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海是中國原子能院的一名在讀博士生。他是一位科學工作者,整日把自己宅在實驗室,廢寢忘食地搞科學研究。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這個科學迷竟然每個周末都會抽出一天時間,到8公里外的一個敬老院去做義工。
魏國海的愛心源自一項研究。2006年春天,魏國海被保送到中國核物理研究院讀研究生。這天,他從《新聞聯(lián)播》中看到一個關于中國老齡化研究的課題,心里很焦急。于是,他便從網上搜集中國老齡化問題的相關資料,決定為老人們做點事兒。經過問詢,他得知,在原子能院8公里外的坨里鎮(zhèn)有一家敬老院,里面住著20多位孤寡殘疾老人。于是,他便驅車前往。
魏國海來到坨里鎮(zhèn)敬老院,首先看到的是院內那塊已經荒蕪的菜地。他知道,老人們年齡大了,可能是無力顧及這片菜地。于是,他拿過靠在墻邊的鋤頭,進入菜地干了起來。院內的老人們看到這位不速之客,驚訝得張大了嘴。這里距離北京很近,老人們遇到過一些沽名釣譽的人,來這里干干活兒,拍拍照就走了。所以,一開始,他們對魏國海并沒有好感,只是簡單地應付著。魏國海心里詫異:難道自己說錯了什么?過了中午,魏國海拿出自己帶的食物,簡單吃了一點,便又拿起掃帚打掃院子,直到把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他才離開敬老院。
老人們的冷淡并沒有讓魏國海心寒,他反而覺得自己做得不夠。他決心把義工做下去,走進老人們的心靈深處。第二個星期天,魏國海又準時出現(xiàn)在老人們的宿舍。老人們更加詫異,說:“年輕人,你做一次秀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每個星期都來呀!”魏國海這才明白自己受冷落的原因。他把自己帶來的牛奶、點心及生活急需品分發(fā)給老人,還與老人們拉家常、拍照片。老人們看著這個憨厚的小伙子,開始打心眼里喜歡他了。
就這樣,魏國海一干就是7年。從讀碩士到讀博士,魏國海每個周末都到敬老院來做義工。在魏國海的影響下,科學院里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加入到了義工隊伍。他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圍著老人問寒問暖。周末,敬老院里的春意越來越濃,越來越溫暖。
素材微評:其實,愛心真的很簡單。無論你的學問大小,職位高低,只要你用心去做,你就會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意義的人,一個擁有愛心的人,一個能夠溫暖別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