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坤 劉紅九 程芳 何四明 雷雄浩 蔡文杰
早熟田藕—秋甜玉米—綠肥草籽水旱輪作模式
朱志坤 劉紅九 程芳 何四明 雷雄浩 蔡文杰
導讀:早熟田藕—秋甜玉米—綠肥草籽水旱輪作種植模式,不僅解決了不同作物高效輪作配茬問題,還改善了農田土壤性狀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充分利用了耕地和光溫資源,提高了復種指數,增加了效益,全年兩茬每667 m2可獲純收入9 500元,是一項實用簡單的高效配茬模式,極具推廣價值。
早熟田藕
秋甜玉米
蓮藕一直是蔡甸農業(yè)特色支柱產業(yè),常年種植面積1萬hm2以上,已成為蔡甸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yè)之一。為進一步提高蔡甸蓮藕種植水平和綜合效益,推動產業(yè)科學發(fā)展,近年來,蔡甸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探索研究了多種蔬菜與蓮藕配茬的高效種植模式,其中早熟田藕—秋甜玉米—綠肥草籽水旱輪作模式尤為高效,現將該模式主要特點和栽培技術小結如下。
1.1 生態(tài)效益顯著
早熟田藕—秋甜玉米—綠肥草籽水旱輪作栽培,既提高了土壤綜合利用率,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質,減輕了土傳病害的為害,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還提升了農產品品質和產量。
1.2 經濟效益突出
根據示范調查統(tǒng)計,早熟田藕3月上中旬栽種,7月上旬即可采收上市,每667 m2可產青荷藕750 kg,時令均價6.00元/kg,產值4 500元;秋甜玉米7月上中旬育苗,8月上旬移栽,10月中下旬采收,每667 m2可產鮮玉米棒3 500個,時令均價2.00元/個,產值7 000元。早熟田藕成本投入1 300元/667 m2,秋甜玉米成本投入700元/667 m2,全年兩茬可獲純收入9 500元/667 m2。
1.3 資源利用高效
該模式根據不同作物播種期不同的特點,既充分利用了生態(tài)光溫資源,緩和了茬口矛盾,提高了農田復種指數,增加了優(yōu)質農產品的社會供給,又將不同作物生理特點有機結合,達到了改良土壤和資源高效利用的目的。
2.1 茬口安排
早熟田藕3月上中旬采用地膜栽種,7月上旬采收結束,搶晴晾田耕整;秋甜玉米7月上旬育苗,8月上旬移栽,10月中下旬采收結束;搶時搶晴用旋耕機將玉米稈粉碎還田,隨即撒播綠肥種子。
2.2 品種選擇
早熟田藕品種可選擇適宜本地栽種的鄂蓮5號、鄂連6號、鄂連7號等;秋甜玉米可選擇耐秋溫、品質優(yōu)的鮮食品種,如華甜玉3號、鄂甜玉4號等;綠肥草籽可選擇適合長江流域氣候的品種,如作綠肥用的紫云英等。
2.3 田塊選擇
應選擇南北走向、避風、向陽、土質肥沃、土層深厚、地勢偏高、保水保肥能力強、灌排方便的田塊。
2.4 栽培管理
①早熟田藕 a.整地施肥。2月中下旬耕翻2次,每667 m2施腐熟廄肥3 000~3 500 kg、生石灰40~50 kg、三元復合肥 50 kg。施肥后灌水 3~5 cm,精細整地,做到地平、泥爛、深軟。
b.種苗定植。應根據氣溫情況,采用地膜栽培,盡量搶在3月上中旬定植,適當密植,株行距0.5 m× 1.2 m。采取斜栽法,即藕頭向下入泥,藕尾露出泥面,同行藕頭方向一致,田埂四周藕頭向內。
c.水位調節(jié)。蓮藕生長期水位宜掌握“淺—深—淺”的原則,總體水位應控制在3~20 cm,即生育初期保持3~5 cm的水層;隨著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應逐漸加大水位至15~20 cm;當后把葉出現時,應在2~3天內將水位逐漸降至5~8 cm,以促進坐藕。
d.合理施肥。早熟田藕除施基肥外,一般生長期間要追肥2次。第1次在植株2~3片葉展開時,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35 kg,同時視植株長勢加5~8 kg尿素;第2次在后把葉展平前7天左右,即有部分荷花將要開放時,正值坐藕初期,每667 m2施三元復合肥25 kg,加施尿素20 kg。
e.及時除草。盡量在封行前采用人工除草,可同時把老浮葉、黃葉、枯葉摘下踏入泥中,作為綠肥。
f.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防治葉斑病和腐敗病,可用50%多菌靈200倍液噴霧;蟲害主要防治蚜蟲和斜紋夜蛾,可用10%吡蟲啉和Bt乳劑噴霧。
g.采收上市。6月下旬7月上旬即可采收青荷藕,搶價上市,采收前割除荷梗,減少來年藕銹。7月上旬前采收結束,搶晴晾田整地。
②秋甜玉米 a.整地施肥。7月底整地施肥分廂,由于前茬藕田肥力較足,可少施基肥,每667 m2施腐熟廄肥2 000~2 500 kg、三元復合肥35 kg。
b.育苗移栽。7月上中旬采取穴盤基質育苗,2葉1心時即可移栽,最遲移栽時間不得超過8月10日。合理密植,株行距0.3 m×0.8 m,移栽時葉片定向,葉向與行距垂直,每667 m2栽3 500~4 000株為宜。移栽后保持土壤合理濕度,以利于扎根活苗。
c.科學追肥。秋甜玉米要高產,在追肥技術上應掌握“早施苗肥、適施壯稈肥和重施穗肥”的原則。一般苗肥在移栽成活后每667 m2用尿素5~7.5 kg,沖水澆施;壯稈肥一般在拔節(jié)初期667 m2施尿素10 kg;穗肥掌握在大喇叭口期,667 m2施尿素20 kg以上,開穴深施,以提高肥效。
d.大田管理。甜玉米前期長勢較弱,加強苗期管理十分重要。因其對水分特別敏感,應保持適宜的土壤濕潤,遇澇害要及時排水,遇干旱要及時澆水。移栽成活后結合施肥及時淺中耕除草,在拔節(jié)至小喇叭口期,結合施壯稈肥進行一次淺中耕;在大喇叭口期結合施穗肥進行培土,以利根系深扎,增強抗病能力。同時拔除分蘗,每株留取一個強壯穗。
e.病蟲害防治。秋甜玉米的主要蟲害為苗期地老虎、粘蟲和穗期玉米螟,特別是其果穗形成期較春玉米時間稍長,故受玉米螟的為害亦較春玉米重,應重點抓好該時期的玉米螟防治,以免侵入果穗影響品質,一般可用殺滅菊酯類低毒農藥進行防治。主要病害為玉米大、小葉斑病,發(fā)病初期可用10%世高(苯醚甲環(huán)唑)1 000倍液噴霧防治。
f.適時采收。因秋甜玉米以鮮食為主,一般在玉米穗吐絲后22~25天,花絲變黑即可采收,避免過早或過遲收獲,以保證果穗的品質和產量。
③綠肥草籽 秋甜玉米一般可在10月中下旬采收完畢,隨即搶晴用旋耕機將玉米稈粉碎還田,清溝防積水,再撒播草籽種子,因播種期偏遲,建議適當增加用種量,每667 m2用種3~3.5 kg,次年3~4月翻耕作綠肥。
綠肥草籽
[1]何紹華,王衛(wèi)東,湯德懷,等.早稻配茬秋甜玉米免耕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0(17):14-15.
[2]謝志堅.南昌地區(qū)蓮藕地膜覆蓋無公害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1(1):31-32.
[3]潘玖琴,李英,熊元忠,等.南京地區(qū)甜玉米夏秋栽培關鍵技術[J].長江蔬菜,2012(5):16-17.
[4]繆學田,張紅梅,張德蘭,等.大棚淺水藕—甜瓜—萵苣高效栽培模式[J].長江蔬菜,2013(9):32-34.
朱志坤,武漢市蔡甸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430100,電話:027-69609915,E-mail:6413368282@qq.com
劉紅九,程芳,何四明,武漢市蔡甸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
雷雄浩,蔡文杰,武漢市蔡甸區(qū)農業(yè)局科技科教科
201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