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茂名 525000
摘要:目前,在國內地下室工程項目施工中,防水施工仍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存在著嚴重的先天不足。地下室滲漏一直是社會廣泛關注的建筑行業(yè)質量問題之一,也是現代建筑行業(yè)施工技術要突破和解決的首要難題??刂频叵率覞B漏,加強施工中質量控制和技術改進成為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地下室施工;防滲措施;分析
1 地下室產生滲漏的原因
盡管目前我國建筑行業(yè)積極引進和生產并使用了許多新型材料,但是地下室滲漏的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地下室滲漏的出現不但影響了建筑物美觀及使用,尤其是高層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而且不利于工程項目施工單位的社會信譽,甚至可能會造成建筑物結構本身的破壞,進而大大消減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對地下室的滲漏問題,應該在施工中的預防和控制設置重點管理和監(jiān)控項目,如果我們在施工過程中把各個工序控制好,就必然會節(jié)約大量的人、財、物,同時,這也是完全符合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科學發(fā)展觀的。地下室設計中參考的水文資料經常會出現或大或小的誤差,往往導致原勘測地下水位較淺,而實際施工中卻發(fā)現地下水位比勘測水位高。降水方案中雖采用集水井降水,但地下水位仍然高于地下室底板。另外,由于地下水位及壓力比預計的要高、大很多,都長期浸泡在地下水中,最終導致地下水通過混凝土中的毛細孔產生裂縫,而且外墻均未做防水致使整個地下室孔洞滲漏至地下。
2 地下室施工技術要素
2.1地下室防水
⑴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目前我國的地下室在建設的過程中大部分都采用了結構自防水設計,常采用的防水混凝土主要有普通防水混凝土,外加劑防水混凝土以及膨脹性水泥防水混凝土。在防水混凝土的選擇上,要切實根據防水設計和施工項目的具體特點,有效的采取各項技術措施,提高防水混凝土的密實性,提高工程質量。比如,在進行防水混凝土的配比時,要根據項目合理選擇添加劑,這樣在水泥鋼筋結構由于受壓力影響出現極小裂縫時,有效的防止水滲漏,切實保障工程質量。地下室滲漏的主要原因是鋼筋混凝土的結構開裂以及水泥混凝土的收縮開裂。因此,必須要對這兩種開裂現象進行有效分析,及時制定有效措施。
⑵附加防水層的設計。在地下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僅僅通過建筑物的結構自防水是不夠的,特別是在一些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qū),這會使地下建筑的防水系統無法形成自行封閉和嚴密的環(huán)境,要使地下工程有一個完整的防水系統,就需要在進行地下室施工過程中加入一定的附加層,在一些特定區(qū)域要加入多層附加防水層。在地下室防水的結構設計過程中,現行的做法是在自防水混凝土外加設一定的迎水面,通過迎水面的防水作用,抑制水資源的滲入,并且要在地下室外圍結構涂上附加材料,如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和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防水,通過涂抹一定的防水層有效的隔離水滲漏,防水層的厚度要根據建筑物的特定區(qū)域環(huán)境以及水資源豐富與否而定。
⑶對細部防水構造進行設計。在地下室防水結構的構造過程中,對地下室的細微部分進行結構設計至關重要。在實際中,要盡量減少建筑物構造縫的數量,以減少地下室結構壓力,對于一些非設置不可的地下室,要進行定位合理、構造簡單的結構方式。在施工縫處要安裝一定的止水帶或止水條,并對細微結構進行材料明確。同時,要做好鋼筋根部的止水條包裝工作,防止出現漏水情況,給施工生產帶來一定的困難。
2.2混凝土施工技術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盡量做到一次完成,不留或少留施工縫。底板澆筑前根據承臺位置和施工方便劃分施工段,確定混凝土澆筑次序。根據混凝土攪拌站每小時混凝土供應能力確定擬用施工機械數量及人力數量,預先計算施工時每小時混凝土澆筑量。根據圖紙計算各施工段混凝土澆筑量,計算混凝土接口時間,在此時間基礎上加約2 小時作為混凝土初凝時間,確保后澆混凝土在前澆混凝土初凝前接口。施工期間,必須做好基坑排水工作。通過設置集水井、集水坑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位低于施工地面50cm 以下。嚴防地下水及地表水流入基坑,造成積水,影響混凝土正常硬化,導致混凝土強度及抗?jié)B性能降低?;炷帘仨毑捎脵C械振搗密實,振搗時間10~30s,以混凝土開始泛漿以及不冒氣為止,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在混凝土初凝前,在澆注交接處及柱、墻、梯井壁與底板交接部分的底板面上用平板式振動器進行二次振動?;炷琳駝雍?,初凝前進行混凝土的表面處理。組織瓦工班在砼澆注后,初凝前收水時,用拖板碾壓,再用木模子打磨壓實,以閉合收水裂縫。注意做好防水混凝土養(yǎng)護。當混凝土進入終凝開始澆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小于14 天。
3 細節(jié)施工的要點
3.1施工縫處理
施工縫也稱冷接縫,是防水薄弱環(huán)節(jié)之一。如施工縫的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結構的強度和耐久性,還會造成混凝土裂縫及漏水,嚴重影響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須連續(xù)澆筑,不得留置施工縫,或人為造成施工縫;地下室外墻施工縫一般只允許留置水平施工縫,留置位置應高于底板不小于200 mm的外墻上。施工縫澆筑時,應用鋼絲板刷將接縫刷毛,清除浮漿,掃刷干凈,沖洗濕潤;然后在其表面鋪設30mm~50mm 厚的1∶1 水泥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最后應及時澆注混凝土,并振搗密實。若地下室施工中如果必須留置垂直施工縫時,垂直施工縫應留置在變形縫或后澆帶處。
3.2變形縫處理
變形縫是伸縮縫和沉降縫的總稱,它的作用是為了適應工程結構的不斷伸縮、沉降、位移和變形,以避免結構物的損壞。如變形縫一旦滲水,不僅會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還會導致工程環(huán)境惡化,影響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因此,應嚴格控制變形縫處的混凝土澆筑、止水帶的安裝防止固定,寬度的控制,填縫的處理,封縫的處理等施工工序,以確保工程不再滲水。其具體措施為:應清除變形縫內雜物,排干明水;將縫內兩側基面打鑿寬約80mm~100mm;選用特種水泥加氰凝材料攪拌細石混凝土,作基層封堵,在其上鋪設注漿層,即干鋪石子一層,后再于其上作與基層同樣封堵;注漿順序為先底扳后側墻,每根管注漿要求達到相鄰管內向上涌漿為止;注漿管伸到干鋪石子注漿層底,在上層封堵材料凝固強度達到前,起到導排滲水、消除水頭壓力的作用;上層封堵材料強度已經達到,則從此預埋管口高壓注氰凝堵漏漿;最后按設計要求在變形璉上部槽內做柔性材料處理,完工后確認不再從管口滲水時,用氣焊燒平注漿管。
3.3穿墻管道處理
高層建筑地下穿墻管道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施工中均應進行防水處理。首先,在澆筑混凝土結構前應在穿墻管道處預埋套管,并在套管上加焊止水環(huán);穿墻管道與內墻角、凹凸部位的距離應大于250mm;當止水環(huán)數量按設計規(guī)定安裝穿管時,先將管道穿過預埋管件,并將位置找準,作臨時固定,然后一端穿墻管的封口鋼板應與墻上的預埋角鋼滿焊嚴密;最后從鋼板上預留的澆筑孔注入改性瀝青軟性密封材料或細石混凝土處理,且套管周圍澆筑的混凝土要振搗密實。
4 結束語
在當前建筑工程飛速發(fā)展的形勢下,地下室的建造發(fā)展已經成一個重要的趨勢。地下室的外墻、底板極容易遭受地潮或地下水的侵蝕,嚴重時有可能致使地下室不能使用,甚至危及到建筑物的整體強度和耐久性。做好地下室滲漏問題,已成為現代地下室工程項目的首要任務,本文就此進行了分析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