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長期生活在河北省平山縣鄉(xiāng)下,發(fā)現(xiàn)周圍有不少“能人”,他們靠睿智的頭腦走上了致富路,獨到的做法值得農民朋友借鑒。
土餅大鍋菜 賣得真不賴
劉文貴是兩河鄉(xiāng)人,前幾年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飯店,由于是租賃他人的店鋪,每年租金一萬多元。
買賣興隆時,上萬元的租金不成問題,一年下來也有一兩萬元的收入。可自從去年開始,由于當地的一些小企業(yè)不景氣,來飯店就餐的人越來越少,以至于一天辛辛苦苦下來,收入還抵不了租金。
迫不得已,劉文貴將飯店關閉,另謀出路。
劉文貴看到附近一家大型企業(yè)——敬業(yè)集團的有些員工抱怨周圍飯店價格太貴,而有些快餐店人滿為患時,就購買了一輛快餐車,利用早、中、晚飯時間到集團大門口銷售快餐,品種以土餅(家常烙餅)與大鍋菜為主,價格便宜,食用方便,贏得集團員工(主要是司機與打工族)的青睞,日收入在兩百元以上。
特色棒子餅 顧客給好評
56歲的李二明是王坡鄉(xiāng)人,他農忙時在家里耕田犁地,到了農閑,就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賣家傳的大鍋貼餅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慣了細糧的企業(yè)員工和村民,對農家貼餅子情有獨鐘,李二明做出來的鍋貼餅子樣式多、口味獨特,除了棒子面餅,還有山楂餅、枸杞餅、豆渣餅、綠豆餅、高粱餅等等,消費者贊不絕口,也總是供不應求,一鍋餅子要賣四十多元錢,而成本卻不足十元。
如今,李二明已經把家里的耕地租給了別人,專心經營大鍋貼餅子生意,月收入達到六千元以上。
商店門前成舞場 買賣興隆人來往
42歲的南甸鎮(zhèn)農家女劉薇開了一個小型百貨商店,她看到一些富裕之后的村民喜歡鍛煉,愛上了跳廣場舞,便在自家商店門前的廣闊場地上建了個舞場,并購買舞曲錄音帶免費為村民播放,每天從上午8時開始,一直到晚上10時才收場。
每天到舞場跳廣場舞的人絡繹不絕,他們在這里購買日常用品,有些離家稍遠一些的人還想在這里吃飯。劉薇為了滿足他們的需要,請婆婆幫忙銷售快餐,快餐價格盡管不是太貴,每份只有5元錢,但由于成本低,薄利多銷,賣的份數多,效益就可觀了。
麻醬專供火鍋店 天天都會有錢賺
傳統(tǒng)的香油制作工藝,加上熱情周到的售后服務,讓三級鄉(xiāng)44歲的農民李武山嘗到了甜頭。
李武山由于有祖?zhèn)鞯南阌椭谱骷夹g,他制作的香油味道香醇,顏色純正,與機器加工的香油質量有很大差別,而且是用當地無公害、無污染的特色芝麻加工而成,在當地小有名氣,不僅附近的村民喜歡購買,還專供平山縣城的大超市與幾個商店。
李武山看到人們現(xiàn)在都愛吃火鍋,除了賣香油,還加工制作麻醬,他加工的麻醬也是一絕,色香味俱全,有時還沒有加工出來就被城里的火鍋店預訂一空。
現(xiàn)在李武山僅麻醬銷售日收入就達兩百元以上,加上銷售香油,收入當然就更高了。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河北省平山縣南甸鎮(zhèn)北莊村 郵編:0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