錮的痛苦和掙扎。然后筆鋒一轉(zhuǎn),雪崩、坍塌,讓讀者看到血跡,看到生命的不甘和掙扎的印痕……小說是在一種光怪陸離中開始,又是在另一種光怪陸離中結(jié)束的。那里的每一個文字都代表著一種最強烈的生命符號,傳遞著最原始的生命呼喚,讓人讀后震撼。她說沒有人教她怎么寫小說,也沒有人告訴她小說是什么,但那小說在她的心里,天生就在那里,不需要去結(jié)構(gòu),自然而然就有了。

        再如,在散文詩《給你》(《散文選刊》選載)中,她用詩的語言構(gòu)建了一個藍色的怪誕的情感走廊。在那里她將藍色的情感放在風(fēng)中搖曳,仿佛讀者已聽到那撕開胸膛的聲音……“我捂著傷口站在你的面前,讓你看到一個純凈的女人。我不想讓自己在失敗在絕望在世俗無形的鐐銬中痛苦地眩暈著倒下。這不是一個求道者的歸宿,也不應(yīng)是我命運的結(jié)局。我將用畢生的時光去追趕太陽,直至東方破曉黎明鏗鏘。”

        《黑龍江文學(xué)通史》中這樣寫道:“……她把自己撕裂成碎片拋向空中,那些文字如同飛沙走石般呼嘯著劃過天際,然后在空中戛然終止,讓讀者在猝不及防中跟著那些文字呼嘯而來,飛逝而去?!痹u論者用一句話概括她的寫作:“很少有女性敢這樣撕裂開胸膛去寫作!”

        宋曉黎楊這樣做了,而且做得很純粹。這種獨特的創(chuàng)作個性營造出的自然是一種非凡的意境,在這意境中人的思維會隨想象空間的持續(xù)擴大而無窮盡……這是她創(chuàng)作的獨到之處。

        再看看她的另一段話:“呵呵,沒有什么了不起,也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書。如果你想通過文字看看我的內(nèi)心有多強大,那你就先讀這兩句吧:’……你要挺住,你得挺住,因為你是站著死的人……’一個站著死的女人你說她的內(nèi)心有多大的空間呢?”

        這是她散文《心靈獨白》中的一句話,是她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創(chuàng)作的。那時她的內(nèi)心正經(jīng)受著一場質(zhì)的裂變。

        讀她的作品,總讓我想起她大學(xué)班主任的那句話:“你永遠是是黑格爾的‘這一個’”。

        其二,是語言空靈生動、極富感染力

        第一次見宋曉黎楊時,她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不但活潑有朝氣,言談舉止中還透著一種說不出的靈性來。

        “你個小精靈!”我開她的玩笑。

        “何老師你怎么也這么叫我?”

        原來黑龍江文壇的幾位老作家也喜歡這么喊她??磥砦业母杏X沒錯。

        她早期的作品大多屬于空靈派的,多數(shù)是超現(xiàn)實的思想流動。如《給你》中:“很久很久了,在沒有太陽的地方我尋找太陽像一只流浪的黑天鵝。我不知我棲息的天空。在無數(shù)個躁動無數(shù)個裂帛的黎明我沿著啟明星劃過的軌跡飛行??癖┑睦纂娝撼短炜账撼段屹醯挠鸪嵛业难}我的精髓我已飛得很累很累的軀體……我是一只充滿了狂想深邃又無法逃避苦難流浪的黑天鵝??!黃沙古道上鳴一曲滴血的歌。浸著淚水的身軀在凍土地里沉眠不醒,把無數(shù)個落日黃昏任意用朱紅涂染?!?/p>

        這些精美的句子勾勒出的意境是凄美空靈的,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它是形而上的,很難用現(xiàn)實去詮釋。在宋曉黎楊的散文作品里,這樣充滿靈氣的語句比比皆是。

        1993年7月合攝于北京某公園。左起:何啟治、宋曉黎揚、趙雁。

        1993年7月合攝于北京某公園。右起:何啟治、郭翠華、趙雁。

        再如她去年旅居加拿大時寫的散文《楓葉飄落皇家山》中:“楓葉落了滿山,厚厚的一層,讓人看著心里舒坦,享眼。身邊不時有楓葉唱著歌兒飄落腳下,發(fā)出細微的響聲……好靜的山林。”寥寥幾筆就把海外山林里秋天的景致躍然紙上,讓人遐想無邊。

        在這些空靈藝術(shù)的語言中,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文章透露出的深刻思想。“我對故鄉(xiāng)的認同很怪異。心靈與出生地的差別讓我總是陷入內(nèi)心的孤獨,我始終認為,故鄉(xiāng)而非出生的地方。我更尊重精神而非肉體。尋找心靈的家園遠比尋找出生地要難得多?!且豢涛彝蝗幻靼滓粋€道理,人是需要心靈歸屬感的,心靈的故鄉(xiāng)遠比現(xiàn)實中出生的地方重要得多得多。這道理其實很簡單,可惜我卻用了幾十年去解讀它?!?/p>

        再如她在散文《蒙特利爾老街》中流露出的思考:“這是那種可以用心靈去體悟的夜晚,是那種喜歡在異國飄蕩中尋找精神歸宿的灑脫?!?/p>

        一個有思想的人才能創(chuàng)作出個性鮮明的語言,而這語言恰恰又是傳達思想的最佳元素?!八枷胧俏恼碌幕辏Z言是文章的房子。一座建筑獨特富于個性的房子里一定住著一個不俗的靈魂。這就是好文章。”宋曉黎楊這樣闡述她的觀點。

        我很喜歡宋曉黎楊這種空靈、生動、極富感染力的語言,尤其欣賞其語言所傳達的思想內(nèi)涵——畢竟,沒有思想內(nèi)涵的語言會顯得空洞、蒼白。

        其三,超凡脫俗,走自己想走的路。她做到了,而且走得很愜意,取舍自如,甘苦自知。

        自古文人都比較清高。宋曉黎楊在這點上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甚至有人用“不食人間煙火”來形容她。她自嘲說許多年來,她都是活在云上的,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她用“實際年齡30歲,而心理年齡只有3歲”來述說她三十歲的生日。以我對她的了解,她是一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注重精神層面的人。

        她的家族成員骨子里都有那么一股子傲氣,清高是她們血脈里注定的基因。走向文學(xué)的宋曉黎楊更是一個超凡脫俗的女性。她的很多做法都是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和價值觀去看去衡量的。

        在這個現(xiàn)實的社會里談淡泊名利似乎是件很奢侈的事,但對宋曉黎楊來說,卻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從文幾十年,她從未主動參加任何獎項的評比,除非上級作協(xié)要求。她信奉瑪格麗特·杜拉斯那句話:“作家把作品拍在桌子上轉(zhuǎn)身就走。”她說寫作不是為了去拿獎。她對那些拉選票,走關(guān)系的人事更是不屑一顧。職稱晉級時,省出版局的評委們看完她的材料對她說:“你的條件完全達到破格晉正高的標準了。你還是回去準備一下直接進正高吧?!边@對一般人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但她卻笑著說:“還是讓我一級一級進吧。留個奔的念頭也挺好的。”

        她所在的農(nóng)墾總局,下設(shè)九個分局,100多個農(nóng)場。她經(jīng)常下基層采訪,但近三十年的記者、作家生涯,她從沒利用職業(yè)為自己謀一絲一毫之利。她恪守人生的座右銘:“坦坦蕩蕩做人,認認真真為文?!?/p>

        淡泊功名利祿的她卻是一個工作狂,一個典型的事業(yè)型女性。剛調(diào)入雜志社時,她帶著6歲的女兒獨居在租來的一間小房子里。生活的艱苦沒有影響她半點對文學(xué)的追求和對工作的熱愛。她一邊工作,一邊堅持文學(xué)創(chuàng)作。出差時,就把女兒托給同事照管。那段時間,生活給她出了一道道難題,但她沒有半點退縮,反而更加磨煉了她的意志和面對生活的勇氣。有一次她在印刷廠值班,突然肚子痛起來,她一邊用手按壓腹部,一邊繼續(xù)審稿子。痛得實在忍不住了,她就向廠里的人要了兩片止痛藥吃了。直到審?fù)曜詈笠粋€字,她抬起頭長出一口氣,在即將付梓的稿件上簽上字后,才安心地去了醫(yī)院。院長親自給她做了闌尾手術(shù),并說她要是再晚來十分鐘,闌尾就穿孔了。

        “一談干工作,曉玲的兩眼都放藍光。”領(lǐng)導(dǎo)這樣評價她。久而久之,許多人都知道北大荒有個特能干的辦刊人。能力超強,是大家對她公認的評價。

        她以事業(yè)為第一,卻又是個遠離政治的人。她剛調(diào)入雜志社不久,文聯(lián)黨委就把她列為接班人來培養(yǎng),以事業(yè)為重的她卻恰恰對仕途不感興趣。童年家庭的遭遇讓她討厭政治,遠離仕途。九十年代末期,組織部的一張?zhí)岣杀砀?,竟然在她的辦公桌上放得落滿灰塵。主編問她為什么還不填?她說:“少跟我扯這哩哏啷——”然后揚長而去,背起包跑去外地開筆會了。

        2009年,《北大荒文學(xué)》并入北大荒日報社,改刊為《北大荒文化》,宋曉黎楊須重新參與報社整體的崗位競聘。對于做了十五六年《北大荒文學(xué)》副主編的她來說是個考驗也是一次選擇。她簡單地填寫了領(lǐng)導(dǎo)發(fā)給她的競崗表,連必備的材料都沒附上就跳上了回北京的火車。一路上,她的手機快被打爆了,都是單位讓她回去參加競崗的電話。車過山海關(guān)時,她看著車窗外,平靜地關(guān)掉了手機。她又一次為自己做出了人生的選擇。文學(xué)和政治無關(guān),她心里想起莫言說過的一句話。很多不知情的人不理解,可她卻依然淡定地走著她自己選擇的路,建筑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真是佩服她。她總是說,我要怎么怎么樣??偸悄馨醋约旱南敕ㄈゲ倏厣?,不佩服都不行?!焙邶埥∫晃晃膲笥堰@樣評價她。

        她說要給自己留下幾年的好時光,滿世界走走,努力寫點不怎么糟糕的文字。讓筆下的文字能在這個世界上盡量存活的時間長些,是她一生努力的方向。

        進入不惑之年的她,拋開了許多生活的煩雜,一心一意地讀書,寫作,行走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用她的心感悟著這個多彩的世界。走得累了的時候,她就回到大海邊的小屋子。許多朋友羨慕她,佩服她,說她總是想干嗎就干嗎,活得灑脫自在。她現(xiàn)在的生活,是很多女作家也向往的,可是卻很少有人能做到。

        走自己想走的路,她做到了,而且走得很愜意。取舍自如,甘苦自知。

        其四,是凝重的荒原情結(jié)。她背負著對這片土地深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走一個作家執(zhí)筆為文的純文學(xué)之路。

        我聽北方的文友常喊她“小個子兄弟”,就很奇怪。她本是個外表看上去文弱的女子,怎么會有這么男性的一個綽號呢?后來才知道,是因為她的性格。宋曉黎楊說這可能是源于她母親的血脈。她還開玩笑地調(diào)侃說要是在解放前,她不是個出色的女間諜,就是個占山為王的出色女土匪頭子。說這些時她總是很認真,然后就爽朗地哈哈大笑。我常在她的笑聲中找到答案。

        宋曉黎楊是個性情剛烈又倔強大氣的女作家。她雖然外表弱小,卻長著一顆大男人的心臟。不論做事還是做人,她都讓許多男人汗顏。黑龍江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在她的報告文學(xué)集的序中這樣寫道:“宋曉黎楊身材嬌小,卻有著北大荒一樣寬廣的心胸。”

        許多人在讀完她的散文《那天,我們?nèi)タ袋S河》后都贊不絕口地感嘆:“她那么一個小人,竟然寫出那么讓人蕩氣回腸的大文章,真是不可思議!”在這篇文章里,她像個戰(zhàn)場上的指揮官,調(diào)動起千軍萬馬,把黃河壺口五千年的歷史,從戰(zhàn)火硝煙,馬背嘶鳴到懸崖纖夫再到巴黎盧浮宮里的畫展,全景式躍然紙上,讓人跟著她那些文字奔跑、吶喊、歡呼!

        “巨大的轟鳴聲壓倒了一切。風(fēng)卷著浪,浪裹著濤掀起萬丈狂瀾,驚濤澎湃著落下后,便一瀉千里橫沖直撞,朝著遠方大海的方向咆哮而去……

        “這就是黃河,這就是幾千年來孕育了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黃河?。?/p>

        “幾回回夢里走河邊,幾回回淚水灑衣衫,現(xiàn)如今真的來到了你身邊,黃河啊,你為何只是咆哮不多言?

        “黃河在我面前不息地奔騰著,咆哮著。五千年的流淌,一如五千年不變的誓言。它是在用滔滔的河水向我訴說時間的亙古與永恒嗎?”

        這種大氣磅礴的創(chuàng)作不是所有的女性作家都能做得到的。

        她喜歡海藍色,是從她媽媽那里繼承下來的。心理學(xué)家認為喜歡藍色的人心性深沉。這與宋曉黎楊很是吻合。對北大荒的情感,她是深沉的,復(fù)雜的。

        每次去荒原采訪,她的內(nèi)心都是動蕩翻卷的,對這片土地的思考,一直是她多年來揮之不去的荒原情結(jié)?!盀槭裁次业难壑谐:瑴I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詩人艾青的這首詩是對她內(nèi)心情感最好的詮釋。許多年來,她常常一個人獨自走在荒原的深處,品味著北大荒的蒼茫與神奇,也關(guān)注著這片土地上堅守、拼搏、奮斗著的人們的命運。她背負著對這片土地深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走一個作家執(zhí)筆為文的純文學(xué)之路。

        她寫《不老的荒原》,寫《雪落荒原》,寫《在故鄉(xiāng)尋找故鄉(xiāng)》,寫《大地無邊》,寫《雪地上的夢》,她在烏蘇里江岸邊讀蕭紅……

        她在一篇文章里真誠地道出了自己的心靈獨白:

        “許多年,我獨自背起包在荒原上來來回回走的時候,總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結(jié),有時一個人躺在從荒原返城的列車上,會有一種難以言狀的東西在心中涌動,常常讓自己潮濕了雙眼。那個時候還很年青,對荒原有一種近乎于宗教的情感。后來,一個人天南地北去組稿子時,那些曾經(jīng)到過荒原和熟知荒原的朋友們見了我就戲言:‘小八路來了!’他們當著我的面不加掩飾地調(diào)侃,說我身上的荒原情結(jié)太重了,這樣會誤了我的前程。聽這些話時,我無言,然后用疑惑的目光望著他們……依舊是喝酒、趕火車、爬臥鋪……晃晃蕩蕩二十幾年就過去了?!?/p>

        1992年,她的第一本散文集《雪地上的夢》出版。女友在給她的序中這樣寫道:“北大荒是她血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走不出那片荒原……”

        “讀那篇文章時,是秋天,我正走在荒原的深處,心像是被什么猛地一擊。原來很多年,我都走在自己的心結(jié)里。”

        對故鄉(xiāng),她始終是矛盾的。一方面,她無法拭去童年刻印在心上的傷痕,另一方面,那畢竟是養(yǎng)育過她的土地。兩種情感痛苦地擰巴在一起,糾結(jié)著。但無論怎樣,荒原總是她心底的一塊舊地。因為那里埋葬著她的父母。

        “荒原變了。還沒進行采訪,我的心中就有一種東西在翻騰。我知道這是北大荒人用五六十年的拼搏換來的,這是三代人的心血??!北大荒,多少志士的血汗?jié)补嗔诉@片荒原;大糧倉,多少父輩的尸骨肥沃了這片黑色的土地!”這些文字都是她的真情流露。

        2013年的一天,她在北京家中整理著去長江的行裝,突然接到從荒原深處打來的電話。

        “你好!”

        “你好!”

        “在忙什么?”

        “噢,正要去寫長江呢,和幾位作家朋友?!苯酉聛恚粋€艱難的選擇擺在了她的面前。地方政府邀請她回荒原寫一本關(guān)于“米都”的報告文學(xué)。這題材太大了,而且那時她已經(jīng)離開荒原很多年。要不要回去呢?她不停地在心里問自己。掛斷電話的那一剎那間,她脫口而出:

        “請代我問候那片承載我生命的荒原!”

        北京機場,她拉著箱子看著朋友們乘坐的飛機從她的頭頂飛過……

        她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五次去北大荒采訪,終于寫出《中國綠色米都—— 一位女作家的荒原之行》。

        她是黑土地熱情的歌者。友人在贈她的匾上寫道:“風(fēng)雨一支筆,放歌走天涯?!?/p>

        五、永遠走在文學(xué)路上的行者。不論她還要走多遠,走多久,她的生命總是鮮活的,充滿了朝氣。

        宋曉黎楊說她是一個永遠走在文學(xué)路上的行者。這話我相信。因為我知道文學(xué)是她骨子里的事,沒有功利和目的,只是隨心而動筆。她又是一個喜歡滿世界走走的人,所以文學(xué)和行走對她來說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兩件事情。老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路在她的腳下好像永遠沒有盡頭。每一次接她的電話,我都會問:“又去哪里了?”而文學(xué)用她的話說是托住她的最后那只大手,她不會放棄。在現(xiàn)下這個人人都能出書的年代,宋曉黎楊的寫作反而變得更純粹,更深刻了。用她的話說:“寫作是心靈的事?!苯陙?,她寫了一大批旅居海外生活的散文,有歐洲的,有美洲的,還有拉美國家的。她在用心去做東西方文化的對比。她希望有一天能親自把中國的文化傳播到海外去……

        最近一次見到宋曉黎楊是2014年春節(jié)過后的海南,她剛剛從加拿大回國。一天,我接到她打來的電話,說是她和她的姐姐正在三亞玩,剛好我和老伴也在三亞,便邀請她們姐妹倆來家中做客。老伴為此還準備了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午餐。我按約好的時間下樓,穿過綠茵茵的椰林庭院去接她們。不遠處,我看到宋曉黎楊手揮動著帽子在向我喊:“何老師,我們在這兒——”

        她依然是一副行者的打扮,一條棕色的皮腰帶束在前后都是口袋的褲子,腰帶是那種用牛皮條編成的,很少有女性用。

        “您好,何老師!”

        我握著她的手說:“你這個小家伙,終于跑回來了?!”

        “哈哈,新買的房子蓋好了,一定得回來收呀!”她樂呵呵地說著,隨手扶過站在旁邊的姐姐說:“這是我姐,特意從上海過來幫我的?!?/p>

        “呵,怎么大出你一圈呀?”我看著比她長得高,比她長得胖的姐姐調(diào)侃道。

        “哈哈哈,小時候,好的都讓姐姐吃了唄……”宋曉黎楊笑著說。

        老伴也是哈爾濱人,熱情地聊著家常。我問起她在海外的感受,她便侃侃而談。宋曉黎楊本就是個思維敏捷奔放的人,半年多的北美之旅給她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不少好的素材。

        “我想嘗試著涉獵一下海外的題材。你看如何?”她用詢問的目光看著我說。

        “可以呀。談?wù)勀憔唧w的想法。海外題材目前國內(nèi)也比較受歡迎,要看你怎么寫,寫的是什么?!蔽艺f。

        “女兒的移民給我的人生增加了寬度,讓我能以一位作家的眼光去看世界,去進行東西方文化的比對,讓我接觸了那么多海外的留學(xué)生、老華僑、新移民,各式各樣的人物有很多的故事,很多的思考在里面……我想把它們寫下來,寫得怎么樣是一回事,寫不寫是另一回事?!彼哪樕铣领o中有種向往。

        “好,有想法就寫,先寫出來再說。我的那本《中國教授闖美國》就是這樣寫出來的嘛?!蔽夜膭钏f。接著我們又談起了那本書,談起了我在美國的經(jīng)歷……還談起了國內(nèi)剛剛出版的陳希我寫的那本《移民》。

        我家的陽臺外是一片海灣,停泊著許多大大小小的船只,有幾只海鳥在空中盤旋,那海水很藍。宋曉黎楊的目光望向海面,我知道在海南即使是內(nèi)海也與太平洋相連。大洋的那一端有她的親人,有她剛剛留下的足跡,這些不能不說是生活給予作家的最寶貴的東西。接著我們又談起了去年獲諾獎的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AliceMunro)。宋曉黎楊說門羅就住在渥太華,離她很近。接著宋曉黎楊又談起了她的古巴之行,談起了那個讓她魂牽夢繞的哈瓦那,談起了著名作家海明威和他的五分錢小酒館,談起了那部著名的《老人與海》……

        她的思緒奔涌著,談到興奮處站起來手舞足蹈。我們笑著看著她,仿佛也隨她去了一次北美洲。

        每次和宋曉黎楊見面,聊得最多的就是文學(xué)。她會把她在世界各地的所見所聞生動地描述給我聽,常常忘記了時間。對生活她是積極的,質(zhì)感的;對生命,她是認真的,有準備的;對命運,她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她說她一直走在路上,她是行者。不論她還要走多遠,走多久,她的生命總是鮮活的,充滿了朝氣。

        “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苯?jīng)歷過人生拼搏磨礪的宋曉黎楊終于可以在走得累的時候回到海邊的小屋里靜下心來讀書寫作了。她說她家的門前有片外海,那海浪很激情,一浪卷過一浪,洶涌澎湃。宋曉黎楊常去海邊踏浪,這片大海給了她廣闊的想象,她一邊構(gòu)思海外題材,一邊著手寫她的《海島,慢調(diào)生活》隨筆集。真是一個多才的女子。

        “喜歡一個人獨處的日子,喜歡背起行囊上路的沖動。永遠在路上,天南地北地行走。呵呵,這就是今天的我啦。”

        “永遠在路上。你還真夠瀟灑的。但畢竟是人到中年了,你還是悠著點吧。”我提醒她說。

        在宋曉黎楊過五十六歲生日的時候,我給她寫了一首祝賀的小詩:

        北大荒原女兒花,

        給一點雨露就迎風(fēng)怒放。

        彩筆描畫大時代風(fēng)云,

        放聲為黑土地歌唱。

        北大荒原女兒花,

        不讓須眉筆耕忙。

        酒過三巡情彩飛揚,

        引萬眾矚目宋曉黎楊。

        她曾和我說過,年輕時在北大荒一個一個農(nóng)場上轉(zhuǎn)悠,和農(nóng)場上的職工交流,不喝酒人家怎么會把心窩里的話掏給你?所以,那些年還真練就了一番喝酒的功夫。如今,人到中年,人生的閱歷豐富了,不喝酒也能充滿激情地寫出好作品來了。

        真的,我真心地祝福宋曉黎楊在海南這個美麗的地方完成她的大作,像瑪格麗特·杜拉斯那樣用她獨特的人生寫出自己最好的一部作品來。

        是的,她會成功的,我相信她一定能夠成功!

        曰本无码人妻丰满熟妇5g影院| 日本a级片免费网站观看| 欧美丰满熟妇bbb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韩国| 国产视频最新|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大尺度免费观看av网站| 高潮迭起av乳颜射后入|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厂七| 亚洲精一区二区三av| 特黄特色的大片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无码毛片| 熟女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性夜夜综合另类|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欧美一级视频精品观看 | 人妻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无套内谢孕妇毛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片| 产国语一级特黄aa大片|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中国丰满熟妇av|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 亚洲天堂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色婷婷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第一国产精品|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97|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一本大道久久香蕉成人网|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高清| 全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99国产超薄丝袜足j在线播放| 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丰满少妇xxxx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