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淑紅,郭玉琴,孫東
(1.寧夏金沙林場,寧夏銀川750004;2.寧夏防沙治沙職業(yè)技術學院,寧夏永寧750199)
王族海棠(Malus royalty)為薔薇科蘋果屬落葉喬木,是少見的色葉海棠品種。其樹干皮呈紫紅色,株形豐滿,樹冠掃帚狀。小枝紫紅色,光滑。單葉互生,葉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薄革質,葉緣具尖銳鋸齒,在整個生長期均為紫紅色。傘形總狀花序,復瓣,紫紅色,花梗長2~3 cm,花徑3~4 cm,花期5月。果為梨果,扁球形,紫色,經(jīng)冬不落。王族海棠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耐水濕,在肥沃的沙質壤土中生長最好[1]。近年來隨著紫葉李葉色嚴重退化、樹形松散,王族海棠在園林綠化中地位愈加突出,可在景點、草坪、綠籬點綴栽植,頗具觀賞性[2]。在盆栽應用方面,可制成中型和微型盆景。為準確指導王族海棠苗木生產(chǎn),筆者在其嫁接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寧夏永寧縣望遠鎮(zhèn),此地年平均氣溫8.9℃,年極端最高氣溫37.7℃,極端最低氣溫-25.9 ℃,年平均降水量179.6mm;年平均蒸發(fā)量為1 684.3 mm;年均相對濕度為57%,年均無霜期日數(shù)為162 d;地勢平坦,土壤質地為沙地。
1.2 接穗 接穗采自從山東引進的2年生嫁接苗植株上。
1.3 砧木 選擇地徑在0.8 cm以上前1年和當年栽植的海棠苗和野蘋果苗。
2.1 嫁接方法 劈接,早春砧木和接穗均未離皮時進行嫁接[3-4]。嫁接時,在接穗最下端芽的兩側各削 1 個 2.0 ~2.5 cm長的楔形削面。兩削面應一邊稍厚,一邊稍薄,上端稍厚,下端稍薄,削面要平滑、清潔。用修枝剪在砧木距地面5~7 cm處剪平,用嫁接刀從砧木中間垂直切開,劈口長度要稍長于接穗削面長度。把削好的接穗插入劈口至接穗面上部留0.2 cm的露白,使接穗與砧木形成層對齊。如粗細不一致時,要對準一邊的形成層。用手將結合部分壓緊,用塑料布自下而上緊緊地纏到接穗頂端截面,只露出接穗芽眼。
2.2 嫁接后的管理
2.2.1 解綁與補接。嫁接后10 d左右注意檢查嫁接苗成活情況,凡是接芽新鮮,說明接芽已經(jīng)愈合成活,反之,芽干癟,說明接芽沒成活[5],需立即進行補接。接芽成活后即可解綁,一般在接后100~150 d,接口愈合已牢固時,取出全部塑料帶。
2.2.2 剪砧除萌。嫁接后及時將砧木及基部的萌蘗剪除。
2.2.3 綁縛。當接芽長到20 cm以上時,就要開始綁支撐物,防止大風刮斷接穗。
3.1 不同砧木嫁接對成活率、生長量的影響 砧木不同,嫁接時間相同對成活率和生長量的影響如表1所示。由表1可得:砧木不同對嫁接成活率、接穗生長量影響不大。
表1 不同砧木嫁接對成活率、生長量的影響
3.2 砧木栽植年限對成活率、生長量的影響 砧木定植的樹齡不同,嫁接時間相同對成活率和生長量的影響如表2所示。由表2可得:砧木栽植齡期對嫁接成活率、接穗生長量影響較大。主要原因是嫁接時剛栽植的砧木雖然已形成新根,但新根沒有和土壤緊密接觸,嫁接時活動了根系,造成水分不能及時供給接穗,導致死亡。
表2 接穗相同砧木定植時間不同對成活率、生長量的影響
由圖1看出,提前1年栽植砧木能明顯提高新梢生長量。
圖1 當年栽植砧木與栽植1年砧木生長節(jié)律
3.3 接穗粗度、來源不同對成活率和生長量的影響 砧木定植時間相同,嫁接時間相同,接穗粗度、來源不同對成活率和生長量的影響如表3所示。
表3 接穗粗度、來源不同對成活率和生長量的影響
由表3看出:不同粗度、不同來源的接穗嫁接后成活率無差異。嫁接成活的關鍵在于砧木的成活,接穗只要選擇木質化程度高的1年生枝條均可。
圖2 不同粗度接穗生長節(jié)律
由圖2看出,接穗粗度對新梢生長量影響不大。
該試驗結果表明,砧木不同、不同粗度、不同來源接穗嫁接后的成活率無差異;砧木栽植齡期對嫁接成活率、生長量影響較大。采用劈接法嫁接,以接穗未發(fā)芽,砧木栽植1年成活后嫁接較適宜。
栽植砧木時一定要選擇根系發(fā)達健壯的苗木,這樣才能保證栽植后未萌芽嫁接成活率的提高。
[1]于海鷹,朱寶娣,孫壯.王族海棠的引種栽培[J].中國花卉園藝·半月刊,2009(22):34-35.
[2]趙華天,史國民,楊惠.紫葉矮櫻引種馴化試驗及推廣應用[J].吉林農業(yè),2010(3):12.
[3]朱志民.紫葉矮櫻嫁接技術研究[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6(5):25-26.
[4]李福興.紫葉矮櫻基地[J].江西園藝,2003(4):39.
[5]楊淑云.紫葉矮櫻當年成苗夏季芽接技術[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4(6):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