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華
開門做生意,顧客就是上帝,這是被反復(fù)實踐過的真理。然而,在芝加哥有一家店,卻反其道而行之,對顧客粗暴嘲諷,甚至破口大罵。如此變態(tài)的服務(wù),會有顧客光臨嗎?結(jié)果卻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凱特大學(xué)畢業(yè)后開了這家熱狗店,因為地段偏癖,又沒什么特色,所以生意一直慘淡。看著店里稀稀落落的幾個客人,他別提多郁悶了。如果照此發(fā)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就得關(guān)門。
晚上,凱特在網(wǎng)上閑逛,無意中瞥見一個標(biāo)題為“本人找罵”的帖子。自己心情壞得都想罵人,沒想到還有人來找罵。他點開帖子一看,原來樓主愛上了一個不愛自己的人,被單相思折磨得痛苦不堪,想找人把自己罵清醒些。這還不容易,正所謂旁觀者清,凱特發(fā)揮他的口才,粗口加道理一陣狂風(fēng)暴雨般地炮轟,竟然把樓主罵得口服心服,最后感激道謝。
這副情形讓凱特感到很有趣,心血來潮的他在搜索引擎里輸入了“找罵”二字,出來了好多相關(guān)的信息。有意思的是,一個大學(xué)生還專門開了一家罵人的網(wǎng)店,每十分鐘收費(fèi)2美元,生意竟然還不錯。
凱特大學(xué)里學(xué)的是市場營銷專業(yè),他敏感地意識到自己找到了一個具有“特殊口味”的顧客群。如果把罵人應(yīng)用到自己的店中,是不是能讓生意起死回生呢?他決定試一試。
凱特把店改名為“彪悍熱狗屋”,在屋外掛起一塊紅色宣傳牌,上面寫到:本店熱狗美味,但服務(wù)超差,店員不但脾氣暴躁,還粗口成章,有不怕挨罵的,請進(jìn)店享受美食體味挨罵。
幾個月很快過去了,那么,店里情形到底如何呢?
還沒進(jìn)店門,老遠(yuǎn)就看見里面人來人往,好似吵翻了天。
“下一個到位,動作快一點,快,快,快!”黑人店員正在招呼顧客。
“我要……”一個小伙子走上前,邊看菜單邊思索著說。
“要什么要,快點,狗娘養(yǎng)的!”
“我要一只普通的芝加哥熱狗。”
“你吃錯藥了,到底想要碳烤的還是蒸的?”
……
“總共25塊,含小費(fèi),快點,付完趕緊滾!”
這是一幕常見的顧客和店員的對話場景,顧客沒有絲毫憤怒之色。后面排著長隊的顧客看到小伙子被粗魯對待,竟然樂得合不攏嘴,貌似正在看一場搞笑喜劇片。
是的,自從打出“挨罵”這個點子后,凱特的熱狗店很快就以“彪悍”出名,很多人慕名前來找罵,感覺很有趣,很刺激。后來,芝加哥電視臺也出動了記者,專門來此暗訪,親自體驗了一把找罵的感覺。經(jīng)電視臺報道后,“彪悍熱狗屋”名聲大揚(yáng),不少外國旅客也慕名前來感受一番“花錢買罪受”的獨特感覺。
不僅如此,還有人找到凱特,請求到店里當(dāng)一回店員,感受一下罵人的快意,宣泄自己的壓力。凱特由此又看到了一個商機(jī),有人找挨罵,有人想罵人,這不都是一樣道理嗎?于是,他又推出了罵人服務(wù),以小時計費(fèi),作為店員助手,在招待顧客的過程中通過罵人來舒緩心情。這項另類服務(wù)一推出,得到很多人的響應(yīng),給店里帶來了更多的人氣和活力。
就這樣,凱特用一個出其不意的“彪悍”點子,不僅讓一家頻臨倒閉的小店起死回生,還賺得盆滿缽滿。僅僅一年的時間,凱特就開了三家分店,成了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
劍走偏鋒,看似一著險棋,但因為找對了方向,便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做生意如此,我們的人生之路,又何嘗不是一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