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學強張文才劉 娟 龐 蓉
甜櫻桃,又名大櫻桃、車厘子,因果大、色艷、味美、上市早、貯運性好,市場需求量大,單位面積產值高,享有“春果第一枝”“黃金水果”等美譽,成為近20年我國發(fā)展最快的果樹之一,正成為環(huán)渤海地區(qū)和渭河、黃河、淮河沿線以北與西南高海拔地區(qū)等區(qū)域頗具特色的優(yōu)勢產業(y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西南高海拔地域,甜櫻桃栽培已有26年歷史,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甜櫻桃生產在當地得到大面積推廣,已成為區(qū)域農村經濟支柱產業(yè)之一。
1987年阿壩州引進甜櫻桃栽培,1990年在汶川縣威州鎮(zhèn)雙河村黃巖組建立示范園,2000年前后開始規(guī)?;耘唷=浂嗄晔痉?、推廣,目前全州甜櫻桃種植面積達2147hm2(3.22萬畝),投產面積 1000hm2(1.5萬畝)。主要分布于汶川、理縣、九寨溝、茂縣、金川和小金等縣,涉及45個鄉(xiāng)鎮(zhèn)119個村。2013年全州甜櫻桃產量5000t余,平均銷售價格40元/kg,銷售收入達2億元以上。
目前阿壩州甜櫻桃主栽品種為“紅燈”,面積和產量均占70%以上。另有授粉品種“美早”“巨紅”“佳紅”“拉賓斯”“先鋒”“早大果”“龍冠”和“艷陽”等,約占30%。品種主要來源于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和山東省煙臺市農科院果樹科學研究所等單位。砧木以省內“中國櫻桃”和“山東大青葉”等喬化砧品種為主,近年“吉塞拉”等矮化砧木發(fā)展較快。
在市場銷售方面,與其他產區(qū)相比,阿壩州甜橙桃特色顯著。一是上市時間較早。阿壩州屬國內甜櫻桃早熟栽培區(qū),最早4月25日成熟,5月10日左右開始大量上市,前后可持續(xù)40余天,比北方主產區(qū)早15~20天。二是“紅燈”品種優(yōu)勢明顯,表現為成熟早,果個大,顏色艷麗,售價較高。果面呈紫紅色,單果重10~12g的一級“紅燈”果實,平均售價60元/kg以上;單果重8~10g的二級“紅燈”果實,平均售價40元/kg左右?!熬藜t”“佳紅”“先鋒”“雷尼爾”“拉賓斯”和“龍冠”等品種長勢相對弱于“紅燈”,進入結果期早,栽培容易,豐產性好,但平均單果重一般在8g以下,平均售價在25元/kg左右。三是公司、專業(yè)合作社在生產和營銷中發(fā)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以前阿壩州甜櫻桃主要依托州內旅游市場銷售為主。隨著產量的逐年增加,特別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災后重建過程中,在全國各地的大力支持下,當地加強了甜櫻桃產品宣傳,眾多經銷商慕名而來,紛紛與州內各公司、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果品銷售通暢,有力地推動了阿壩州甜櫻桃產業(yè)發(fā)展。
一是銷路好。和其他水果相比,甜櫻桃栽培區(qū)域限制性強,栽培管理難度大,產量增長速度慢。阿壩州甜櫻桃成熟早,產品除了面對川渝市場,還遠銷上海、廣州等國內大城市,高價位優(yōu)勢將維持較長時間。
二是品質優(yōu)。阿壩州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甜櫻桃品質居全國之首;同時,甜櫻桃果實生育期短,一般不使用農藥,加之產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果品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要求。因此,甜櫻桃一直暢銷。
三是效益高。由于產品供不應求,當地甜櫻桃仍屬于高檔消費品,還不能完全走入普遍百姓家庭。因此,今后一段時間,甜櫻桃仍然是當地高效特色水果,是阿壩州特色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的首選品種。
一是缺乏科學規(guī)劃。一方面,生產區(qū)域規(guī)劃沒有做到因地制宜,片面追求發(fā)展規(guī)模。各縣在生產中忽視當地自然條件復雜、差異性很大的實際,在最適宜區(qū)域以外盲目發(fā)展,甚至把甜櫻桃作為行道樹栽植,導致產品外觀和內在品質良莠不齊;另一方面,品種混亂,沒有充分發(fā)揮當地甜櫻桃早熟的優(yōu)勢。目前生產上一些果農片面追求新奇,以及花色品種的多樣性,引進了大量非早熟品種。而這些品種之間能否授粉缺乏必要的研究,造成要么開花不結果,要么結果但產量較低,效益不如“紅燈”等現有品種。盲目引種不僅給當地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也給栽培技術、產品質量的標準化帶來了很大難題。
二是栽培技術落后。我國遼寧大連、山東煙臺等甜櫻桃傳統生產區(qū),中上等管理水平的盛果期甜櫻桃園,1年生甜櫻桃嫁接苗定植3年開花、5年豐產,平均每667m2產量通常在1500kg左右,與世界甜櫻桃主產國單位面積產量差別不大。而阿壩州多數果園因品種、砧木選擇不當,栽培管理技術落后,甜櫻桃普遍進入盛果期時間較晚,而且一般要定植5年后才能開花,8~10年后才能進入豐產期,每667m2產量僅1000kg左右,品質也不穩(wěn)定。個別果園對通過苗木、接穗和根系土壤傳播的病蟲害檢疫不嚴,致使根癌病、病毒病傳播為害,引起植株早衰,降低了果園經濟壽命,給生產造成較大損失。近年當地果蠅為害也有加重趨勢,主要原因是缺少品種區(qū)域試驗等科研項目的技術支撐,一些關鍵技術目前還沒有完全解決,比如適栽品種選擇和相關配套栽培技術研究等。
三是貯藏運輸技術缺乏。目前我國甜櫻桃自動化冷庫和氣調庫貯藏建設僅處于試驗或小規(guī)模應用階段,大宗甜櫻桃果品仍只能就近供應市場。因此,貯藏和運輸技術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已制約了甜櫻桃產業(yè)的規(guī)?;l(fā)展。
四是市場體系不完善。目前阿壩州甜櫻桃生產主要是以農戶為單位小規(guī)模分散經營,市場信息流通不暢,農民經紀人、運銷商、中介組織等中間流通環(huán)節(jié)主體與農戶聯系比較松散,其主體地位并未完全形成;缺乏具有價格形成機制的甜櫻桃批發(fā)市場,產品市場流通主要依靠農戶自產自銷以及小商販運,嚴重制約了產品流通的現代化進程。
五是品牌混亂。阿壩州甜櫻桃成熟早、品質好,深受市場歡迎。盡管2010年阿壩州農業(yè)局注冊了“川藏高原”商標供全州相關企業(yè)、合作社等免費使用,但州內各縣的甜櫻桃生產企業(yè)、合作社仍紛紛注冊了自己的商標,在包裝設計上各自為政,沒有突出阿壩州產地這個大的區(qū)域品牌,不利于產品宣傳和品牌打造。
一是優(yōu)化產業(yè)布局。根據產區(qū)自然條件、目標市場、管理水平和產業(yè)優(yōu)勢等因素綜合分析,因地制宜,重點發(fā)展早熟品種。品種選擇方面,主栽品種不宜太多,以“紅燈”品種為主,其次是“美早”,并按 1∶(4~5)的比例搭配 2~3 個授粉品種,不宜大面積發(fā)展中晚熟品種;栽培區(qū)域選擇方面,以溫度和光照好的河谷、半山為適宜,如汶川縣、理縣、茂縣、九寨溝縣和黑水縣等海拔1400~1800m范圍,以及金川縣和小金縣等海拔2000~2600m區(qū)域,充分利用州內河谷山地海拔自然差異,延長甜櫻桃采收上市時間,克服集中上市的弊端。
二是加強技術配套。加強品種引種和區(qū)域試驗,重點對品種的生態(tài)適應性和授粉親和性進行研究;引進和生產無病毒抗性砧木和品種,建立無病毒苗木采穗圃和繁殖圃,做到就近育苗,避免檢疫性病蟲害傳入;進行適栽品種相關配套栽培技術研究,主要包括整形修剪、施肥灌溉,實現豐產穩(wěn)產;加強病蟲害綠色防控,重點是果蠅的綜合防治;引進經濟高效的貯藏設施和保鮮劑,逐步解決冷鏈物流體系各環(huán)節(jié)的技術瓶頸,提高生產裝備技術水平,實現采后保鮮和貯運的標準化、規(guī)?;?、專業(yè)化,延長鮮食櫻桃應市期。
三是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在科學試驗指導下,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實現良種、良砧與良法配套。在推廣標準化生產體系中,要充分發(fā)揮農業(yè)科技推廣部門的作用,對分散經營的甜櫻桃園統一進行技術指導,引導果農科學管理。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特點,應當著重提高果品質量,重點發(fā)展綠色、無公害、有機鮮食甜櫻桃。針對目前州內甜櫻桃園果蠅時有發(fā)生,為害日益加重的實際情況,建立重大疫情預警體系和快速反應機制,配套相應的統防統治措施。
四是完善市場體系建設。全州各甜櫻桃生產縣,統一用“九寨溝”或“岷江”作為全州商標。同時,由州農業(yè)局牽頭設計圖形和色彩統一、不同規(guī)格的包裝盒,注明具體產區(qū)。根據甜櫻桃不耐貯運的特點,各主產地應建立一批中小型自動化冷庫或氣調庫,逐步實現冷鏈運輸,以延長果品應市期和拓展非產地果品銷售市場。構建市場信息網絡平臺,及時發(fā)布產品供求信息,保障信息通暢。以各縣櫻桃專業(yè)合作組織為主體,按照“公司 +合作社 +農戶”的經營模式,降低營銷成本;以果品批發(fā)市場為平臺,支持、引導果品經銷商、農民個體運銷戶及經紀人參與甜櫻桃營銷,充分發(fā)揮其拓展銷售渠道的作用;在果品銷售地建立連鎖超市,從產地采購農產品,經冷藏運輸,直接進入零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