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浩
(紹興市高級中學,浙江 紹興 312000)
為了認真貫徹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一步推進學校體育工作全面健康發(fā)展,努力提高紹興市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確保學校測試數(shù)據(jù)的準確、可靠,根據(jù)《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通報制度的通知》和紹興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紹興市從2010年起,對全市所有普通高中《標準》實施情況開展統(tǒng)一檢測工作。本文通過3 年檢測數(shù)據(jù)分析研究,為有關決策部門提供紹興市普通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方面的相關資料,為改善紹興市普通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jù)。
紹興市普通高中2010—2012 年高三學生(2013 年因測試項目、標準等變化暫未列入分析),監(jiān)測班級數(shù)共129 個,應測人數(shù)共6 664 人,其中2010 年2 105人,2011 年2 300 人,2012 年2 259 人。由于部分學生申請請假或由于身體原因未完成所有項目測試共有292 人,作為無效數(shù)據(jù)不在統(tǒng)計分析之列。測試有效數(shù)據(jù)3 年 共6 372 人,其 中2010 年1 992 人、2011 年2 195 人、2012 年2 185 人,男女生有效樣本數(shù)。
1.2.1 研究指標及評分 測試指標共有
6 項,分別是身高、體重、肺活量、耐力(男1 000m,女800m),柔韌力量類(坐位體前屈)、速度靈巧類(2010 年和2012年為立定跳遠,2011 年為50m)。評分和評定等級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執(zhí)行。
1.2.2 測試方法 2010—2012 年每年12
月左右,對全市43 所普通高中三年級學生進行《標準》檢測,檢測組由教育局普教處處長任總組長,測試組成員由體育教研員、各縣市區(qū)體育骨干教師和紹興市國民體質檢測中心成員組成。共分4 個測試小組,每組5 人。測試器材統(tǒng)一由紹興市國民體質檢測中心提供。
檢測工作流程:提前1 ~ 2 天通過各縣市職能科室(聯(lián)絡員)通知相關學校,并做好檢測準備工作。檢測組到校后,收集全校高三年級學生花名冊;由測試組組長抽簽決定檢測班級;被檢測學校體育組從學籍網(wǎng)上下載該班的學生名單,與班主任聯(lián)系,收集因身體原因體育免考或因病請假學生的病假證明。對不足40 人的班級,由下一序號的班級學生湊足40 人;根據(jù)測試樣表打印名單,男女分開一式3份;在準備3、4 程序同時被檢測學校老師與一檢測人員到達檢測班級,將學生帶至測試地點,做好準備活動;分組按項目測試,一般測試順序為身高、體重、肺 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50m)、 1 000m 或800m;測試全程要求學校有校醫(yī)在場。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國家數(shù)據(jù)庫上報軟件和Excel 統(tǒng)計軟件對有效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
根據(jù)2010—2012 年度檢測數(shù)據(jù)分析,3 年總平均分呈逐年小幅提高。從男生和女生總平均分看,男生成績略好于女生,且男生成績3 年中逐年提高,女生前2 年保持穩(wěn)定,2012 年有小幅提升。(表1)
《標準》全國設計比例為優(yōu)秀率占25%、良好率占50%、及格率占23%、不及格率占2%。概括地講,達到優(yōu)良的人數(shù)比例為75%左右,合格人數(shù)比例可達98%,僅有2%是困難的。針對上述要求對照紹興市檢測情況,高三學生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均明顯高于設計比例,優(yōu)秀率低于設計比例達15% ~ 19%。由表2 可以看出,紹興市普高綜合評定等級合格率在90%左右,優(yōu)良率平均為63.19%,無論優(yōu)良率還是合格率均低于設計比例達10% ~ 12%左右。這說明紹興市高三學生的體質健康總體水平往下。女生的優(yōu)秀率比男生平均高1.76%,而女生不及格率比男生高 2.7%,說明女生兩極分化比較明顯。優(yōu)良率前2 年男生比女生高,2012年女生高于男生,從3 年女生優(yōu)良率比 較,呈逐年提高趨勢。這說明高三男生整體體質水平穩(wěn)中略有下降,而女生的整體體質水平逐漸提高并趕超男生。
表1 2010—2012 年度性別總平均分
表2 2010—2012 年度性別綜合評定等級人數(shù)比例統(tǒng)計表
表3 學生身高標準體重評價等級表
表4 2010—2012 年度性別各單項平均分統(tǒng)計表
身高是人體縱向發(fā)育的指標,直接反映人體形態(tài),體重是評價人體骨骼、肌肉、脂肪等及內臟器官發(fā)育狀況的指標。身高體重指數(shù)是反映學生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的重要指標,對評價學生的身體勻稱 度、生長發(fā)育以及營養(yǎng)狀況的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由表3 可以看出,紹興市高三正常體重的學生占40.56%,營養(yǎng)不良和較低體重占45.34%,超重和肥胖占14.09%。其中營養(yǎng)不良和肥胖占11.38%,也就是說測試樣本中有725 人不是肥胖就是營養(yǎng)不良。這說明有6 成學生體重異常,身體形態(tài)有待改善,這些都與平時生活習慣欠 佳,缺乏體育鍛煉有關系,應引起家長、學校的重視。男生和女生比較中,男生的營養(yǎng)不良或肥胖均高于女生,其中肥胖比例男生高于女生達4.34%,正常體重比例女生高于男生15.25%。說明女生身體形態(tài)要好于男生,可能跟女生平時注重自己的體形,注重飲食有關。肥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生活條件改善、學生飲食營養(yǎng)過剩引起。
由表4 可知,各單項平均得分最高是柔韌力量類項目,為81.11 分,達到良好等級;其次是耐力項目得分為79.42;第三是速度靈巧類項目得分為73.09;得分最低的項目是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為71.22分。說明紹興市高中學生的柔韌力量素質較好,反映身體機能素質的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較差。
從3 年檢測各項身體素質的評價結果分析,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女生逐年提高,2012 年明顯高于男生,而男生3 年中有小幅下降,同樣結果在表6 肺活量成績均值中得到體現(xiàn),女生從2010 年的平均肺活量為2 761.29ml,2012 年為2 930.82ml,提高幅度為169.53ml,男生2010 年平均肺活量為4 274.14ml,而2012 年卻只有4 162.39ml,下降111.75ml,紹興市高中男生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均值為66.8ml/kg,女生的均值為53.82ml/kg,根據(jù)高三肺活量評分標準紹興市男女生肺活量體重均處于合格水平,提高學生心肺功能任重道遠;耐力項目3 年總體平穩(wěn),男女生耐力均處在良好水平,男生平均成績3 分52 秒,女生平均成績3 分49 秒,這跟紹興市大部分高中學校大課間或課外活動常年堅持跑操有很大的關系;坐位體前屈女生成績均好于男生,平均高出5.43cm,男女生3年都有逐年提高的特點,男女生分別提高了1.37cm 和1.1cm;速度靈巧項目呈現(xiàn)出逐年下降的趨勢,2011 年測試項目為50m,降幅更是明顯,男女生相差17.13 分,2010 年和2012 年都是立定跳遠,從得分情況看男女生均有所下降,從成績均值來看,同樣體現(xiàn)下降的特點。從測試時學生立定跳遠動作及測試成績來看,筆者認為高中選項課程的實施是一個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紹興市田徑必修課均安排在高一年級進行,在高二、高三期間選項課中基本沒有安排田徑項目的專項或素質練習,缺少了針對性練習,成績的下降也是可想而知了。(表5)
表5 2010—2012 年度性別各單項成績平均值統(tǒng)計表
3.1.1 2010—2012 年紹興市高三學生 《標準》總平均分為76.17%,3 年中呈逐年小幅提升。綜合評定等級中優(yōu)秀率較 低,平均只有7.72%,遠遠低于設計比例。每年都有9%左右的學生綜合評定不及格。女生的優(yōu)秀率比男生平均高1.76%,而女生不及格率比男生高 2.7%,說明女生兩極分化比較明顯。
3.1.2 紹興市高三正常體重的學生占40.56%,超重和肥胖占14.09%。說明有6成學生體重異常,身體形態(tài)有待改善。其中營養(yǎng)不良和肥胖占11.38%,測試樣本中有725 人不是肥胖就是營養(yǎng)不良。男生的營養(yǎng)不良或肥胖均高于女生,其中肥胖比例男生高于女生達4.34%。
3.1.3 從檢測單項分析,柔韌力量類項目平均得分最高,為81.11 分,達到良好等級;其次是耐力項目得分為79.42;第三是速度靈巧類項目得分為73.09;得分最低的項目是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為71.22分。3 年測試中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女生逐年提高,男生逐年下降,根據(jù)高三肺活量評分標準紹興市高三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shù)只處于合格水平。耐力項目3 年總體平穩(wěn),男女均處于良好水平。速度靈巧類項目呈現(xiàn)逐年下降的趨勢。
3.2.1 進一步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大力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加大學校體育工作力度和經費投入,全面落實學校體育課程,廣泛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 小時。
3.2.2 全面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學校要盡快配齊配好體育教師,加強體育教師的進修和培訓工作,大力提高教師的業(yè)務素質。體育教師應不斷探索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組織形式和方法,構建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體育教學模式;要為學生提供運動、鍛煉、健身、健康的咨詢,指導學生科學鍛煉和健身。
3.2.3 進一步建立和健全學校體質健康的監(jiān)測、公布和社會監(jiān)督制度。加強 學生體質健康的測試和分析研究工作,切實發(fā)揮“學生體質健康數(shù)據(jù)分析報告”對各校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的指導作用。各校應結合測試數(shù)據(jù)中反映的問題,及時進行教學調整,切實增強體育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進一步完善教育督導評價體 系,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列入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學校領導和教師工作業(yè)績考核與評價的重要指標。
3.2.4 全面建立和完善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的學生健康教育體系。學校要通過學生體質狀況的反饋,使家長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重視對孩子的“健康投資”,通過營造家庭的體育健身氛圍,使孩子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宣 傳,在全社會形成關心學生健康、支持學校體育的良好氛圍,共同促進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
[ 1 ] 竇麗,等. 2009 年度南京林業(yè)大學《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檢測結果與分析[ J ].安徽體育科技,2010(6):57-60.
[ 2 ] 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shù)據(jù)管理中心. 2005 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報告[ J ].中國學校體育,2006 (5):10-14.
[ 3 ] 王桂芳.南寧市第36 中學學生體質健康新干部調查與分析[ J ].體育科技,2010 (2):142-145.
[ 4 ] 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近年全省高校新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生源地數(shù)據(jù)狀況的通報[S].浙教辦體[2012]47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