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正 張得玉 孫業(yè)貴 勞 曄
(建明工業(yè)(珠海)有限公司,廣東珠海519040)
隨著飼料添加劑條例中關于抗生素添加限制的要求日趨嚴格,飼料中可添加的促生長抗生素越來越少。長期使用抗菌藥物的結果是耐藥性的產(chǎn)生,導致藥物使用效果的下降或者失去效果。在動物腸道中存在著大量微生物菌群,藥物添加劑在殺滅有害菌的同時也會使腸道正常菌群死亡,從而造成腸道菌群失衡,進而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增加養(yǎng)殖現(xiàn)場動物疫病的防治難度。在疫病多發(fā)季節(jié),機體良好的免疫力顯得尤為重要。腸道除了具備消化吸收功能外,還是機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一旦由于應激或疾病造成腸道損傷,整個雞群的免疫力就會下降,增加了疾病發(fā)生的風險,尤其是腸道疾病。出現(xiàn)疾病感染后由于機體免疫力的低下,使疾病更難于治療,最終會導致養(yǎng)殖場用藥成本居高不下。
美國建明工業(yè)研發(fā)的益生菌是從健康雞腸道分離的枯草芽孢桿菌PB6株培養(yǎng)的芽孢,不但安全,其分泌的細菌素可以直接殺滅產(chǎn)氣莢膜梭菌等革蘭氏陽性致病菌和部分革蘭氏陰性菌如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有效控制腸道細菌性疾病,提高腸道健康。
本試驗通過在肉雞飼料中添加益生菌或促生長抗生素進行對比試驗,驗證其在肉雞生產(chǎn)中的作用,為健康養(yǎng)殖和安全食品提供新的選擇。
本試驗在國內某大型肉雞一條龍企業(yè)的其中一個肉雞場進行。該場一共擁有8棟肉雞舍,每棟可以飼養(yǎng)10 000羽肉雞,35日齡出欄可飼養(yǎng)11 000羽。第一次試驗分組:1、2、3、4、5號共5棟雞舍設為對照組,飼料中添加阿維拉霉素8 mg/kg;6號舍和7號舍設為試驗組,每噸飼料中添加益生菌200 g。每棟雞舍初始雞只數(shù)量一致,每棟10 000羽。試驗周期飼養(yǎng)42 d。第二批雞群試驗分組:1、2、3、4號共4棟雞舍設為對照組,飼料中添加阿維拉霉素8 mg/kg;5、6、7、8號舍設為試驗組,每噸飼料中添加益生菌200 g。每棟雞舍初始雞只數(shù)量一致,每棟11 000羽,試驗周期35 d。試驗用益生菌(克洛生TM),由建明工業(yè)(珠海)有限公司生產(chǎn)。
試驗各階段的基礎日糧組成成分一致,各階段飼養(yǎng)程序和免疫程序按照該公司規(guī)定執(zhí)行。詳細記錄每棟雞群的飼料消耗量、死淘、體重等指標。評估指標:出欄體重、料肉比、成活率、歐洲效益指數(shù)(EPI)。歐洲效益指數(shù)=[(體重×成活率)/(料肉比×出欄日齡)]×10 000。
注意事項:詳細記錄養(yǎng)殖過程中發(fā)生的可能影響試驗結果的其他因素,以便能客觀分析試驗結果。
第一批出欄時抗生素對照組和試驗組的各棟雞群平均體重、成活率、料肉比等結果見表1。對照組成活率90.17%~96.81%,料肉比1.765~1.842,歐洲效益指數(shù)295~341。試驗組成活率90.83%~97.09%,料肉比1.728~1.730,歐洲效益指數(shù)314~332。兩組雞群生產(chǎn)性能正常。
表1 第一批各雞舍生產(chǎn)成績
在第一次試驗結束后,該公司對益生菌類產(chǎn)品仍然很謹慎,因此進行了第二次大規(guī)模試驗,試驗周期縮到35日齡以內。第二批出欄時抗生素對照組和試驗組的各棟雞群平均體重、成活率、料肉比等結果見表2。對照組成活率97.31%~98.67%,料肉比1.47~1.74,歐洲效益指數(shù)268~368。試驗組成活率96.58%~99.14%,料肉比 1.53~1.66,歐洲效益指數(shù) 310~346。雞群生產(chǎn)性能正常。
表2 第二批各雞舍生產(chǎn)成績
將第一批試驗結果進行加權平均處理,結果見表3??股貙φ战M所有雞舍雞群平均體重為2.543 kg、平均成活率為93.19%、平均料肉比為1.79、平均歐洲效益指數(shù)為308,試驗組所有雞舍雞群平均體重為2.557 kg、平均成活率為93.96%、平均料肉比為1.73、平均歐洲效益指數(shù)為323。結果表明使用試驗組雞群平均體重比對照組高0.014 kg,成活率高出0.77個百分點,料肉比減少0.06,歐洲效益指數(shù)提高15。
表3 第一批對照組與試驗組生產(chǎn)指標差異
將第二批試驗結果進行加權平均處理,結果見表4。抗生素對照組所有雞舍雞群平均體重為1.735 kg、平均成活率為98.10%、平均料肉比為1.64、平均歐洲效益指數(shù)為308,試驗組所有雞舍雞群平均體重為1.795 kg、平均成活率為97.77%、平均料肉比為1.58、平均歐洲效益指數(shù)為333。雖然試驗組雞群平均日齡較對照組小0.5 d,但平均體重比對照組高0.06 kg,料肉比減少0.06,歐洲效益指數(shù)提高25。
表4 第二批試驗組與對照組生產(chǎn)指標差異
根據(jù)市場的需求肉雞出欄的時間不一樣,試驗兩個批次雞群分別在43 d出欄以及34 d出欄,因此本試驗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將抗生素對照組和益生菌試驗組的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在出欄單只體重方面,43 d出欄試驗組比抗生素對照組高14 g,34 d出欄試驗組比對照組高60 g。大群試驗結果說明使用益生菌與阿維拉霉素相比雞群的生產(chǎn)指標不僅沒有受到負面影響,而且略有提高。這主要是因為本實驗用的益生菌能促進腸道健康菌群生長,抑制有害菌繁殖,使雞腸道更加健康,從而讓雞群的生長潛力得到更大的發(fā)揮。在料肉比方面試驗組比對照組降低了0.06,這意味著每生產(chǎn)一噸毛雞將少消耗60 kg飼料,這說明其能提高雞群對飼料的利用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
歐洲效益指數(shù)(EPI)是一個肉雞養(yǎng)殖的綜合衡量指標,反映了雞群包括體重、成活率、料肉比、生產(chǎn)管理等在內的各項指標,也是一個盈利指標,指數(shù)越大盈利越多。第一批試驗實際出欄成績試驗組比對照組高15,對照組歐洲指數(shù)為308,試驗組益生菌就能帶來多4.9%的效益。第二批試驗試驗組比對照組高25,對照組為308,試驗組益生菌就可以帶來多8.1%的效益。效益上單以對料肉比的改善(0.06)來計算,生產(chǎn)每噸毛雞飼料少消耗60 kg,如果每噸飼料的成本為3 350元,可節(jié)省大約200元。如果每只雞體重是2.5 kg,1 t毛雞就是400只,換算到每只雞,試驗用的益生菌可以多創(chuàng)造0.5元效益,扣除益生菌添加成本每只雞可以多賺約0.4元。在單考慮料肉比一個指標的情況下,該益生菌對于年出欄1 000萬的養(yǎng)殖企業(yè)來說可以帶來至少400萬的利潤。
綜上所述,試驗組使用的益生菌可以取代肉雞飼料添加的抗革蘭氏陽性菌促生長抗生素,提高肉雞生產(chǎn)成績,發(fā)揮促生長抗生素和益生菌的雙重功效,帶來更多收益的同時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