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盂縣中醫(yī)醫(yī)院內科, 山西 盂縣 045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醫(yī)結合護理體會
王君梅
山西省盂縣中醫(yī)醫(yī)院內科, 山西 盂縣 045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是呼吸系統(tǒng)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具有病程長,病情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持續(xù)加重的特點,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近年來,隨著農村醫(yī)保的逐漸覆蓋,慢阻肺病患者住院人數大幅上升,做好COPD患者的護理,可改善患者住院的舒適度,對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質量,減少住院次數,具有顯著的意義。本文主要從中、西醫(yī)護理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COPD患者護理方法及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脹);急性加重期 ; 護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yī)名為肺脹,是一種與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密切相關,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占所有疾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吸煙、空氣污染、感染等因素為COPD的重要誘因,臨床表現主要以喘、咳、痰、脹為特征。中醫(yī)認為其病理因素主要為痰濁水飲與血瘀相互影響,臨床辨證分型為寒飲束肺型、痰熱郁肺型、痰瘀阻肺型、痰蒙清竅型、肺胃氣虛型、陽虛水泛型。COPD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給患者的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做好COPD患者的護理,對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減輕患者家庭和社會經濟負擔,具有極大的意義。我科收治COPD患者76例,經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取得明顯效果,均好轉出院,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76例,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55~84歲,平均年齡67.6歲,所選患者均符合COPD急性加重期的臨床表現及體征(短期內咳嗽,咳痰,氣短,喘息加重,膿痰量增多,發(fā)熱等)。其中,合并肺性腦病患者10例,合并肺源性心臟病患者16例。中醫(yī)辨證分型:寒飲束肺15例,痰熱郁肺22例,痰瘀阻肺9例,痰蒙清竅10例,陽虛水泛16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西醫(yī)常規(guī)護理方法加中醫(yī)辨證施護及特色護理
2.1 急性發(fā)作期 發(fā)熱、呼吸困難嚴重者需臥床休息,協(xié)助患者采取半臥位或舒適臥位,輕者可室內活動,協(xié)助患者日常生活,重癥患者做好皮膚護理,口腔護理等基礎護理。
2.2 保持呼吸道通暢 經常協(xié)助患者翻身扣背,指導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時行霧化吸入及體位引流。
2.3 合理氧療 持續(xù)低流量氧氣吸入或間歇低流量氧氣吸入(1~2L/min),每日至少15h以上,做好用氧相關知識的指導,提高患者遵醫(yī)囑吸氧的依存性。
2.4 遵醫(yī)囑準確使用抗感染、平喘、化痰藥物,觀察用藥效果及不良反應,嚴格控制輸液速度,特別是伴有心衰的患者,每分鐘滴速控制在20~30滴。
2.5 飲食護理 補充足夠的熱量及水分,適當增加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避免進食產氣食物(汽水、啤酒、胡蘿卜、豆類、馬鈴薯),少食多餐,合并心衰、水腫患者控制飲水量600~800ml/d,盡量安排在白天間歇飲用,以免加重心肺負擔。
2.6 有吸煙嗜好的患者,協(xié)助患者戒煙,應反復向患者講解吸煙的危害及戒煙的意義,提高患者自覺戒煙的意識。
2.7 住院期間 指導患者呼吸肌功能鍛煉的方法,如縮唇呼吸,膈腹式呼吸,以加強胸膈呼吸肌耐力和肌力,改善呼吸功能。
2.8 積極的心理疏導 詳細了解患者家庭經濟狀況,有無焦慮及壓抑的心理狀況,關心體貼患者,引導患者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疾病,教會緩解焦慮的方法,如:聽音樂、讀書、下棋等分散注意力,減輕焦慮。
3.1 中藥灌腸 用大黃12g、枳實12g、厚樸10g、石菖蒲15g,煎取150ml湯汁,每日1~2次,每次50ml作保留灌腸,可起到通腑泄熱,便通脹減的作用;對于神志不清的患者有促醒作用,可用于痰熱郁肺、痰蒙清竅的患者。
3.2 艾灸 取氣海、關元、中極等穴位進行艾灸,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有益氣溫陽的作用,可用于寒飲束肺證、肺腎氣虛證、陽虛水泛證、痰濕阻肺證患者。
3.3 中藥穴位貼敷 取肺俞、脾俞、腎俞、定喘等穴位,中藥用細辛、元胡、白芥子、甘遂以1∶1∶1∶0.5比例 研成細末,以姜汁調制而成,制成直徑2~3cm大的藥餅進行貼敷,每次貼敷4~6h,以局部皮膚發(fā)紅起泡為宜,兩次貼藥時間間隔視局部皮膚反應情況而定,其作用為溫中、化痰、宣肺、平喘、行氣、化瘀,適用于寒飲束肺、痰濕壅肺、痰瘀阻肺患者。
3.4 指壓點穴 ①按壓列缺穴,此穴為手太陰肺經的經氣在此處分散并流向四方的地方,按壓此穴可宣肺解氣、止咳、平喘,每日早晚各按壓一次,每側3~5分鐘。②按壓勞宮穴、內關穴,這兩個穴位為手厥陰心包經上的穴位,按壓這兩個穴位,可改善心肌供血及心臟功能,尤其適用于合并心衰的患者(陽虛水泛),每日按壓2次,每側3~5分鐘。
3.5 腹部按摩 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腹部,每日3-4次,以飯后30分鐘為宜,也可起到通腑降氣的作用,適用于氣虛或氣陰兩虛,伴見腹脹,便秘的患者。
3.6 中藥霧化吸入 鮮竹瀝液10~20ml霧化吸入,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鐘,可降低痰液粘稠度,促使痰液順利排出,尤其適用于痰熱郁肺,痰粘稠難以咳出的患者。
3.7 辨證施膳 飲食原則: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有節(jié)、戒煙酒、忌辛辣煎炸,過甜過咸之品,少食多餐。
3.7.1 寒飲束肺 忌生冷之品,可食溫熱或平性之品,如姜湯,蔥白煮水飲,銀耳、杏仁、橘皮等平喘化痰。
3.7.2 痰濕壅肺 宜化痰止咳,降氣平喘,可食用白蘿卜、苦瓜、百合、荸薺等。
3.7.3 痰熱郁肺 宜清肺化痰,降逆平喘,如白蘿卜、水梨、絲瓜、川貝、蓮藕、杏仁、苦瓜等。
3.7.4 痰瘀阻肺 宜祛痰、平喘,如蘿卜、竹筍、山藥、百合、蓮藕、豬肺等。
3.7.5 正虛喘脫 宜食扶陽固脫之品,如人參、黨參、黃芪等。
3.7.6 服藥 寒飲束肺,肺腎氣虛可熱服,痰熱郁肺,痰瘀阻肺,痰蒙清竅者溫服,服藥后注意保暖,汗出后及時擦干以免受涼加重病情。
3.7.7 合理的心理疏導。
76例患者經治療護理均好轉出院,其中兩周以內出院患者66例,20天以內出院患者10例,平均住院天數(11±2.5)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脹)是多種慢性肺部疾病轉歸而成,常因外感而誘發(fā)加重,是COPD患者反復住院的重要原因。其急性發(fā)作期常表現為胸部憋悶,喘咳上氣,痰多或呈膿性,甚則見煩躁、嗜睡、心悸、周身浮腫、喘脫等危證,給患者身心帶來極大的痛苦,由于長期患病,反復住院,加重經濟負擔,極易形成焦慮、壓抑心理狀態(tài),失去生活信心。中醫(yī)護理以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指導原則,通過對患者的綜合評估,辨寒熱、明虛實,施以不同的護理方法,與現代醫(yī)學的整體護理和個性化護理理念相一致,兩者互相結合應用于COPD患者的臨床護理,可起到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作用。西醫(yī)通過平喘、吸氧、抗感染、強心、利尿等手段在較短時間內起到控制感染,減輕呼吸困難,改善心肺功能,利尿消腫等作用,但在改善患者胃脘部痞滿不適,腹脹、便秘、畏寒肢冷等方面不及中醫(yī)護理手段明顯。如COPD患者多合并呼吸道感染,使用的抗生素多為苦寒藥物,易傷脾胃致患者胃脘部滿悶不適,腹脹加重,導致呼吸困難加重。使用中醫(yī)護理方法:艾灸中脘、神闕、氣海、關元等穴位可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消脹、減輕使用西藥帶來的副作用。又如:中醫(yī)的穴位按摩,操作簡單有效,安全性高,損傷性小,患者易于掌握,其作用前面已有論述。中藥灌腸以肺與大腸相表里,腑氣通則肺氣自降為指導思想,運用中藥灌腸以通腑氣,降肺氣,有效地緩解COPD患者腹脹、便秘、咳嗽、喘促等癥狀;中藥貼穴在改善患者肺部啰音、緩解咳喘等方面效果顯著。辨證施膳根據患者的病情、體質給予合理的飲食以及指導,避免了不正確飲食對治療效果的影響,也可起到一種輔助治療的作用。
綜上所訴,在COPD(肺脹)急性加重期護理過程中,應用中西醫(yī)結合護理的方法對患者實施護理,可極大改善患者住院期間的不適癥狀,減少西藥用量,防止抗生素藥物長期使用所致的二重感染等毒副作用,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并減少由住院時間過長帶來的經濟負擔。與2012年以前住院患者相比,平均縮短住院時間(4±1.5)天(2011~2012年平均住院天數為(15±2.2)天,2012年以后平均住院天數(11±2.5)天),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樹立了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且中醫(yī)護理手段相對于西醫(yī)來說,具有簡便、安全、有效、易于掌握的特點,更易于廣大農村患者所認可和接受??傊?,將中醫(yī)護理手段融入到西醫(yī)護理中護理如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極大豐富了護理手段,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R473.56
A
1007-8517(2014)02-0100-02
20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