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作家莫小米先生曾講過這樣兩個故事,很耐人尋味。第一個故事說的是他的一位同事。此人總是管不好自己的鑰匙,不是丟了,就是忘了,要不,就是把自己反鎖在門里。他的301辦公室就只有他一個人,老是撬門也不是辦法,于是,他配鑰匙時,便多配了一把,放在302辦公室。這下,他無憂無慮地過了好一些日子。
一天,他又沒帶鑰匙,恰好302室的人都出去辦事了,他又吃了閉門羹。于是,不甘心的他又在303也放了把鑰匙,想著多多益善。不料,最后的結(jié)果變成了這樣:有時候,他的辦公室,所有人都進得去,只有他一個人進不去。
第二個故事,說的是一位畫家。一次,他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畫廊里展出,并別出心裁地在畫旁放了支筆,附言道:“觀賞者如果認為有欠佳之處,請在畫上做記號。”結(jié)果,沒出一天,畫面上便被標滿了記號,幾乎沒有一處不被指責。后來,他又請每位觀賞者將他們最為欣賞的妙筆之處標上記號。當他取畫時,發(fā)現(xiàn)畫面又被涂滿了記號,原先被指責的地方,都換上了贊美的標記。
這位畫家面對他人對畫作的指責,并沒有灰心,而是憑借充分的自信,用智慧的方式贏得了他人的贊揚。正像林潤翰先生所言,他自信而不自滿,善聽意見卻不被其左右,執(zhí)著卻不偏執(zhí)。
兩個小故事里的主人公,前者過高地估計了他人,而過低地估計了自己,越是這樣,越覺得自己不行。而越覺得自己不行,就必然要越依賴他人,受他人的操縱。反觀后者,因為用正確的觀點看待自己,所以在任何情況下,他都不會迷失,都會有完全的自信,也不會受到他人的操縱。因為他明白,在人生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