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265年,司馬炎建立了晉王朝,是為晉武帝。他把同姓子弟都封做王,分守全國重要城邑,打算永久作為皇室屏藩,以為這樣天下就太平了。
2.晉武帝死后,諸王都想控制中央政權(quán),彼此爭奪,相互攻打,內(nèi)戰(zhàn)不斷。這就是歷史上長達16年之久的西晉“八王之亂”。
3.當時有一個人叫孫惠,他曾經(jīng)參加八王之一的齊王司馬冏(jiǒng窘)的軍隊。司馬冏在控制中央政權(quán)后驕矜僭侈,不把晉惠帝放在眼里,孫惠規(guī)勸了幾次他都不聽,就辭職走了。
3.當時有一個人叫孫惠,他曾經(jīng)參加八王之一的齊王司馬冏(jiǒng窘)的軍隊。司馬冏在控制中央政權(quán)后驕矜僭侈,不把晉惠帝放在眼里,孫惠規(guī)勸了幾次他都不聽,就辭職走了。
5.不久,司馬■又和司馬穎攻殺司馬乂,而后再將司馬穎廢掉。孫惠此時由于擅殺了司馬穎的牙門將梁儁(jùn),改名換姓畏罪潛逃。
8.司馬越對孫惠的文才很欣賞,到處貼出榜文尋訪,后來,終于找到了他,任為“記室參軍”,請他負責軍中文書,參與謀議。在司馬氏八王混戰(zhàn)中,司馬越最后殺了司馬■和司馬穎,毒死晉惠帝,另立司馬熾為晉懷帝,由他專斷朝政。
6.東海王司馬越打著勤王旗號在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舉事,表示擁戴皇室。孫惠對他寄予希望,化名南岳逸士秦秘之,寫信與他。
7.信中稱頌司馬越的舉兵是“履順討逆,執(zhí)正伐邪”,好比是“泰山壓卵”,必勝無疑。后人因此把雙方力量懸殊、強方必然摧毀弱方,稱作“泰山壓卵”。
(選自《中國成語故事》,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