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特別的音樂會于9月15日晚拉開了帷幕。作為上海交響樂團開幕季的一部分,指揮教育家黃曉同和他的學生余隆、陳燮陽、張國勇、楊又青、林友聲、王永吉、阿不都熱合曼·阿尤甫、俄珠多吉走上東方藝術中心的舞臺,共同奏響“耄耋桃李——黃曉同師生專場”音樂會,當天也是黃曉同八十歲的生日。
上海交響樂團總監(jiān)余隆把音樂會形容為“中國數(shù)代指揮家的大聚會”。作為業(yè)界泰斗,黃曉同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期間早已桃李滿天下。談起音樂會,黃曉同強調(diào)輕松至上:“那么好的團隊,真的不用為了一場演出搞得很疲憊?!?/p>
可黃曉同給自己的任務并不輕松,他壓軸出場指揮了《天方夜譚》第三樂章。雖對曲目熟稔在心,但他仍每天堅持從松江趕到市區(qū)排練。再大牌的指揮在黃曉同的眼中都一樣,有優(yōu)點就有缺點。學生們有時會抱怨黃先生“不會做人”,遇到學生粗心、偷懶、愛出風頭,黃曉同的批評總是犀利、不留情面,但對他指出的問題,學生們又無不點頭信服。
黃曉同六十歲時,學生們?yōu)樗M織了一場生日音樂會,二十年后的今天再次舉辦,曲目變了人未變。說起學生,黃曉同如數(shù)家珍:“陳燮陽學得最好的是總譜讀法,他很好學。余隆有膽識和勇氣,在困境中創(chuàng)建了中國愛樂樂團。起初我曾擔心過,結(jié)果證明他做得很成功,一個人指揮三個團不是誰都能拿下的。張國勇很細膩,湯沐海很聰明。”
培養(yǎng)了無數(shù)指揮的黃曉同還有一群特殊的學生。上世紀八十年代,他每周在天山中學指導學校樂隊,“從拉準音開始,不像指導專業(yè)樂隊那么輕松,得適應。我把它當做學習的平臺,和中學生打交道,也教會我如何啟發(fā)音樂入門者?!?/p>
這一教就是許多年,退休后,黃曉同把天山中學的教棒傳給了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系主任張國勇,如今張國勇又傳給了他的學生,“做教育需要犧牲和奉獻,普及音樂要從基層做起,耐著性子,敢于做艱辛的工作,從白丁做起?!?/p>
談到怎樣成為好指揮,黃曉同說:“好好學鋼琴,基礎越扎實,越有樂器演奏能力,越容易成功。指揮不是空架子,最好還懂得寫,懂得編編弄弄。三十歲前入行,做到老才能有所得?!敝笓]是個萬里挑一的行業(yè),也是個滿足感極強的行業(yè),黃曉同深有感觸:“拉小提琴是兩只手一個腦袋,彈鋼琴也是兩只手一個腦袋,任何演奏家都是這樣。指揮把樂隊、合唱隊都變成自己的手和腦袋,作為音樂家,當指揮最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