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
就在剛剛過去的跨年晚會上,“亮長今”、“暖男天天”和林志穎無疑成為了芒果臺最重磅的吸睛籌碼。張亮父子一出場便得到了最高分貝的尖叫,6歲的天天則老到地跟“快樂家族”逐個擁抱,并且成為場上最會照顧現(xiàn)場觀眾的嘉賓,小腦袋轉到哪兒歡呼就到哪兒,比被槍指著就立馬尿褲子還要精準。
《爸爸去哪兒》因為5款萌娃5款爸爸受到矚目,老少皆宜的風格令觀眾愛不釋手,張口就來其中的溫馨橋段。孩子們的單純天真讓人感動之余還能回憶起舊日里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順道兒也給守在電視機前已為人父母或即將做父母的男女潛移默化的熏陶。
一時間《爸爸》風靡全國,以至于另外多家衛(wèi)視急切推出同類節(jié)目緊追不舍。不僅有親爹親媽親爺爺帶著小孩兒玩兒的,為了拓寬節(jié)目的可看性衛(wèi)視想方設法拉攏更多明星參與其中,甚至希望沒孩子的適齡男女青年明星也臨時認領了小孩兒硬上。當然在“意義”和“情感”的雙重庇佑下,明星還是非常樂意用這樣的方式名利雙收的(反正他們永遠會說“我覺得這是在陪伴孩子成長,對我來說也是很寶貴的記憶”)。Kimi爸比不也瞄準商機趁熱打鐵地推出高端產品艾碧麗了嗎?看來這回明星倒是真不怕生孩子了。
當然,有的明星適合急速消耗,沒有更多可能性只能賺快錢,反正也就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撈到多少是多少。比如黃綺珊在《我是歌手》比賽期間鐵粉無數(shù),可不過半年也偃旗息鼓了。張亮迅速躥紅后,接下海量代言,更令人費解的是竟然還接連出演了好幾部詭異的狗血微電影。天天也無端端地要跟著爸爸奔走于各個城市,被人圍觀打著雞血跟捧場的人問好說吉利話,儼然成為一名童星。
張亮雖然平實坦誠,但的確不如林志穎摸爬滾打多年來得周全。在某綜藝節(jié)目里,林志穎雖然編了個謊,但是不想兒子過早進入娛樂圈的心思確實在理。就孩子自身而言,做童星除了過早地鍛煉記憶力和獲得報酬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好處。他們在同齡人還在幼兒園學系鞋帶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粉絲陣營,已經被人照顧得相當妥帖,在公開場合呼風喚雨,過于年幼的心靈出現(xiàn)驟變。等他們再大一點,那時候孩子們還能不能端正自己的人生觀呢?
父母是孩子成長最親密的老師這一點兒不假,可是父母并不需要一個許可證,沒人能監(jiān)督衡量爹媽是否真的配當上爹媽,況且想靠孩子發(fā)一筆橫財?shù)囊膊粍倜杜e。早年小鬼當家的童星麥考利·卡爾金爹媽不就是仗著孩子紅了,就端著只接高片酬大片的架子,結果現(xiàn)在麥考利臉殘吸毒又頹廢。娜塔莉·波特曼那樣的是鳳毛麟角,多數(shù)童星早早過氣,所以當童星也要做好充分準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