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寫成黃“梁”美夢
大家在寫“黃粱美夢”這個成語的時候,常常把“粱”誤寫成了“梁”。為什么是用“粱”而不是“梁”呢,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個成語的出處。
從前有一個姓盧的窮書生,一天,他在邯鄲的一家旅店里遇到了道士呂翁,便對呂翁感嘆自己如何窮困潦倒。呂翁便從袖子里取出一個枕頭說:“你把它枕在頭下,便可以一切如意了?!眳挝陶f話的時候,旅店的主人正在煮黃粱飯,而盧生因為旅途辛苦,便糊里糊涂地倒在呂翁給他的枕頭上睡著了。不久,他夢見自己來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娶了當地一個年輕美貌、善良溫順的崔姓女子為妻。那個女子賢惠能干、家境富有,幫助他踏上了仕途,而且,還替他生了幾個子女。后來他的兒女都長大了,每個人都生活得非常安逸,盧生也一直做到宰相的高位,活到80歲才安然死去。當他從夢中醒來睜開眼睛一看,發(fā)現(xiàn)自己仍在旅店的房間中。剛才的榮華富貴只是短暫的一場夢罷了,甚至店主人的黃粱飯還沒有煮熟呢。盧生神情恍惚,說:“這是在做夢嗎?”呂翁笑了笑,說:“人世之事,就是這樣啊!”后來,人們就用“黃粱美夢”來比喻虛幻的夢想或根本不能實現(xiàn)的夢想。
“粱”,就是小米,故從米。小米是黃色的,所以稱黃米。“梁”,原指橋梁,故從木。明白了典故,又明白了“梁”和“粱”的造字區(qū)別,就不會誤寫了。
不要寫成不“徑”而走
“不脛而走”指沒有腿也會跑,是用來比喻消息等迅速流傳開來,它常常被誤寫為“不徑而走”。
“脛”和“徑”雖然具有同源關系,都有“細長”的基本義,但所指對象差別很大?!懊劇睆摹霸隆保ㄈ庾值淖冃危梭w有關,指細長的小腿?!皬健睆摹搬堋?,跟走路有關,指細長的小路?!冬F(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指出,徑是“直達某處的小路;狹窄的道路”。所以寫成“不徑而走”是說不通的。
“不脛而走”這個詞源自春秋時候的一個故事。傳說春秋時有一個名叫古乘的舟人,他建議晉大夫趙簡子要尊重賢人。他說:尊重賢人,就如人愛珠玉,珠玉沒有腿也會來的?!胺蛑橛駸o足,去此數千里,而所以能來者,人之好也。”(西漢·劉向《說苑·尊賢》)這就是成語“不脛而走”的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