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偉
“土豪”這個詞,大概是9月份才開始流行起來的。時至今日,這個稱號有泛濫之勢。
有青年問禪師:“大師,我現(xiàn)在很富有,但是我卻一點也不快樂,您能指點我該怎么做嗎?”禪師問:“何謂富有?”青年答:“銀行卡里八位數,五道口有三套房不算富有嗎?”禪師沒說話,伸出了一只手。青年恍然大悟:“禪師是讓我懂得感恩與回報?”“不。土豪,我們可以做朋友嗎?”
這個年輕人,算是土豪嗎?
筆者覺得不是,八位數,往最高里說,差一塊錢就是一個億,五道口三套房,以每套房一千萬計,兩者相加不到兩個億,這樣的身家也算土豪,有點寒磣了。
那么,誰是土豪,怎么樣才能算作土豪?
筆者認為,那些因為土地、因為開發(fā)房地產發(fā)了財的人,可以被稱作土豪。這些土豪,并不僅限于企業(yè)家,一些官員、掮客也應在這個行列中。
這群人有如下幾個特點:首先,他們的發(fā)財,都和土地有關。這些土地,要么是用來蓋房子的,要么是修路的,要么是造政府辦公大樓的。
其次,他們的財富,來得多且容易。有不少開發(fā)商發(fā)出過這樣的感慨:做過房地產開發(fā)之后,其他的行業(yè)就都沒有興趣了。
第三,一部分土豪掙來的錢,不但有土腥味,夾雜著汗水、淚水,有的還夾雜著血水,有自焚者的哀嚎,有逝者的冤魂。
第四,他們當中的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在國內外還是在高檔場所,都表現(xiàn)得非常豪爽,尤其是對豪車、美女和明星,那種豪擲千金的氣概,讓其他行業(yè)的人自嘆不如。
第五,這群人,是高危人群,除了少數縱橫全國、實力與當年軍閥有一比的企業(yè)家,目前看起來似乎不可撼動,很多人一不小心被某一個案件牽扯,就會折戟沉沙、嗚呼哀哉,下場很慘。
這樣的人,才是土豪。
在土豪一詞出現(xiàn)不久,網上流行過一陣為土豪作詩的風尚,諸如:“路見不平一聲吼,抱住土豪不放手”、“千江有水千江月,土豪給我一座位”、“車轔轔,馬蕭蕭,土豪建園正高潮”、“赤日炎炎似火燒,我為土豪把扇搖”,讓人忍俊不禁。也有女子在網上發(fā)帖求土豪包養(yǎng),要求不高,每月三千元足夠。這樣的水準,也真是辱沒了土豪的身價。
土豪,是特定歷史時期出現(xiàn)的一個特殊的群體。得益于規(guī)模龐大的城鎮(zhèn)化進程,目前這個群體正處在蓬勃發(fā)展的時期。但是,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越來越規(guī)范,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土豪必將漸漸走入歷史,代之而起的,是現(xiàn)代化的、以服務為導向的、盈利均衡沒有大起大落的房地產開發(fā)商和房地產服務商。
也正是因為看到了土豪的末路,所以,李嘉誠開始大規(guī)模拋售自己在內地的房產。他說,他很愛國。這話沒錯,筆者稍作補充,李嘉誠作為商人,既是愛國的,也是愛錢的。
李嘉誠的做法,值得內地的土豪們警醒和深思。
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土豪的標簽是揮金如土,非土豪的標簽是視錢財如糞土。
【選自解放牛網】
插圖 / 土豪官員 / 佚 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